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卷

19世纪中期,俄国在欧洲的地位已远远不如1815年和1848年时那样突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成了第一工业国
B.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
C.农奴制的普遍存在
D.法国、德国已经开始强大起来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此话表明(   )

A.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农奴
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   )
① 克里木战争失败 ② 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 ③ 十二月党人起义 ④ 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   )
① 促成资本的集中 ②扩大了国内市场 ③ 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④ 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属于19世纪中叶俄国激进派的主张和活动的有(   )
①农民向地主赎买坐地
②公开批评农民制度
③筹划成立革命组织进行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活动
④自上而下通过地主和农民之间的自愿协调进行平缓的变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

A.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认为:“我们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吗?……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这里所说的斗争是指(   )

A.农奴起义 B.克里米亚战争 C.农奴制改革 D.十二月党人起义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守。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人们认识到俄国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中叶,沙皇俄国(  )
①仍然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缓慢发展 ③手工工场完全被近代工厂取代 ④由于农奴没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所以劳动积极性不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界认为,19世纪中期,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主要是因为该制度(  )

A.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是沙皇推进封建专制的基础
C.不利于俄国同英法等国竞争
D.严重损坏了俄国的国际形象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主可以随意侵犯农民的人身自由 ②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和农奴 ③地主驱使农奴集体耕种,剥夺其全部劳动成果 ④农奴膳食恶劣、住房狭小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俄国工业发展步履维艰的根本原因是(  )

A.农奴制度的阻碍 B.缺乏自由劳动力
C.缺少工业投资 D.缺乏必要的国内市场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力作,它反映出当时的俄国(  )

A.水上交通运输发达 B.沙皇重视发展国内交通
C.工业革命还未展开 D.交通运输水平十分落后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俄国激进派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基本主张是(  )

A.继续保留农奴制
B.对农奴制进行平缓的改革
C.主张让农奴向地主赎买份地
D.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奴自由和土地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属于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对俄国产生的影响的是(  )
①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 ②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③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 ④使俄国统治者从政治昏睡中清醒过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在一篇论文《战争问题》中指出:“沙皇的这样大的一个帝国只有一个港口作为出海口,而且这个港口又是位于半年不能通航、半年容易遭到英国人进攻的海上,这种情况使沙皇感到不满和恼火,因此,他极力想实现他的先人的计划——开辟一条通向地中海的出路。”战争结束后,沙皇政府不得不承认:“必须立即进行改革,没有时间再耽搁了。”
材料二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对莫斯科的贵族们发表下列声明:“人身握有的现行制度是不能维持不变的了。从上面开始来废除农奴制度,要比等待它自己从下面来开始自行废除好些。”
——潘克拉托伐《苏联近代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必须立即进行改革”?
(3)结合材料二分析,亚历山大为什么说“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被处死时,沙俄当局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祈祷式,以示庆祝。赫尔岑后来写道:“我参加了祷告式,我当时只有14岁,隐没在人丛中,就在那里,在那个被血淋淋的仪式玷污了的圣坛前面,我发誓要替那些被处死刑的人报仇,要跟这个皇位、跟这个圣坛、跟这些大炮战斗到底。”
请回答:
⑴材料中,“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为什么会被处死?
⑵赫尔岑是俄国历史上一位怎样的人物?他的基本主张与十二月党人有何相同之处?
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十二月党人活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