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辽宁]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卷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根据该图回答问题。

此区域具有的特征有(  )
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②明确的边界 
③明确的区域特征  ④一定的政治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各自具有的特征是(  )

A.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
B.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
C.差异性和整体性
D.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卫星拍摄的冰山照片。图片中显示R冰山(69°24′S,100°12′E)已经从南极大陆边缘厚冰层中解体出来,它东西最宽处约13千米,南北长约24千米。目前,R冰山正在向该地区的东部海域缓缓移动。据此并读图完成问题。

监测R冰山移动方向和速度最好采用          (  )

A.飞机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全球定位系统

对冰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移动方向预测主要应用    (  )

A.GIS B.GPS C.RS D.电子地图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月份以来,连续发生的寒潮、暴风雪天气,导致内蒙古受灾人口达242万人,4.3万头(只)牲畜死亡,超过3 500万头(只)牲畜严重缺乏饲草。据此回答问题。
造成内蒙古连续发生暴风雪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

我国利用成功发射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对这次雪灾所造成的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据此完成问题。
松嫩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 B.动物资源优势 C.土地资源优势 D.劳动力资源优势

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牧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主要是指由于土地过度利用或水资源匮乏等原因造成的介于沙化与非沙化土地之间的一种退化土地。读下图“2005年我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利用类型结构”,完成问题。

读图判断,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其比重是    (   )

A.耕地 92% B.草地 68%
C.耕地 23% D.草地 78%

防治土地沙漠化需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在干旱地区沙漠边缘的绿洲,适宜的措施是(    )

A.大力种植以乔木为主的植被,防风固沙
B.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C.在缓坡地带,大力修建梯田
D.采取人工措施,增加冰川积雪的融化量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公里,全线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问题:

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   )      

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   )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图示意我国东北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问题。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

A.a B.b C.c D.d

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  )

A.a—枯枝落叶 B.b—土壤
C.c—生物 D.d—供给养分

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
①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②生态旅游
③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雨林观光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是国际上小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成功典范,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据此完成问题。

田纳西河流域              (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水能资源丰富
C.气候炎热干燥 D.矿产资源贫乏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A.梯级开发 B.防洪发电
C.提高水质 D.环境建设

根据所给两图,对长江流域与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相同,气候特征不同
B.气候类型相似,气候特征相同
C.气候类型相似,气候特征不同
D.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特征相似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尼罗河三角洲土壤含盐度分布”(单位:ppm),回答问题。

甲、乙两地土壤含盐度高,分别是因为        (   )

A.化肥使用量过大、不合理灌溉
B.不合理的灌溉、化肥使用量过大
C.海水入浸、不合理灌溉
D.排放工业废水、化肥使用量过大

导致甲区域土壤含盐度高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
B.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导致入海径流量大减
C.过度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
D.地壳下沉,海洋面积扩大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问题 。
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乏的自然条件是

A.水资源 B.铁矿石
C.温暖的气候 D.煤炭资源

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区内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铁路交通    D.劳动力

为了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问题。

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阶段I工业化进程速度比城市化快
C.该国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
D.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阶段Ⅲ,该国第二产业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   )

A.技术密集型产业 B.能源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表为珠江三角洲工业产品产值占广东省总量的比重,读表完成问题。

行业
比重
行业
比重
行业
比重
电子设备制造
96.61
仪器仪表
97.03
专用设备制造
77.19
化学制品
79.92
电气制造
89.03
印刷业
69.53
交通运输设备
87.47
家具制造业
80.00
 
 
黑色金属冶炼
59.21
有色金属冶炼
76.65
 
 

读表可知,珠江三角洲较为发达的工业部门是      (  )
①电子工业    ②采掘工业    ③重化工业    ④核工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目前,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布局类型主要是          (  )

A.原料指向型 B.能源指向型
C.市场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问题。

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  )

A.自A到C降水逐渐减少
B.自A到C降水逐渐增加
C.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
D.自B到C降水逐渐增加

A、B、C三地的农业生产状况正确的为(  )
A.A地为水稻生产基地
B.B地为林业生产基地
C.C地为畜牧业生产基地
D.三者A地的单产效益最高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量曲线图,完成问题。

图中表示省会城市B降水量逐月分布状况的是

积温值A地高于E地,主要是因为
①A地地处河谷,地势低 ②距冬季风源地远 ③纬度低,是温带 ④为山地背风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图,回答问题

与2005年相比,在我国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是      (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电

下列关于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
B.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
C.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D.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问题。

我国东北平原与同纬度的德国南部地区相比,小麦种植的有利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灌溉水源充足
C.光热条件好
D.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与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区位因素相比,北德平原小麦种植区分布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

A.土壤肥沃多冻土 B.类似三江平原的沼泽多
C.日照时间短,热量不足 D.以水稻种植为主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

材料二: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据材料一回答下题
(1)写出山脉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写出河流的名称:D、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
(3)写出平原的名称: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
据材料二回答下题
(4)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空间分布的变化分别是:
小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据资料反映引起农业生产格局发生改
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的优势条件。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
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   )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E.水资源污染严重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施是:                                                  
(3)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下图与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材料2: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
材料3: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材料4: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乙图中E河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
(2)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________。
(3)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5)该市为促进经济转型拟建一高新技术开发区,请在乙图中A、B、C、D四处选一合适位置并简述理由。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