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安徽省双凤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下列点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觊觎(yù)畏葸(xǐ)面面相觑(qù)汗流浃(jiá)背
B.冠冕(miǎn)睨柱(ní)前仆(pū)后继浑身解(jiě)数
C.孱(càn)弱半晌(xiǎng)咄咄(duō)逼人杳(yǎo)无音信
D.谛(dì)听给予(jǐ)叱咤(zhà)风云间(jiān)不容发
来源:2010年安徽省双凤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委屈求全咬文嚼字当机立断完壁归赵
B.怀瑾握瑜山青水秀金戈铁马相形见黜
C.残羹冷灸高屋建瓴层峦叠嶂休戚相关
D.稍纵即逝负荆请罪人才辈出博闻强识
来源:2010年安徽省双凤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从破损情况和字迹看,这些乱张贴、笔走龙蛇的小广告,已经存在相当长时间,却迟迟不见有人清理。
B.拥有这一切的李强祖上既没有殷实家底,自己又从不经商赚钱,还曾经是个走投无路的流浪汉,令人惊讶。
C.她娓娓道来,故事很精彩,我听得出神入化,简直是惊奇,却只能用一句“不容易”来表达我当时的心情
D.如果把两者扯在一起,那样没有丝毫的根据,就好比让理性与感性共处一室,也有人觉得不可理喻。
来源:2010年安徽省双凤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世界杯开赛前两天发生的这一恶性事件,本届世界杯能否成功办下去也成为疑问,世界杯组委会将对此进行研究。
B.他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这不仅表现在校外活动丰富多彩,而且他们在学校也受到了民主、平等和科学的教育。
C.希望雪后的大街小巷、门前屋后,能见到更多的义务扫雪者,为了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也为了一个社会彼此守望的温暖。
D.合作社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开发不带土环保型水仙花的研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与省农科院合作的新型贮藏技术水平也有了新的加强。
来源:2010年安徽省双凤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发思古之幽情
②不约而同地都把长江奔流视为历史变化的象征
③永恒地流动而一去不复返
④苏轼和辛弃疾面对浩瀚的长江
⑤这就是河流与历史的共同点
⑥分别咏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著名诗句

A.①②④⑤③⑥ B.①④⑥②③⑤
C.④①⑥②③⑤ D.④⑥②①③⑤
来源:2010年安徽省双凤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代表着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顶峰,主要人物都是复杂丰富、发人深思的艺术形象。
B.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牌都必须有题目,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
C.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D.“前四史”之一的《汉书》乃东汉人班固所作,与《史记》相比,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其评价历史人物时往往从封建正统的观念出发,以道家的伦理纲常作为标准。
来源:2010年安徽省双凤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B.且相如素贱人素:向来、本来
C.且庸人尚羞之羞:感到羞愧 
D.以先国家之急先:前面

下面句子中加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相如功大徒以吾两人在也
B.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今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
C.相如闻,不肯与会不欲与廉颇争列
D.且相如素贱人且庸人尚羞之

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渑池之会”后,廉颇对于蔺相如在自己之上心有不甘,宣称要羞辱相如,这表现了他为人鲁莽、妄自尊大、胸襟狭窄、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的缺点。
B.蔺相如在知道廉颇要羞辱自己的时候,采取的是退让回避的态度,或称病不朝,或引车避匿,表现了大明大义、识大体和不计私怨,以国家前途为重的品质。
C.选文主要记述了廉蔺之间的矛盾从激化到解决的过程,作者对廉颇的忠于国家和勇敢改过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对蔺相如的懦弱有些许的不满。
D.廉颇在听到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话后,大为感动,也很惭愧,立即负荆请罪。表现出性格坦率、忠心爱国、勇于改错等性格上的优点。

翻译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来源:2010年安徽省双凤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句名篇默写
①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③羌管弄晴,菱歌泛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④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来源:2010年安徽省双凤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①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释]①关河令:其音多哀怨。
清陈廷焯《云韶集》说:“‘云深无雁影’五字千古。”陈廷焯的评语是否得当?请作简要分析。
试比较“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与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在表达特点上的异同。

