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湖北]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字词音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

A.蓦(mò)地猝(cù)然 千锤百练
B.打量(liáng)平仄(zè)屈指可数
C.风靡(mǐ)愚氓(máng)无与伦比
D.狼藉(jí)愠(yùn)色闲情逸志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面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这一自出心裁的设计,深受好评。
B.登上武当山,举目远眺,只见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C.当语文老师来到他的身旁时,他竟然没有察觉,还在旁若无人地大笑。
D.李老师知识渊博,上课风趣,同学们都是他的善男信女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下面各句中,选出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     )

A.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B.但是孟姜女的眼泪却是万民仇恨的凝聚,纵不能哭倒长城,却足以推倒暴君,使这个冀求长生不老,万世一系,东填大海,西建阿房,南修五岭,北筑长城的秦始皇帝建立的秦王朝,在人民的愤怒之下,竟不及二世而亡……
C.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着“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D.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择出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

A.《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北宋苏轼,这篇短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B.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作者的见闻和感受,表达了沦陷地人民对祖国无限的眷念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C.《泊秦准》的作者杜牧,就是指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诗句中的“杜”。
D.《人琴俱亡》选自南宋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表达了子敬和子猷的手足情深。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语句,请重排顺序,选择合适的一项,使之语言连贯流畅。(   )
①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目录,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选集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
②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③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④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关于秋的部分,总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⑤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

A.④②③⑤① B.①⑤④③② C.③⑤①④② D.③①⑤④②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新闻,将其概括为一句话新闻,最合适的一项是(     )
中新网9月12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9月11日至12日,中国外交部亚洲司长罗照辉大使在北京应约与来华工作访问的日本外务省亚大局长杉山晋辅就当前中日关系举行磋商。
  罗照辉全面阐述了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强调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要求日方立即撤销所谓“购岛”的错误决定。
  罗照辉强调,中方决不承认日方对钓鱼岛的非法侵占和所谓“实际控制”,决不容忍日方对钓鱼岛采取任何单方面行动。日方必须立即纠正错误,回到对话谈判解决问题的正确轨道上来。
目前,钓鱼岛事件已经影响到中日民间和经贸往来。中日关系的严峻局面完全是日方一手造成,中方希望日本方面改变他们的错误行动,为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创造条件。

A.中日就两国关系举行磋商。
B.中方不承认日方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
C.中方要求日方立即撤销“购买”钓鱼岛的决定。
D.钓鱼岛事件已经影响到中日民间和经贸往来。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默写填空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角声满天秋色里,                         。《雁门太守行》
在《过零丁洋》中,诗人以“                                             
巧妙地将地名与思想情感联系起来,写法新颖独特。
杜甫在《望岳》一诗中,以“                                      ”的诗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而且表达了诗人的勇攀绝顶、俯视一切的心胸气魄。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实践活动(5分,第⑴小题2分,第⑵小题3分)
学校组织开展了“继承文化遗产,感悟汉字魅力,守护精神家园”的主题实践活动,请根据你平时的积累和思考,回答下面问题。
请写出你所了解的两种造字法或者两种书体名称。
                             
