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江苏]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 B.榨取果汁 C.铁生锈 D.“瓦斯”爆炸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羊毛 B.玻璃钢 C.涤纶 D.不锈钢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 下列只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供给呼吸 B.氢气用作高能燃料
C.铜丝用做导线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食物中,主要成分为糖类的是

A.面包 B.带鱼 C.花生 D.牛奶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臭氧(O3)为天监色腥臭味气体,液态呈暗黑色,固态呈蓝黑色。它属于

A.单质 B.稀有气体 C.化合物 D.氧化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黑烟,放热,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烟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监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是我家,爱护靠大家!”下列标志中,与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最近,科学家利用镍和钯作催化剂,成功地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用途很广的一氧化碳或甲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转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该反应中的催化剂是两种金属
C.一氧化碳和甲醇都是有机物 D.一氧化碳和甲醇都只能用作燃料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同学是个小马虎,以下内容摘自他的作业,其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
  (1)有的食品包装时充入氮气防腐
(2)把塑化剂加到饮料中提高口感
(3)人体只能通过吃药的方法补钙
 
B
  (1)碳铵、草木灰、硝酸钾等都是钾肥
(2)滴加酚酞显红色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3)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酸碱度
 
C
  (1)用淀粉检验加碘盐中的碘
(2)用肥皂水鉴别食盐水和石灰水
(3)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废弃塑料
 
D
  (1)在校园内闻到花香是因为微粒不断运动
(2)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洗洁净乳化除去
(3)C1和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O2→O2 B.H2O2→H2 C.H2SO4→HCl D.NH4Cl→NH3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环境中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2SO4 Ba(OH)2 KCl B.CuSO4 NaCl KNO3
C.K2CO3 KNO3 NH4Cl D.MgSO4 NaNO3 KCl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将a物质从溶液中析出常用蒸发结晶法
C.tl℃时20ga物质加入剑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是饱和溶液
D.t2℃时l00g 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为30g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步骤有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试剂和操作
A
N2(O2)
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Cu(Zn)
加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CO2(HCl)
把混合气体通过烧碱溶液
D
NaOH(Na2CO3)
加过量稀盐酸,蒸发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含有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B.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大
C.N点的溶液显碱性
D.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3分)人们常说:①高原上缺氧气;②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解性钙离子或镁离子:③有一种碱通常为红褐色。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氧气__________;②镁离子__________;③红褐色的碱__________。
(2)(3分)近期各大媒体纷纷报道部分黑心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并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熬制成工业明胶,再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药品企业,进入消费者腹中。工业明胶含l8种氨基酸,蛋白质含量在82%以上。
①生石灰遇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这种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中重金属盐——重铬酸钾(K2Cr2O7)的含量严重超标,重铬酸钾中铬(Cr)的化合价为       
③蛋白质遇到下列哪种物质只发生物理变化     (填序号)

A.甲醛溶液 B.浓硝酸 C.硫酸铵溶液 D.乙酸铅溶液

(3)(2分)有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硅能在O2中燃烧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热。与化石燃料相比,硅燃烧没有CO2排放,故有助于缓解       ;SiO2的化学性质与CO2有相似性,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如图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B、C、D通常均为无色气体,F为一种不含氢元素的钠盐,G溶液为蓝色,相互转化关系如图。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F的化学式分别为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③中获得固体混合物的操作名称是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该固体混合物中所含物质的化学式是       ,要从中分离出E物质,所加的过量试剂的名称是       
(4)所有转化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反应。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写序号,下同),该装置有一处不足,你的改进建议是   ;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3)用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用发生装置还能制取的另一种气体是       ;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当       时把导管伸入集气瓶口为宜。
(4)用发生装置B或F制取二氧化碳时,F与B相比,F的优点是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在学习盐的性质以后,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Na2CO3和NaCl
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气体分析法。
(1)如下图1所示(铁夹夹持的仪器是注射器),把一定量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
应后,测定产生CO2的体积,根据CO2的密度计算质量。实验前,向后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如果   ,则装置不漏气。

(2)有同学提出以图2代替图1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CO2气体的体积       (填“偏
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       ,你的改进方案是       
(3)也有人用图3装置进行测定,根据盛碱石灰的干燥管质量的增重确定CO2的质量(碱石灰的成分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图3实验装置存在明显缺陷,缺陷之一是    __________
【方案二】沉淀分析法(如图4所示)。则:

(1)试剂A可以是       溶液(写一种),加入过量A是为了       
(2)把沉淀洗涤的目的是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分析一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0g样品放入烧杯,把60g稀盐酸分三次加入烧杯,使其充分反应(样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流程及数据如下(所有实验数据都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不考虑H2O和HCl的挥发;操作X包括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请回答:
(1)CaCO3中Ca与C的质量比为       
(2)实验时判断已充分反应的现象是       :其中a为       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3)第三次反应过滤后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为使该溶液
显中性且得到尽可能多的CaCl2,最后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填序号)

A.CaO B.CaCO3 C.Ca(OH)2 D.CaCl2

(4)计算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