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天津]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最早进入氏族时期的远古人类是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A.北京周口店人 B.陕西半坡村人
C.山东大汶口人 D.浙江河姆渡人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粮食种植和房屋建筑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自然条件不同
C.地域生活习惯不同 D.生活时代不同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A.纺织业 B.制瓷业
C.青铜制造业 D.造纸业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晋文公和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条件来看,决定性的因素是

A.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 B.统治者的个人能力
C.改革促进国家发展 D.战争确立霸业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观察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有一个诸侯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的霸主,而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该诸侯国应该是

A.晋 B.齐
C.楚 D.秦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期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哪一诸侯国境内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赵国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最早用这一谚语是在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某地的一座祠堂外悬挂着一副对联:“哀怨托离骚,生面别开诗赋祖;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它颂扬的是

A.李冰 B.孙武
C.屈原 D.扁鹊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早能体现“均衡发展”思想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为政以德”
C.创办私学 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希望和平安宁,温馨和谐。中国的《道德经》是世界上除《圣经》以外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此书记载的是谁的言论

A.孔子 B.庄子
C.孟子 D.老子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宏伟的长城是我国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特征。秦朝时修的长城是为了抵御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进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羌族 D.氐族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B.西起咸阳,东到辽东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束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诸侯国是

A.赵国 B.楚国
C.秦国 D.燕国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 B.“兼爱”“非攻”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始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清朝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所作《二京赋》,在颂扬汉朝国势隆盛社会繁荣的同时,也含着浓厚的“恤民”气息,这里所说的二京指的是

A.东京和西京 B.北京和南京
C.长安和洛阳 D.镐京和殷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朝长安城里叫做“市”的地方是专门的

A.居民区       B.商业区
C.办公区 D.皇城区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单于是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最高首领的称号

A.匈奴   B.契丹
C.女真  D.蒙古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提出“和亲”,符合下列哪种情况

A.汉朝同意和亲是被迫的
B.和亲对汉朝而言是屈辱的
C.和亲是汉朝为了暂时避免匈奴骚扰
D.和亲是汉匈民族间的和睦相处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实质上是

A.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
B.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之间的关系
C.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
D.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将相应的内容填在下列示意图的横线上。
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 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尚父”指的是谁?他建立了哪一个诸侯国?
(2)材料二中的诸侯是哪些人?他们从天子那里得到什么?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3)两则材料反应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4)西周实行这种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
(2)图二反映了秦朝开创的什么制度?根据图二概括这一制度的具体内容。
(3)反映了“百家争鸣” 中的哪家思想?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他在材料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这是后人称颂谁的诗?请你简单介绍他的成就。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