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重庆]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卷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华大地很早便出现了人类的足迹,请选初下列哪些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相似点:(    )

A.都基本具有人的特征并保留猿类特点
B.都已经吃上熟食使用自然火
C.都能制造粗超的石器用于劳动
D.都能缝制衣物御寒有爱美意识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为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这一举措是(   )

A.秦始皇统一文 B.汉武帝独尊儒术
C.孝文帝厉行汉化 D.武则天重用酷吏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支持(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金瓶掣签制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果。对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这场战争是(   )

A.雅克萨之战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輶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内容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此条约的主要影响是(  )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道: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情况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

A.柳条湖事件 B.九一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

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费正清曾在自己编写的书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 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  )

A.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

A.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主席亨特说:“人们都知道邓小平是一位有远见的中固领导人,他对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前进有着具体和准确的思路。”以下属于邓小平在祖国统一方面的思路是(  )

A.初级阶段理论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构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这主要是因为(  )

A.达尔文和牛顿都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B.达尔文和牛顿一样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C.达尔文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牛顿经典力学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说:“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使美国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   ②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③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     ④使联邦政府的权利得到加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出现的两幅宣传海报(左图中的“卐”字代表德国法西斯)。下列历史事件与这两幅海报宣传的意旨相一致的是(  )

A.联合国的成立 B.苏联军民抗击德国法西斯
C.美国对日宣战 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题(共5分)

国家
时间
发展状况
发展原因
发展结果
联邦德国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增长迅速
凭借原有的基础;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的措施。
1960年成为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到20世纪7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跃升
日本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高速发展
实行民主化改革;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才培养;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在括号内划“√”违背上表信息的在括号内划“×”,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1)从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联邦德国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
(2)日本、联邦德国经济高速发展都得到了美国的援助。          (   )
(3)1955年,日本工业已恢复到站前的最高水平。                (   )
(4)1960年,联邦德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   )
(5)1967年,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成立了欧共体。        (   )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将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方框里。

A.在鸦片战争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又是经济特区的城市
B.对我市经济发展起龙头效应的城市
C.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D.1901年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最大的地区

E.《马关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
材料一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设立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海关,中央又公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原来维护帝国主义利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东西一律予以废除,旧海关得到彻底的改造,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民的新海关,实现了“把中国大门的钥匙放在自己的口袋里”的目标。
材料二  邓小平:“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家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回答: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收回了在近代史上丧失的什么主权?该主权是在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中开始失去的?收回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表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现了什么经济发展方针?有何具体表现?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共8分)
材料一 世界格局指的是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的世界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演变:第一次:一战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出现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形成资本主义大国包围苏联的格局;第二次:二战打破了资本主义对苏联的包围,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以美苏对抗、以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标志的两极格局;第三次: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两极格局结束,并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目前正处在新旧格局复杂交替的过渡时期,即暂时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多元化格局。
材料二一位历史教师在上课时讲述到:人类刚经历了一场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迎来了十年的安定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又面临了一场从美国开始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最后为了结束这场战争美国通过采用罗斯福的方式开创了一个新经济时代,德国以及日本却走上了新的战争之路。
材料三  “二战”部分参战国死亡人数

中国军民
苏联军民
英国官兵
美国官兵
德国官兵
日本官兵
总计
2100万
2700万
37.5万
40.5万
1360万
274.7万
约6500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初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是什么?这个格局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指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什么?美国在罗斯福领导下开创了一个怎样的新经济时代?
(3)材料二中德国走上的这场新的世界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这场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谈谈你的感想?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秦汉以来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形成和发展,在此历史的进程中发生了众多的历史史实,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秦始皇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西汉政府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采取过哪些措施?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各族人民交往增多,为革除旧习、吸收汉族文化进行了一场改革其名称是什么?这场改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各族发展状况不同,为此我国采取了什么民族政策?处理好各民族间的关系有何重大意义?
(5)请你为促进和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献言献策?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