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江苏]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下列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浓硫酸滴到棉布上 B.用金刚石裁玻璃 C.氢气燃烧 D.铁钉生锈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生活中常用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 B.酒精 C.食用油 D.食盐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然气是我市居民普遍采用的一种重要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CH4中C元素化合价为

A.+4 B.+2 C.-4 D.-2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 B.稀释浓硫酸 C.倾倒液体 D.滴加液体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馒头、面条 B.鸡蛋、牛奶 C.桔子、苹果 D.黄油、奶油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一些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清洗剂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
B.把铅加入锡中制成合金焊锡,主要目的是降低熔点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
D.盐酸、硫酸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身边一些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A.厕所清洁剂 B.酱油 C.牛奶 D.厨房清洁剂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下列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都属于金属元素 B.都属于阳离子  C.属于一种元素 D.都是稳定结构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中知识的归纳错误的一组是

A
环保
焚烧法处理废旧塑料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
健康
糖类、油脂——组成元素相同
缺铁——会引发缺铁性贫血
C
用语
2H表示两个氢原子
2H2表示两个氢分子
D
材料
黄铜、不锈钢——都属于合金
塑料、尼龙——都属于合成材料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甲(   )与乙(    )反应生成丙()的微粒数变化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2
B.右框图的物质是纯净物
C.该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D.甲一定是氧化物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品牌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如下图所示。若人体对该药品中钙的平均吸收率为30%,按照说明书服用,每天实际被人体吸收的钙元素质量是

A.0.60 g B.0.18 g C.0.36g D.1.20 g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Ba2+、OH-、SO42- B.H+、K+、HCO3-
C.Ca2+、H+、NO3- D.K+、NH4+、OH-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Y、X、Z B.X、Z、Y C.Y、Z、X D.Z、X、Y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B
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
加肥皂水搅拌
C
铁粉和炭粉
用磁铁吸引
加稀硫酸
D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测pH
加稀盐酸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市卫生部门建议,对高度怀疑或已确诊H7N9型禽流感病例尽早使用“达菲”抗流感药物。达菲的化学式是C16H31N2PO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菲是由5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达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1.2%
C.达菲相对分子质量为410g
D.达菲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6:31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定向爆破常伴有反应:2Al+Fe2O3 高温  Al2O3+2Fe,有关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Al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改变了 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K2CO3样品,一定含Na2CO3、KNO3和Ba(NO3)2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将13.2g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

A.肯定有KNO3 B.一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
C.肯定有KNO3,还可能有Na2CO3 D.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的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已变质
B.取样,在溶液中滴加酚酞,如酚酞呈无色,则溶液已完全变质
C.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滴有酚酞的氯化钡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则溶液未完全变质
D.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则可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的杂质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仪器的名称:e           ,f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A、B、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不变”或“变大”或“变小”)。
(3) 用块状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时,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观察图C装置,气体制取处于        (填“进行”或“停止”)中。
(4)实验室里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选用C装置来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若用D装置来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          (填g或h)通入。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关于探究燃烧条件的三个实验装置。

(1)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与甲图装置相比,乙图装置的优点是:                                     
有同学提出乙图装置仍然有不足之处,请你设计实验进行改进。 用文字描述或画出实验装置图。
                                           
(3)丙图装置中木屑燃烧,煤粉没有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常说:①高原上缺氧   ②生理盐水   ③胃酸过多  ④发酵粉中的小苏打。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中的“氧”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②中的“盐”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③中的“酸”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④中的小苏打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将“分子”、“原子”、“元素”填入如图1序号所对应的横线上。
             ;②      _        ;  ③     _        

(2)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_      
(3)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和图2的信息填空:

甲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        ,乙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铝和氧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    。丙图所示粒子符号是    _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列出了2012年颁布的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浓度限值和2013年4月3日17:00时南京市的空气质量数据监测结果。

空气质量等级
SO2
(1小时平均)
NO2
(1小时平均)
CO
(1小时平均)
O3
(1小时平均)
PM2.5
(24小时平均)
PM10
(24小时平均)
一级
150
200
10
160
35
50
二级
500
200
10
200
75
150
4月3日南京
实时监测数据
38
50
0.792
111
57
122

(数据单位μg/m³,CO为mg/m³)请分析数据并回答问题:
(1)4月3日南京空气质量等级未到达一级,原因是空气中               含量较多。
为改善南京空气质量,迎接青奥,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采取合理措施,减少建筑工地扬尘           B.植树造林,减少土地裸露面积
C.减少或禁止周边农村燃烧秸杆               D.关闭南京郊区所有化工厂
(2)下列关于空气中污染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上述四种气体均属于氧化物
B.pH小于7的雨水称为酸雨,SO2、N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
C.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增加空气的污染程度
D.O3含量过大会引起温室效应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C是生命的源泉,常温下为液态;F有毒,能与血红蛋白结合。

(1)写出B的化学式    ;E的化学式     
(2)请写出C→B的化学方程式                                
(3)请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以下是小丽同学的实验报告部分内容。
【实验目的】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过程】
① 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并全部加入到盛有1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② 过滤食盐水,观察滤液无色透明;
③ 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液体蒸干时,停止加热;
④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计算所得精盐的产率。
【实验分析】
(1)步骤①中因为                                ,导致实验后精盐产率比其他同学偏低。
(2)步骤③中出现的错误操作是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A.加快蒸发速率    B.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C.引流
【实验反思】经过这样操作所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吗?
【查阅教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预计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 将少量所得精盐溶于水,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
 
                      
所得精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镁
化学方程式               
② 取实验①中的上层清液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时,在上层清液中再滴加
            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所得精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钙
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除去难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不是纯净物。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CH4、CO2等原料的 “C1化学”成为当今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通常天然气中含有H2S等有毒气体,下图为天然气合成氨(NH3)的工艺流程:

(1)合成氨的原料之一为氮气,该流程中为合成氨提供氮气的物质是                  
(2)①处加入Fe2O3·H2O的目的是                   
(3)②处CH4与H2O(气)反应生成CO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条件略去)                 
(4)③处一般加入K2CO3溶液以吸收CO2 ,K2CO3溶液与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钾(K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该流程中参与循环的物质是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提纯CO、CO2混合气体中的CO并还原氧化铁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连接的是D和E,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    )→(    )→ (     )。D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                 
如果导管连接错误,后果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B装置的玻璃管中的现象为                              ,反应方程式为                               。用这种方法“炼”得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要从A装置的混合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NaOH固体。
资料显示,在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64
85
138
203
285
376

利用实验室的试剂和条件,实验步骤如下(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

请具体填写试剂A的化学式以及实验操作Ⅰ、Ⅱ、Ⅲ的名称。
①化学式:A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操作名称:Ⅰ_________  ________   Ⅱ________  ___________  Ⅲ________  __________
③如果在操作Ⅱ的过程中,溶液B中出现少量浑浊,原因可能是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g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35
8.7
8.05
7.4
6.75
6.75

则:(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