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重庆]2012-2013学年重庆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下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卷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zǎn)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B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shàn)笑。
C我心里怀着炽(zhì)痛的热爱。
D有一位长期以来鲜(xiān)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市复兴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     )
A 幽寂 镐头 嗥鸣 荒草凄凄
B彷徨 滑稽 荒谬 忘乎所已
C泛滥 元勋 深邃 一反既往
D磐石 筹画 木屐 气冲斗牛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市复兴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B如果台湾当局胆敢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坚决粉碎台独分裂阴谋。
C 老师语重心长的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学生因上网荒废学业的例子。
D伦敦奥运会上,他在击剑比赛中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市复兴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确实)
B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形容大声喧闹)
C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非常痛苦)
D神秘的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军人战死于战场)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市复兴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食用一包油炸方便面所摄入的油量高达30克,这已是每人每天摄入油量的上限。
B.小行星“2012-DA14”号明年2月将掠过地球,进入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圈。
C.各地要将《新华字典》列入2012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
D.一度在松花江内消失的珍稀鱼类再次出现,这令当地渔民兴奋不已。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市万复兴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仿句练习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一只细小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市复兴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日本东北部海域3月11日下午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后调整为9.0级)。地震引起东京多处建筑物摇晃,引发10米高的海啸,并使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受损。15号上午,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发生爆炸,使压力控制池遭到损坏。反应堆散发出的辐射量超标万倍,截至目前已发现大约190人遭受核辐射污染。
【材料二】新华网东京4月21日电 日本警察厅说,截至当地时间21日18时,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4133人死亡,13346人失踪。在大地震及其余震中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的房屋超过30万栋。
⑴用简略的话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3分)
⑵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请你结合福岛核电站核反应堆爆炸事故,谈谈人类对于核能利用的看法。
⑶围绕要不要给日本灾区捐款捐物这一话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同学说:“日本人从清朝到抗日战争结束,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掠夺了我们大量财富,他们从来没有给我们赔偿,我们为什么要捐助他们呢?”你如果同意捐款,请谈谈你的理由。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市复兴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填空。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              
(2)___________ ,云从窗里出。
(3)深林人不知,                 
(4)夜发清溪向三峡,               
(5)             ,散入春风满洛城。
(6)马上相逢无纸笔,                    。
(7)在木兰诗中,写出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的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8)请写出一首关于黄河的古诗中的连续两句。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市复兴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释下列词语。
    文理          泯然          环谒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                             , 从道理上说,是因为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市复兴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蓝手套
①母亲很美,她有着满头乌黑的秀发和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然而,一次意外灾难,她却永远地失去了左手的三个手指,只剩下拇指和食指。每当我看到她裸露着不健全的左手为这个家忙里忙外的时候,常常感叹命运的不公,总想试图改变这一事实……
② 那是儿时一个冬日的午后,在上学路上,邻居小虎子领着一帮同龄的孩子挡住了我是去路。他们嬉皮笑脸地起着哄:“缺手儿,缺手儿……”边讥笑边学母亲用两根手指干活儿的样子。那一刻,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发疯似地冲进人群,与他们撕打在一起。但幼小单薄的我终归敌不过他们那么多人。正巧教语文的女老师路过,孩子们才一哄而散,我则被老师带到了她的宿舍。
③“来,漱漱口。”她递给我一杯热水。我没吭声,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她。她替我拍去身上的尘土,又拿过一条毛巾帮我擦去脸上的污渍。那一刻,我发现女老师很美,她有着和母亲一样美丽的秀发,一样明亮的大眼睛,尤其她那双白皙细腻的双手:而母亲,没有……
④出乎我的意料,她没有为刚才打架的事而批评我,只记得她拍拍我弱小的肩头说:“好样的,你将来肯定有出息……”我当时没有明白她说这句话的意思,眼睛无意中瞥见床头那副蓝色的手套……
⑤冬日的风如一只饥饿的老虎,母亲仍裸露着双手在外劳作。于是,每当语文老师把蓝手套放到讲台上时我都有一种冲动……我不敢往下想,直到下课后她重又戴上手套走出教室,我心中那份冲动才慢慢消褪……
⑥那天,我做值日,同学们都回家了,留下我锁教室的门。在我取锁头时,意外地看到讲台上老师落的那副蓝手套。我如获至宝,可我的心却怦怦直跳。我告诉自己要平静下来,母亲残缺的手在我眼前来回晃动,连同女老师温柔的目光。我不知所措,心慌得要命……我终于还是抓起手套,飞快地逃回了家。
⑦我看到女老师的手由白变红、变紫、又肿又大。一种负罪感紧紧包围着我,可她却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仍旧甜甜地笑着,专注地给我们讲课。每次与她慈祥的目光相遇,我都会不由自主地低下头。有一次,她以为我生病了,还摸摸我的前额告诉我要注意休息,不要压力过大,因为那时我们正面临期末考试。
⑧母亲也曾问过我手套的来历。“捡的,看,手套上还有土呢。”母亲便不再问我。记忆中母亲只戴过那副蓝手套两次。一次是试着戴,另一次是戴着它领我上街。我问过母亲:“妈妈,你不喜欢戴着它吗?”她只是笑笑:“干活碍事,庄稼人嘛,哪有那么娇气。”后来,我一直以为母亲把手套弄丢了,母亲说:“哪能丢呢,那不在柜子里吗?”的确,蓝手套完好无损地躺在母亲陪嫁的柜子里……
⑨长大后,我一直害怕蓝色,我总觉得对不起语文老师。许多个日日夜夜,我都做着一个同样的梦:有一天,我亲手把蓝手套还给她,求她原谅……
⑩那一天终于来了,我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副漂亮的蓝手套。而此时,女老师的头发都白了,和母亲的一样。我告诉她蓝手套的事,求她原谅我。她却笑了,充满皱纹的脸笑得和当年一样甜。她打开抽屉,只见那副经过岁月磨蚀仍完好无损的蓝手套正躺在老师的抽屉里,我惊呆了……
⑾原来,母亲早就把手套还给了老师,老师怕伤了我的自尊一直没有戴,宁愿受冻。而母亲怕伤了我的心,自己省吃俭用又买了一副相同的手套……
⑿岁月流逝,两个爱我的人都已经老了,可两颗具有母爱的心却宽容了一个孩子当年的年幼无知。我感激那位女教师,更感激母亲,她给我的不仅仅是宽容和爱,还有她面对生活时的执著与自信。在我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导着我。她的手残疾了,可她的心却不因此受到丝毫的损伤,手套对我的母亲来说,只是女儿爱心回报的见证而已……
阅读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说说“我”为了改变这一事实主要做了哪些事情?
                                                                            
第④段老师说:“好样的,你将来肯定有出息······”试分析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
                                                                                            
第⑦段写“一种负罪感紧紧包围着我”我的负罪感表现在什么地方?
                                                                                    
母亲和女老师为什么都不约而同的选择把蓝手套收藏起来?
                                                                          
对于文中“我”偷拿老师手套的行为,你是怎样看待的?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市复兴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她恨全家人。
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有何深刻含义?
                                                                                
                                                                                
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在序号里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
①一位尴尬,滋生仇恨 ②                    ③                 ④回报亲情,收获快乐
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
                                                                               
                                                                              
(2)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市复兴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魅力,是一种吸引人的力量,让人沉迷,让人感动……请以“       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得抄袭。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市复兴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