有一些网络热词,像什么“有木有”、“神马”、“肿么了”、“碉堡了”……请你从中选择一个词语(也可另选你知道的其它热词)进行解释,并就这种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永远的小女儿
刘墉
  母亲节快到了,小敏“照例”要送妈妈一张贺卡。
  小敏特别到店里,挑了一张国外进口的卡片。表面是锦缎的花朵,四周烫着金边,角上还系了一个粉红色的蝴蝶结。唯一可惜的是,里面只印了一首英文小诗,所幸小敏的英文好,虽有两个字看不懂,查查字典也就了解。
  “亲爱的妈妈!/你是我的怀抱、我的亲吻。/你是我的花园、我的港湾。/你是我幻想的实现者、梦想的催生者。/你更是/我心灵的家!”
  小敏买回来,读了一遍又一遍,觉得这设计卡片的人,真是自己的知音:“他写出了我要说的话!”
  小敏在上面用中文写上了“妈妈”,又在下面签了自己的名字,早晨出门前,把卡片留在餐桌上。
  “妈妈看到这么漂亮的卡片,一定会好高兴!”小敏心想:“这是我长到十八岁以来,送的最贵的一张了!”
  果然,进门时,看到妈妈一张笑脸,从厨房探出来。
  “你喜欢我送的卡片吗?好贵吔!”小敏得意地说。
  “当然喜欢啦!”妈妈拿着一个盒子走出来:“我把这张卡片跟你以前送的摆在一块。”
  妈妈打开盒子,把卡片一张张放在桌上。居然从小到大,小敏送的十几张卡片,妈妈全像宝贝一样藏着。
  “看!这是你在幼稚园画的。还不会写字,由老师帮你写‘亲爱的妈妈’!”
  “这一张会写妈妈了,歪歪扭扭的,大概是小学一年级吧!”
  “这张写得就更好?,还会写‘妈妈我好爱你,你是我的大太阳’,多可爱啊!”妈妈笑得好开心。
  又拿出一张。
  “这张是小学六年级,画得精致,字也漂亮,里面的信更感人。”妈妈抬起头:“你知道吗?看这张卡片,我流了好多眼泪,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今天,还是好感动!”
  再拿出一张,已经是存钱买的,只是印刷不够好,卡片上的颜色都套不准。里面“母亲节快乐”几个字,也印得很粗拙。所幸,小敏另外写了一首短诗。
  接下来的两张,印得已经比较好了,文字也设计得不错。配上小敏写的几句感谢的话,还蛮耐看的!
  “至于去年这一张,是印得更美了。”妈妈叹口气:“只是大概因为你功课忙,没写什么字。也可能是人家设计的文字已经很好,所以只需要填个名字。”
  终于打开今年的信封,抽出那张华丽的锦缎卡片,妈妈笑着翻过来、翻过去:“怪妈不懂英文,不知道上面的意思。你说给妈听听吧!”
  “不!”小敏居然抢过卡片:“这张卡片不好!我要换一张。”说完就跑进自己房间。
  小敏画了一张大大的母亲节卡。上面写着:
  “亲爱的妈妈,看到以前我送您的卡片,才发觉自己长得愈大、读的书愈多、却也愈跟您疏远。我以为可以用物质、金钱表示我的爱。但是今天,我发觉自己错了。您真正在乎的,是我,您的女儿。让我做您永远的小女儿,像小学、像幼稚园时一样,那么真实、那么贴心、那么爱……”
  当我们年龄渐长,愈来愈觉得钱之可贵,就可能用钱去衡量一切,甚至       。岂知在这世界上,没有钱之前,早       。当我们没有赚到钱之前,早        
  我们因爱而来到人世,有一天离开,带不走钱,只带得去满怀的爱。
请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

A.小敏对这次送给妈妈的贺卡最得意,因为这张贺卡最精美、最贵。
B.文章第一段“照例”一词,说明小敏每年母亲节都送妈妈贺卡,体现了她对妈妈的爱。
C.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品质。
D.标题“永远的小女儿”中的“小”字,可以用贺卡上“真实、贴心、爱”等词语解释。

