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湖北]2013届湖北省天门市十一校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卷

下列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改正后用行楷将整个句子抄写一遍。
急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来源:2013届湖北省天门市十一校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骨(biān)  伤(zhuó)   听(dì)     丽(qǐ)
B悍(biāo)  杂(cáo)    池(zhǎo)   回(yíng)
C哽(yè)    恫(hè)     无(yín)    笑(shàn)
D寻(mì)    目(xuàn)   自(shàn)   阔(chuò)

来源:2013届湖北省天门市十一校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可名(描绘)前后继(倒下)君子穷(安守)
B.触目伤怀(心)手旁观(袖子)笑容可(双手捧着)
C.地制宜(根据)精求精(更)不言而(明白)
D.见异思(变动)无动于(内心)手无策(捆、绑)
来源:2013届湖北省天门市十一校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现代文学家、语文教育家,原名叶绍钧。
B.《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C.《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D.《给巴特勒的信》作者雨果,英国作家。
来源:2013届湖北省天门市十一校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且把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
B.《伤仲永》通过写仲永从具有神异的禀赋到“泯然众人”的过程,揭示了后天学习非常重要这一主题。
C.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把上下两阕连接得天衣无缝,上阕的论史与下阕的写景结合得浑然一体。
D.《吴汉何尝杀妻》是一篇驳论,作者以丰富的史料,批驳了“吴汉杀妻”的说法。
来源:2013届湖北省天门市十一校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个小镇对他是陌生的,没有熟人,没有落脚的地方,他叹息着低下头去。
B.针对药品价格等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问题,卫生部制定了一系列监管措施。
C.去年冬天,村里办起了农业技术培训班,许多青年、妇女和老人报名参加学习。
D.为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们必须解决和正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2013届湖北省天门市十一校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 2分) 
“月送花香浮小院”

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幽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吹萤火到满园
来源:2013届湖北省天门市十一校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走进名著
他是《水浒传》中最具智慧之人,他博学多智,精通韬略。在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等行动中立下汗马功劳。他的名字叫            。
小说描写了一个医生四次出海航行,在四个传奇色彩浓重的国家里,历经磨难,又几次脱险的故事。这部小说是               。

来源:2013届湖北省天门市十一校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调查”综合性学习中,班上将开展一次对本村老年人的调查活动。根据这次活动的内容,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请你为本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2分)
[示例]调查主题:留守老人的身体状况。
请你拟出四种调查方式。
           ②                        ④               

来源:2013届湖北省天门市十一校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默写。
荡胸生层云,                     。(杜甫《望岳》)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抒发了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用比喻的手法动静结合地描写月夜美景的两句是                     

来源:2013届湖北省天门市十一校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用一个“   ”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一个“  ”字,表达了作者为国御敌立功的坚定信念。
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阙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阙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胸襟抱负,由叙事而抒怀,一气贯注。
B.全词在人物描写上,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威武英姿和豪情满怀。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来源:2013届湖北省天门市十一校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①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②陛:宫殿的台阶。③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辞命。
对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雨雪三日而不(雨雪停止)袖出臂(举起)
B.公狐白之裘(同“披”,穿)则又焉(请求)
C.婴古之贤君(听说)宴之乐(畅饮)
D.而知人之劳(安逸,轻松)水尤清(寒冷)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文言虚词的意义或用法同类的一项是:

A.雨雪三日天不寒窥镜自视
B.令出裘发粟重修岳阳楼
C.饱而知人饥何陋
D.晏子能明所欲真不知马也

翻译下面句子。
⑴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⑵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文意理解。
(1)景公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的奇怪感觉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2)读了故事,你认为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来源:2013届湖北省天门市十一校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①生命,对每个人都是铁面无私的。那么,一个人可以活两次,不是很可笑吗?
②其实不是。
③我不妨举两个例子。生长在17世纪的英国人威仁爵士,他原来是格里汉学院与牛津大学的天文学教授。但他在四十八岁那年,突然异想天开,他要改变自己的职业,开始过另外一种陌生的生活,从事一个新的创造性事业。于是他把自己的后半辈子献给了城市建设。他在后半生的四十年中,一共建造了五十三座教堂与座堂,单单伦敦的保罗座堂就使他名垂千古。称誉他的人都说,威仁爵士活了两次。
④中国唐代诗人温庭筠年轻时放荡不羁,出入于歌楼妓馆,“能逐弦吹之声,为侧艳之词”,为当时士大夫所不齿。他人到中年之后,一改旧习,先后任方城尉与国子监助教,治理地方,颇有政绩;为人师表,作风严谨。连他昔日的朋友都说温庭筠完全变了一个人。
⑤威仁改变职业,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另一项成就;温庭筠再塑人生,从风流才子变成了诲人不倦的老师。对他们来说,不是等于活了两次吗?
⑥在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活了三次,甚至四次都是可以做到的。美国博士史威原来研究宗教,是神学院博士,他后来改学音乐,成为音乐学院博士,又成了当时最杰出的风琴师之一。他中年之后,舍弃舒适的物质生活,去毒蛇猛兽出没的蛮荒野林之中考察。经过多年研究,终于成为一个优秀的医学博士。
⑦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充实,我们不妨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就之后,改变一下自己的爱好,把其他方面的潜能表现出来,让生命之舟驶向另一个成功的彼岸。由此可见,在生命的过程中要为自己另创新路,开拓新的人生境界。这对于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来说,尤其必要。
⑧有一位先哲曾经说过:“当一扇门向你关闭之际,另一扇门将向你打开。”
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文章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文章第⑧段有什么作用?
读完本文,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潜能可以开发?谈谈你将如何开发它。

