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山西]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 B.君臣关系逐渐疏远
C.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 D.君主越来越不开明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城邦共有40万人,能参加公民大会的约3万人。……经常到会的6000人左右。这表明雅典

A.真正能享受民主的人少
B.保证了公民真正的民主权利
C.创设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D.国家政府机构行政效率相当高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1989年为纪念历史上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重要文献是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体确立的标志。这部重要文献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英国的《权利法案》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美国的《1787年宪法》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事件是

A.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小平早在1984年就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必须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该观点着重强调的是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一个中国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
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政治旧秩序已被新秩序取代
C.在多极化趋势下,美国难以称霸世界
D.美国完全失去了大国地位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
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
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所依赖。”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独立自主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汉代农民使用的一种耕作工具——耧车。它反映了当时

A.注重精耕细作 B.开始使用铁器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徐积《织女》诗中说:“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织得罗成还不著,卖钱买得素丝归。”这首诗反映的是

A.宋代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C.宋代农民生活富裕
D.宋代小农经济发达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出现在明朝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的实质是

A.奴隶制生产关系 B.封建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文中“地理大发现”指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扩展
C.丝绸之路的开辟
D.经济全球化趋势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世纪,凭借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世界航运业,成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列图表.指出1895——1900年我国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了对设厂的限制 B.列强经济侵略的放松
C.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空前提高 D.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的推动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A.报童在街上叫卖 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
C.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 D.人们用移动电话相互问候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
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这一设想下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危机,签署了经济刺激计划。在70多年前,美国曾实行了类似的政策,史称

A.马歇尔计划 B.胡佛计划
C.里根计划 D.罗斯福新政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7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参加首相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个英国人都
成为股东。”这一口号包含的主要思想是

A.混合经济 B.经营者革命
C.人民资本主义 D.建设福利国家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在建国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针对这一现实,1953年党提出以“一化三改”为核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手工业合作化 B.农业合作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教育现代化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现象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中国

A.强调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全面立体的开放格局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21世纪初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计划今年暑假去法、德、意等欧洲国家游历,为了旅行方便,他去银行兑换的货币最好是

A.日元 B.欧元
C.法郎 D.马克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研究显示,2001年全球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建立独资与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形式,几乎渗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

A.贸易保护主义现象 B.区域集团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 D.全球化趋势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帝制,开创了民主共和新时代。即使在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辛亥革命开辟的民主政治潮流仍在滚滚前行,被革命唤醒与鼓舞的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仍在社会上张扬,作为民主政治标志的议会、宪法、责任内阁在继续运行与发挥作用,政党政治活动更是蓬勃发展。
——摘编自经盛鸿《辛亥革命带来民主新气象》
材料二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在民主政治方面带来了哪些“民主新气象”。[来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农业生产的经营模式和耕作方式。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动。产生这种变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952——1956年我国经济结构变动表

类    型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9.1%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不足1%
个体经济
71.8%
7.1%

(3)材料三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运用自然科学知识……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简明科学史话》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史》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与科学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成就,并概括其在生产方面的作用。
(4)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