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湖南]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以下哪个条约的主要条款(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6年9月初,江南大营的清军突然发现,天京城外秦淮河通往长江的出口处,江水被染成了红色。“接连捆绑及黄衣黄褂者”的尸体顺河漂流,数不胜数,经查,均为太平天国各色人尸首,多系军人及其家属。下列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太平军成功突袭湘军水师 B.清军偷袭天京城遭到惨败
C.天京变乱中太平军相互残杀 D.攻占南京后太平军清理战场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在评价太平天国时说“洪杨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的机运。”洪秀全不能解决中国近代史上换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D.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D.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最主要表现在(   )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
C.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侵略 D.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

A.彻底推毁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曾撰文称:“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新”的主要依据是(  )

A.青年学生充当了民主革命的急先锋 B.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C.无产阶级政党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D.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成为革命主力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曾主持过一项大型的纪念活动,该活动从瑞金出发,途径遵义等地,最终到达陕北。这一活动是为了纪念(  )

A.红军长征 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下列资料中可以引用的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据应该(  B )



A.当事人日记
B.南京大屠杀遗址


C.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D.研究专著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斗争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平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A.1948年11月 B.1949年1月 C.1949年4月 D.1949年10月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球通史》中写道:“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哲学最终战胜了欧洲其他流派的社会主义学说,他那里程碑式的著作直到今天依然引来了各式各样的解释、批评以及修正。”关于文中“里程碑式的著作”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著作指的是《共产党宣言》 B.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建立
C.指出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D.促使欧洲工人阶级开始觉醒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学生在学习《巴黎公社》一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公社是当时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
B.公社的成立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C.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D.公社如果建立工农联盟就一定能够成功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曾称赞某国:“今竟一旦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一举而倾覆之,成立一共和国,与中作佳邻焉。”这个国家应该是(  )

A.俄国 B.美国 C.日本 D.德国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表

1917年俄国总人口数
15360万人
1917年在俄军中服役人口数
1100万人
1914年8月至1917年初俄军阵亡人数
600万人
1917年2月至10月俄军阵亡人数
100万人

表格中的数据主要表明(   )
A. 沙俄政府疯狂地扩军备战                  B. 沙皇让俄国深陷一战泥潭
C. 沙皇的专制统治极端腐朽                  D. 一战加深了俄国人民的苦难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扬弃和超越。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同时,在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依靠力量、阶段目标等方面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资产阶级的自身弊端。
————《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继承”辛亥革命的?
(3)材料三中“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分别指的是什么道路?各自结果如何?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社社员的薪金最高不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度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摘自《学海导航》
材料三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
(2)依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有哪些主要的进步性?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