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陕西]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地发现,除了是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公墓……”你知道这则新闻中的“这块土地”是哪个地方吗?

A.陕西西安 B.浙江河姆渡 C.山东大汶口 D.云南元谋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我国远古时期

A.元谋人的生活状况 B.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C.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 D.半坡人的生活状况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制度都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并且出现之初都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九品中正制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祖,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你知道这位“人文初祖”是

A.尧 B.舜 C.禹 D.黄帝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些文明成果在商朝已经出现的是
①甲骨文   ②青铜器  ③金文  ④造纸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  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你给战国时期的蜀守李冰画像,你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A.上书秦孝公请求变法 B.主持开凿灵渠 C.主持修建都堰 D.主持修筑长城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谚语说明了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我国测定出一年24节气是在

A.夏朝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妈妈领着小明去看中医,某位自称是“神医”的人,给小明看一看气色,问了问病情,听了听小明的声音,就给小明开了药方。小明对妈妈说:“这个神医是冒牌的。”小明的判断依据是

A.他没有给小明切脉   B.他没有给小明量血压
C.他没有问小明得了什么病  D.他对小明不够客气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仔细观察下图,它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城濮之战 B.巨鹿之战 C.大泽乡起义 D.牧野之战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吸取秦亡教训 B.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D.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汉时期对中原王朝形成威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蒙古族 D.契丹族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这一史书记载下列哪件历史事件有关?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D.昭君出塞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你可以读《史记》了解的历史事件有
①商鞅变法   ②中国同欧洲直接来往   ③焚书坑儒   ④昭君出塞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种,哪一种不是从西域传入的

A.核桃 B.小麦 C.石榴 D.葡萄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1974年,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打井时发现一些陶俑,经过几年的发掘,这是本世纪最重大,也是最激动人心的考古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该遗址是:

A.半坡遗址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阿房宫遗址 D.敦煌莫高窟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三国鼎立形势图》中,数字1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曹丕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曾定都洛阳的朝代有
①曹魏  ②西晋  ③前秦  ④北魏  ⑤东晋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大特点,那么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

A.反对各族的斗争 B.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长期交往
C.各族之间的战争 D.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改革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开发,其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江南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  B.北方人迁移到江南,带去劳动力和生产技术
C.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D.江南地区具备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周杰伦这首“中国风”歌曲的MV中出现的画面应该是

A.龙门石窟造像 B.郦道元的著作 C.王羲之的作品 D.顾恺之的作品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应题:请将正确的的序号填在括号内(0.5×8=4分)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空题:根据所给提示信息完成空余部分(0.5×14=7分)
①春秋五霸:齐桓公、         、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②战国七雄:齐、      、燕、     、赵、       、      

蔡伦
 
 
世界公认最早的地震仪器
 
麻沸散、五禽戏
 
医圣
 
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郦道元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③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
成语搭配:将与成语相对应的选项的字母编号填写在括号内(0.5×10=5分)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材料二: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四:

材料五:秦朝行政系统示意图

⑴  根据材料一,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举出受封者必须承担的义务。
⑵据材料二,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奖励军功、严明法令之外,还有哪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2分)
(3)材料三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有何历史意义?
(4)依据材料四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2分)
⑸依据材料五所示信息,简述秦朝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历史影响。
⑹“汉承秦制”,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至少三点)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材料二:交通要道

材料三: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的上篇“灿烂文明”之“丝路”

请回答:
⑴  汉朝时把材料一中“玉门关”以西的地方称为什么?主要是在今天我国的什么地区?
⑵这个地区是在哪个朝代什么时间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官职(或机构)名称叫什么?证明了什么历史事实?
⑶材料二中“要道”指的是什么?说出一位开辟、维护这一“要道”的功臣。我们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⑷今天要使这条“要道”重显往日的辉煌,你能提出哪些建议?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材料二(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一改姓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1)迁往中原的“北方民族”主要有哪些?
(2)“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哪些有利因素?
⑶材料二、三反映了历史上哪一次重要改革?两个诏令提出的具体改革措施分别是什么?
⑷这一改革与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