请根据你的理解,在文章结尾部分的横线处填写合适的内容。
                                                                 
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详写这个内容的作用。
阅读文中划线句,根据情景,请用第一人称描写小敏此时的心理活动。
读下面文句答题:
“至于去年这一张,是印得更美了。”妈妈叹口气:“只是大概因为你功课忙,没写什么字。也可能是人家设计的文字已经很好,所以只需要填个名字。”
妈妈为什么叹气?并写出你对此处文句的感受。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下列问题。
绿色世界的数理奇观
绿色世界浩瀚深邃,蕴藏其中的数理信息,将帮助人们改造自然,造福全人类。
创立坐标的著名数学家笛卡尔,根据研究花瓣和叶形曲线列出了x3+y3-3axy=0的方程式,这就是现代数学中有名的“笛卡尔叶线”或“叶形线”。
植物的外形轮廓和空间排列是可以用数学公式来描述的。A.例如,向日葵花盘上瘦果的排列、松树球果上果鳞的布局、菠萝果实上的分块,都是按照对数螺旋在空间展开的;云杉、雪松的树形则为优美的圆锥体状。植物为什么要按照数学的规律来安排自己的叶片、花和果实呢?这是植物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例如,向日葵盘上瘦果的对数螺旋线的弧形排列,可使果实排得最紧,数量最多,效率最高。B.车前草的叶片是轮生的,叶片间的夹角是170°30′28″,这是圆的黄金分割的张角。按照这个角度排列的叶片,采光面积最大,提高了植株光合作用的效率。建筑师参照车前草叶片排列的原理,设计出现在螺旋式的高楼,达到较佳的采光效果。C.树形是圆锥体的云杉和雪松可抵御狂风暴雨的袭击而不致倒伏。比较一下古代宝塔或现代的电视塔的形态、布局,它们是多么相象。
D.植物的内部结构是力学原理的典范,可说是力学家的“老师”。植物的茎绝大多数为圆柱状,少数为三角形或四棱形。因为圆柱形表面积最小,受力最均匀;用材最少,容量也最大,更利于茎发挥承受支撑和运输养料的作用。细看那纤细而中空的小麦茎秆,直径虽小却仍然支撑起比它重几十倍的麦穗及茎上剑一般的叶片而不致折断。所以建筑上常以圆形的柱子作顶梁柱。另外,按力学原理讲,同一材料同样粗细的中空与实心杆体,它们的支撑能力几乎是相等的,小麦茎秆结构以最小耗料而获得最大程度的坚固状态。
绿色世界给人类的启迪还有很多很多。从植物的外形、枝叶的排列和花、果的布局中,我们看到了数学的美和仿生学的美。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将会进一步揭示它的规律,让自然更多地造福人类。
相关链接:仿生是高科技的代名词,它是指运用尖端的科学技术,来模仿生物的各种官能感觉和思维判断功能,更加有效地为人类服务。而仿生学就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它是在上世纪中期才出现的一门新的边缘科学。仿生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从仿生学的诞生、发展,到现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它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可观。仿生学的问世开辟了独特的技术发展道路,也就是向生物界索取蓝图的道路,它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
请解释标题中的“奇观”一词。
奇观:                                              
文章为说明绿色植物蕴藏着数理信息,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请简要概括其内容。
                                                                  
                                                                  
对文中四个句子所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判断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例子。通过举例说明“植物的外形轮廓和空间排列是可以用数学公式来描述的”,使说明更具体。
B.列数字。通过列举车前草叶片的相关数据,说明车前草按照这个角度排列叶片所蕴含的数理信息,用具体的数据说明,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C.作比较。将云杉、雪松和古代宝塔、电视塔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锥形对狂风暴雨袭击的抵御能力。
D.打比方。将植物比作力学家的“老师”,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植物内部结构是力学原理的典范,也说明植物世界包含的数理信息非常多。

比较本文和《苏州园林》的语言风格,结合具体的语句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
无论植物还是动物,都给人类很多启迪。请阅读“相关链接”部分,了解相关知识,举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你对仿生的了解及看法。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晏子使楚》一文,要求完成下面题目。(12分,每小题3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解释加线词语。
⑴齐之辞者也   (         )
其实味不同  其实(         )
⑶圣人非所与也   (         )
翻译下面句子。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请就文章的情节和齐楚外交辞令的交锋,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

A.楚国通过预设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晏子到来后,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善盗。
B.晏子以橘树生长地不同而味不同来设喻,通过环境对人的影响,实讽楚之民风使人善盗。
C.晏子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也验证了“晏婴,齐之习辞者也”的评价。
D.“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这是楚王以自我解嘲摆脱尴尬的话语,说明楚王也有很高明的语言技巧。

本文人物形象刻画鲜明,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概括楚王和晏子的性格特征。
楚王:                                                                     
晏子: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登飞来峰》,要求完成下面题目。(4分,每小题2分)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本诗前两句写景,通过        的手法,以塔之高和想像中鸡鸣见日升的雄奇景色,写出了               ,为后面议论抒情铺垫。
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请将此两句与本诗进行比照,结合作者的生平,选择对本诗后两句分析错误的一项(     )

A.抒发了诗人登飞来峰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感悟。
B.三个“浮云”都指奸佞之臣,但本诗中,“浮云”还具体指那些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使用典故,既表现了诗人的忧虑,也表现一个改革家拨云见日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D.诗句的自然的顺序应该是“因为身在最高,所以不畏浮云”,这是倒装句式,这样写起突出强调的作用,表现了诗人为实现政治抱负坚定不移、无所畏惧的决心。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微笑着面对                  
(2)请你以“体验”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选择第一题请补齐题目后作文,选择第二题,题目自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篇幅不少于600字。②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努力做到有新意。 ③文中若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