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山东]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卷

根据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程度和发展潜力,“十一五”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据此完成问题。
划分这四类区域的依据是

A.单一指标 B.自然指标 C.综合指标 D.人文指标

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阶段性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图)。据此,回答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A.气候、地形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

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此回答问题。
不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存在问题的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产业结构单一
C.失业人率高 D.城市化进程合理化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积极寻找替代性环保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图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

A.崇拜 B.依赖 C.征服 D.友好

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整体性

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
B.减轻了环境污染
C.提高了经济效益
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

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南方低山丘陵区 C.内蒙古草原 D.黄土高原

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壤盐碱化  C.森林减少 D.荒漠化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回答问题。

该地发展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光热条件差 B.水资源贫乏 C.耕地不足 D.人口稀少

解决本地区能源问题的最优途径是(  )

A.西气东送 B.利用煤炭发电 C.利用秸秆 D.开发小水电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法国填海造陆及作建筑材料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图是“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还应该

A.限制生产规模以应对能源短缺
B.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采
C.大规模进口中东石油资源
D.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图中的图甲和图乙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湿地、耕地及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问题。

关于图甲与图乙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1956—1976年,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1956一2000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C.1976一1986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D.1986—2000年,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与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D.洪涝灾害更频繁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示意图,回答问题。

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②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③该国属发达国家
④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①劳动密集型产  ②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双转移”(如图)是广东省创造性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读图完成问题。

目前,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地区

A.劳动力成本下降
B.高素质劳动力数量不足
C.对外交通条件改善
D.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向外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主要是

A.转入地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不全
B.转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较弱
C.转入地的环境污染严重
D.转出地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弱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 阶段Ⅱ成果:①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②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位于我国的________地区。(1分)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4分)

比较要素
该区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典型土壤
 
水稻土
工业特征
重工业为主
 
农业发展最有利的自然条件
 
水热充足

(3)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1分)
(4)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依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四条合理化建议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共有煤炭、森工、石油等各类资源城市118个。2008年3月17
日,国务院确定了包括森工城市黑龙江伊春在内的第一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2009
年3月6日,国务院又确定了包括煤炭城市山东枣庄在内的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
伊春、阜新、大庆、辽源为“十一五”规划的首批资源性城市转型试点。
材料二 资源型城市类别及所占比例变化图  

材料三 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与1952年相比,1 984年新增的资源型城市类别有              
(2)下列关于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变化趋势的正确叙述是               
①煤炭型城市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 ②冶金型城市数量持续增加 ③非金属型、森工型城市的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资源型城市的数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影响伊春市发展的阻力。
(4)枣庄作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已初步转型。请你为该市今后
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中线调水工程的起点是__________。
(2)从图甲和图乙看,中线与东线调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除此之外,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的有利因素还有哪些?
(3)结合图丙和图丁,分析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4)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1分)图A为珠江流域开发示意图,图B为图A中某河段剖面图,表格示意珠江支流——甲河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甲河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08年
40.2%
44.1%
6.2%
1.3%
8.2%

(1)说明珠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根据图表信息,分析甲河上游地区近30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并指出环境改善对该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4分)
(3)甲河流上、下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什么?应采取何种对策以协调上游以及下游地区的人地关系?(5分)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继珠江三角洲后,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长三角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千米。结合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很多外商选择在长三角地区投资建厂,与珠江三角洲相比长三角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因素有哪些?
(2)邻近上海的太湖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近年来其水稻种植面积却逐渐减少,你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中,导致能源紧张,环境质量下降,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对该地区产生哪些有利的影响?
(4)除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上海能源紧张状况?(3分)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