来源:2010年安徽省双凤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从下列语段中找出四个关键词(每个词不得超过4个字)
没有中国队,南非世界杯最大中国元素恐怕是一家叫做“中国英利”的公司,英利将在南非世界杯上“出场”64场比赛,每场分得8分钟的滚动播放广告时间。此外,英利可将其公司标志与国际足联标志联合使用,在所有分销环节,包括部分门票、场地广告宣传和媒体版权在内进行全球市场营销。此外,在争取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赞助商上,英利具备绝对优先权。英利不仅是中国首家获得世界杯足球赛全球赞助权的企业,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首家可再生能源公司的赞助商进军世界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0年安徽省双凤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按要求答题
广陵散
宗利华
那时,聂政坐在一个酒肆里,心如止水。秋日的风已露出了峥嵘气象,吹得檐角枯草,咝咝作响。聂政的目光掷向窗外,有一稀稀拉拉的丧葬队伍缓缓走过,灰黄的纸片散乱了黄昏的半个天空。那队伍寂静而行,竟不闻半点泣声!
看来,又有一个人,像父亲一样,被暴君害死了。聂政眼里,有恶恶的光一闪而过。
该去了。聂政抹一把脸,左手将腰间的短剑一捏,凛凛地出了酒肆。
次日黄昏。修建宫殿的工地。
和聂政目光不经意地一撞,韩王就明白了,这群匠人里头,有个人是来取他性命的。他不动声色转身就走。聂政手里瞬时已抽出了短剑,脚步也迅疾跃起。哪料韩王早有防备,卫士水般围拢过来!聂政趁势翻墙而逃!
在父亲坟前,聂政跪了整整一夜。现在,他需要藏匿了。他已成为被捉拿的要犯。
三年后的一天,一个瘦削的身影出现在韩国的街市上。那身影正踽踽前行,面前忽地就多了一个女人,一个男孩。那人浑身悄然一震!
“你,像极了一个人。”女人盯了他道。“谁?”那人的声音嘶哑、冷漠。“我的丈夫。我足足三年没见到他了。你浑身上下,有一个地方非常像他。
哪儿?”
“牙齿。”
那人仰天大笑:“你这女人,莫不是疯了?”说完,直直地走了。
眼角,却兀自有了泪。
转眼,又是三年。
这一天,韩国都城城楼下,蓦地就多了一个盘膝而坐的黑面男子。面前横摆一张满身断纹的古琴。此人在那古琴上抚出第一个音符时,众人便止了手头活儿,齐齐地扭头来瞧。再听,愈加不同凡响了,时而清虚淡远,时而酣畅淋漓,时而冰泉凝咽,时而深沉凝重。人愈来愈多,静静围拢过来。路侧,立了数匹骡马,竟高昂其首,寂然无声。
不久,琴音把韩王的属下给吸引来了。
国君韩哀侯的寿诞到了,宴上需要这么一位抚琴高手。
再打量那弹琴者,实在太丑陋了。脸似锅底,发如乱麻。张嘴一笑,那里面竟一颗牙也寻不见。一开口,嗓音竟像破锣一般怪异。
众人皆感叹,奇人自有异象啊!就这样进了宫。
韩王寿诞宴上,男子施了浑身解数奏琴,把韩王及周围卫士听得如痴如醉。琴音突然陡地一转,瞬时激昂起来。众人闭目去听,竟在那里面听出了战马嘶嘶,铁蹄铮铮,兵车喋喋。琴音愈来愈急,似乎是两军对垒,厮杀开来。众人心旌慌乱,却又欲罢不能。
猛地一下,琴音戛然而止,随之一声惊呼!
细瞧,韩王胸前竟早就被刺入一剑!
韩王双手抓着剑柄,拼着最后气力问:“你是谁?为何要杀我?”
男子哈哈大笑:“我是谁,已不重要了。如果说六年前我杀你,是为了替父报仇,现在,我则是替天行道!”
男子说罢,抽出韩王腹中之剑,往脖子上只一横,鲜血四下迸溅开来!次日,男子尸体和那柄剑一起被挂在了城楼上。旁边有一白纸,上书“知此人者,赏金千两”。
数日后,有一老妇跌跌撞撞而来,立住,号啕大哭:“儿啊!虽说你变得面目全非,但我只需看这剑一眼,就知道是你。你,终是为你爹报仇啦!”
说罢,取剑过来,笑道:“没想到,咱一家两口,都死于这柄剑上。”旁边有人待要阻拦,那剑已直直地刺入老妇胸膛了!
很远很远处,静静地,站了一个女人,一个男孩。女人默默地弯了腰,悄悄道:“孩子,你不是想知道你爹的模样吗?瞧,挂在上面的那个就是。三年前,咱娘俩见到的那个人也是他啊!而且,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了,你爹的名字,叫聂政。”
“为什么爹要那样做?”
“当年,暴君要你爷爷为他铸剑,你爷爷铸成后怕他滥杀无辜,并没交给他。他把你爷爷杀死了。”女人已是泪眼蒙眬!
“那,我该找谁报仇?”男孩抬了头问。
女人缓缓地直起身子。女人无法回答。
据说,聂政抚过的那张古琴,后来为一方士所得,遂创作了千古名曲——《广陵散》。
对这篇小小说的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

A.开篇处“秋日的风已露出了峥嵘气象”一句,是说已到了金风送爽的季节,秋风给人世带来了美丽而绚烂的景致。
B.第一段写“稀稀拉拉的丧葬队伍缓缓走过,……竟不闻半点泣声”,说明了暴君统治的严酷。老百姓已习惯于悲痛中生活,欲哭亦无泪。
C.“凛凛地出了酒肆”“踽踽前行”“直直地走了”这些叠音词描写的都是聂政改装易容之后为掩饰真相而有意为之的动作。
D.小说前半部分写聂政与女人对话,仰天大笑后,“眼角,却兀自有了泪”,极精炼的一笔,却揭示了聂政复杂的内心世界。

E.小说末尾处,孩子说:“那,我该找谁报仇?”说明复仇的火焰已在又一代人的心中点燃,肆虐的暴君必然会遇到强烈的反抗。
作为篇幅短小的小小说,作者为什么要用笔墨描写那些风景?
小说中两次写到聂政抚琴,简析这两处描写对于情节构思和人物刻画的作用。
小说中聂政说:“如果六年前我杀你,是为了替父报仇,现在,我则是替天行道!”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其对小说主题有何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0年安徽省双凤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漫画的寓意,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来源:2010年安徽省双凤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