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练习卷

下列对“七七事变”前的形势说明,正确的是

A.日军已经对北平形成了合围之势
B.东北三省已经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在华扩大侵略的后方基地
C.华北地区大部分已经被日军控制
D.西安事变的发生给日本帝国主义创造了进攻华北的机会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北伐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东北抗日义勇军成立 D.七七事变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总数超过了

A.30万人 B.60万人 C.10万人 D.20万人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正确顺序是:

A.广州 武汉 南京 重庆 B.广州 南京 武汉 重庆
C.广州 南京 重庆 武汉 D.广州 武汉 重庆 南京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是

A.国共两党军队合作 B.共产党同各界各民主党派合作
C.国共两党合作 D.全国各界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军为大举进攻上海而制造了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八一三事变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事变的先后顺序是
①九一八事变  ②八一三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哪些城市是在1937年被日军侵占的
①北平  ②沈阳  ③上海  ④南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A.济南惨案 B.皇姑屯事件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实现的主要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
(1)日军进攻卢沟桥的借口是(   )
A.炸毁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 B.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C.卢沟桥有中国军队守卫     D.日军火车在此被炸
(2)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事变后中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进行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3)卢沟桥所处的位置对中国方面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4)卢沟桥所处的位置对日本侵略军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5)卢沟桥事变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在卢沟桥作战中,29军组织大刀突击队夺桥,战士们抡起大刀,冲入敌阵,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桥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音乐家麦新为此做《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抗战的正规军,後面有支前的老百姓,我们万众一心共同前进。冲向那敌人,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激励着中华儿女英勇抗战。
请问:
(1)《大刀进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什么人?
(2)大刀突击队的英勇事迹及《大刀进行曲》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
材料三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 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战事的解决。”———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庐山谈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此密电发出后,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
(2)据材料二,蒋介石顽固推行什么政策?你有何认识?
(3)据材料三分析,蒋介石对日本侵略实行的政策有何变化?为什么?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罪行进行翻案。如“教科书事件”等。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几次参拜供奉着战争罪犯的靖国神社,引起了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强烈抗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003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试题)
(1)近代日本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分别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以日军侵华战争中的罪行为例,批驳日本右翼势力及小泉的所作所为。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