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辽宁]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 B.汽油挥发工业上制取氧气
C.酒精燃烧铁生锈 D.水的电解干冰升华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氯化钠固体 D.加热固体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盐水 B.清新的空气 C.冰水混合物 D.水泥砂浆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杆最先炭化 D.实验4烧杯内有气泡生成,蜡烛火焰熄灭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化学在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关化学的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化学帮助人们提高粮食产量 B.治理污染需要化学技术
C.化学帮助人们解决能源问题 D.化学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躯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诗中所赞美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标中,在商场、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最常见的是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    释
A.
将25m3的气体加压到0.024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隙,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
B.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
分子不断的运动
C.
液态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高层住宅发生特大火灾,58人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退到卫生间暂避 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封闭房门⑤跳楼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因素
A.
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
反应物浓度
B.
煤粉比煤块燃烧的更加剧烈、更加充分
反应物种类
C.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D.
双氧水在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3月,受里氏9.0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核蒸气泄漏。其中放射性元素碘-131数月后才会完全消失,通过受污染食品在甲状腺内聚集,引发甲状腺疾病甚至甲状腺癌。已知碘-131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31,则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8 B.核外电子数为53
C.核电荷数为131 D.该原子的质量为131g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杜绝用工业石膏或医疗废弃石膏制作豆腐
B.禁止在奶粉中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C.不允许把含黄曲霉素的“地沟油”用作食用油
D.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以增加猪肉的瘦肉含量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右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A.Q 点 B.N点 C.P点 D.M点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未知数据计算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10
10
0
0
反应中的质量(g)
6
2
3

反应后的质量(g)

0


A.①为7
B.②为5
C.③为3.75
D.④为11.25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归纳与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存在错误的是

A.物质与其构成粒子的对应关系
B.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
①铜——由原子构成
②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
①氧气能助燃——作高能燃料
②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C.有关“污染源——污染物——解决策略”的对应关系
D.物质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①吸烟——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戒烟
②霉变食物——黄曲霉素——不食用
①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污染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空格:
(1)在N、N2、2N2三种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水是由             构成的;金(Au)是由           构成的。
(3)有下列物质:CO2、CO 、H2、CH4,其中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最理想的燃料是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4)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填“元素”或“原子”或“单质”)。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6)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a的值为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在通常情况下,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氯气有毒,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反应。
【材料2】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Cl)。
【材料3】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消毒泡腾片,其中二氧化氯是最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将它列为第四代A1级安全高效消毒剂。
(1)请根据【材料1】总结氯气的有关性质: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你认为闻氯气的方法是:                              
(3)写出【材料2】中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材料3】中二氧化氯的化学式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去凤凰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的边缘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在过滤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序号)。

(4)可用        来区分获得的清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                      
(5)小明用水的电解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如图所示,图1是教材中水电解实验装置,图2是我县化学老师针对图l实验自创新装置。
     
图2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为: 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2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至16V,约4分钟,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请你结合上述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是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以促进水的分解。
②图2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气体(填化学式),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                                                        
③你认为图2的创新实验相对图l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       (填字母编号)。
a.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  b. 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  c.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  d. 所用实验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
A.a、b、c   B.a、c、d     C.b、c、d    D.a、b、c、d
(6)水是生命之源。看到右侧漫画,你的感想是:(解读漫画或写一则节水广告或一条节水措施)。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活性炭是防毒面具滤毒罐里的吸附剂,可用来吸附氯气等有毒气体。下表列出了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

气       体
二氧化碳
氢气
氧气
氮气
氯气
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44
2
32
28
71
气体的沸点/℃
-78
-252
-183
-196
-34
被吸附体积/mL
97
4.5
35
11
494

 
请你分析表中数据,找出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规律。
(1)                                                       
(2)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人类过度使用化石燃料,已造成全球温度升高,异常气候频繁发生。为了减缓全球温室效应增强,各国都在提倡“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也就是说在生产和生活中要减少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请你就如何进行“低碳生活”提出三点建议。
(1)                 (2)                       (3)                    。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如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现象是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3)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饮酒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2011年5月1日开始,《刑法修正案》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实施,对醉酒驾车者一律刑事拘留。下表是国家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界定标准:

饮酒驾车
20毫克/100毫升 ≤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 80毫克/100毫升
醉酒驾车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 80毫克/100毫升

(1)某司机驾车时经检查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38毫克,他属于        驾车。
(2)交警通常使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来检查司机呼出气体中酒精的含量,其反应原理为:C2H5OH + 4CrO3+ 6H2SO= 2Cr2(SO4)3 + 2X↑+ 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则X的化学式为               
(3)乙醇(C2H5OH)俗名酒精,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B、F是非金属,C是金属,A、D、E是化合物,气体D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A、C、F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A        、C        、F         
(2)在①②③④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4)在实验室里,反应①选择下图中的         (选填“甲”、“乙”、“丙”,下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②选择下图中的         实验。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根据下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图F实验的目的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在该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的物质是         ,收集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
(4)在2011年5月喀左县初升高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用A、E装置认真完成了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请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实验过程中,小军同学由于动作太慢,氧气还没有收集满,,锥形瓶内的反应就已经停止。若想集满这瓶氧气,在不拆卸装置的前提下,请你帮他想出可行的办法。
方法是                                                             。
③小明同学认为,这套装置的缺点是不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为了解决小明提出的问题,请你对原实验装置加以改进,或设计新的简易实验装置,以便有效地控制双氧水的分解反应。
友情提示:你可从下列用品中选取,也可自行选用其它仪器。

请你在下表中至少写出两种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空气受到污染,形成酸雨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 H2SO4
(1)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3)甲同学的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 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5)丙同学的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6)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7)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丙同学实验中的现象是:B                
C                                              D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制备硅酸钠的反应为:2NaOH+ SiO= Na2SiO+ H2O 。现以125t石英砂(SiO2质量分数为96%)为原料,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试计算:
(1)125t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  (2)理论上得到硅酸钠的质量。

来源: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