来源:2013届湖北省天门市十一校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一支康乃馨
记得那个母亲节,五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也是我们留在澳洲的最后一年。我和弟弟一直想送妈妈一打康乃馨。我们整整一个月没光顾游戏机室,终于有了小小一笔钱。
下午,当我和弟弟兴冲冲地打算去买礼物时,却发现了一桩糟糕的事情,我把攒的那笔钱给丢了。“我记得是放在上衣口袋里的。”我惊惶失措地说,弟弟已经快要哭出来了。
我们俩翻遍了上衣口袋,都不见那钱的影子——在我们的计划中,那钱够买一打包装精美的康乃馨和一大块巧克力。所有的希望都断绝以后,我们决定马上去附近的花店打临时工,在节日里,花店是最需要一些送花的小工的。
休斯太太的花店,就在学校边上。她是两个女儿的母亲。我和弟弟都相信她会给我们一些帮助的。
老板娘正在忙着招呼顾客。在她身后,全是新鲜的康乃馨,小小的店铺弥漫着一种馨香。
“买花吗?”漂亮的老板娘看见了我们,“素色的康乃馨,送给你们的妈妈。”
“是的,噢——不,我们是想找一份工做,您这儿还却人手吗?——我们打算用自己挣的钱给妈妈买一份礼物呢。”
“好孩子,你们等一等,就会有活儿干的——哦,瞧——”老板娘从一位先生手中接过扎好的一束花,打上蝴蝶结,附上地址交给我们;接着又有人打电话订花。不一会儿,我和弟弟都有了满满一筐子待送的鲜花;我们把筐子挂在自行车前,骑着车出发了。
“能不能向收到鲜花的母亲们要一支?”当我们看到我们的第一位主顾收到我们送去的鲜花后幸福快乐的样子时,我突然产出了这样一种想法:“这个办法一定行,谁不愿意将幸福与人分享呢?况且我们可以不要小费。”弟弟也说。于是第二位主顾收下鲜花后,我鼓足了勇气说道:“是真的,太太,你要相信我们,我们就要离开澳大利亚,爸爸带我们回到中国,可是妈妈有事没法去,这是我们跟妈妈在这里过的最后一个母亲节——你知道我们多想送妈妈一束康乃馨,叫妈妈开心。”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我自己也奇怪,等到这位好心的太太出人意料又如我所愿地递给我一支漂亮的康乃馨时,我红着脸竟不知道该怎样表示感谢。
三个钟头内我们跑了大半个堪伯宁,累得气喘吁吁,却异常兴奋。因为每一位接受礼物的母亲,在听我们的解释之后,都乐意留下十一支康乃馨,而让我们选取一朵最漂亮的。
桑费尔德区,格林伍治街,72号……我按着地址按响了门铃。这是最后一位主顾。
开门的是一位老太太,披着针织的披肩。一见到我手中的花,就先笑了。
“谢谢!”她接过花,深深地闻了一下,带点骄傲地告诉我们:“我儿子再忙也记得今天这个日子的,我已经有27张烫金的收据了。”说着就掏出小费,
“不。”我说:“我只希望你能允许我在这束康乃馨中挑一朵。我只要一朵,可以吗?”
“噢,当然,如果你需要的话。”老太太显得很惊讶,“可是,你要它做什么呢?”
“送给妈妈。”并说我们有十支了,就要实现我们的计划了。
老太太听完我叙述,就从花束中挑出一朵最漂亮的,交给我说:“多好的孩子,快回去吧。我祝福你们的妈妈。”
近傍晚了,我们快乐地回到家,送给妈妈的,也是十一支康乃馨。
“我”和弟弟为什么在这个母亲节特别想送康乃馨给母亲(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当“我们”发现把给母亲买礼物的钱弄丢后,准备去休斯太太的花店帮忙,文中对休斯太太没有过多介绍,却交代“她是两个女儿的母亲”,为什么?
为什么每位收到祝福的母亲都乐意让“我们”选一支最漂亮的康乃馨?
文中对“我们”姐弟俩进行了                            描写。
文中多次写到花的美,但作者更要突出的是人的美,你觉得文中的谁美?请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来源:2013届湖北省天门市十一校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题目:当我面对       的时候
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如困难、挫折、打击、失败、荣誉、鼓励、成功、某种目光、某某人……),先将标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来源:2013届湖北省天门市十一校九年级4月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