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天津]2013届天津市十二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联考化学试卷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美丽中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B.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C.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
D.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十二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3,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在短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Y的最高价含氧酸属于弱酸
C.原子半径Z>Y,离子半径Z2-> X+
D.Y、Z都可与氢元素形成氢化物,Z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稳定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十二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乙醇中的苯酚 B.制取金属锰
C.实验室制氨气 D.从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I2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十二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各种平衡体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其原因是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H3COO- +H2OCH3COOH+OH-,使得溶液中的c(OH-)>c(H+)
B某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 +Y(g)2Z(g)+W(s) 平衡后,升高温度,c(Z)增大
C.常温下,在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会使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D.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十二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小组利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有机物丙,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分离提纯有机物丙宜在NaOH热溶液中进行
B.利用NaOH溶液、AgNO3溶液即可确定有机物甲中含有溴元素
C.可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有机物丙中是否含有机物乙
D.PbCl2的作用是提高反应物的活性,加快反应速率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十二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中曲线表示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镁粉,产生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B.图2表示用0.1000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相同的三种一元酸,由曲线可确定③的酸性最强
C.图3为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图,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适量NaOH固体的方法
D.图4表示将pH相同的NH4Cl溶液和HCl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二者 pH的变化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十二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短周期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
B
C
D
 
 

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D的氧化物的一种用途                         
(2)常温下,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可用C单质制成的容器盛放,原因是               ;但NaOH溶液能溶解C的单质,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3)A、B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结合质子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化学式),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证明                                      
(4)常温下,A的某种氧化物为红棕色气体,1 mol该气体与水完全反应放出46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A的气态氢化物为甲,甲遇浓盐酸产生白烟,用电子式表示白烟的化学组成     。常温下,向VL pH=a的甲的水溶液中加入VL pH=b的盐酸,且a+b=14,则反应后溶液的pH     7(填“>”、“<”或“无法确定”),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十二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下图是合成某种聚酯纤维H的流程图:

已知:A、D为烃,质谱图表明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其中含碳57.8%,含氢3.6%,其余为氧;G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且含有苯环;核磁共振氢谱表明E、G分子中均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且E分子中两种类型的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1)①、⑤的反应类型依次为                                 
(2)B的名称为:          ;F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4)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b.能与NaOH溶液反应
c.在Cu催化下与O2反应的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2.2-氯-1,3-丁二烯( )是制备氯丁橡胶的原料。由于双键上的氢原子很难发
生取代反应,因此它不能通过1,3-丁二烯与Cl2直接反应制得。下面是2-氯-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

写出A、B的结构简式(用键线式表示):A                   ,B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十二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验证氧化性Cl2 > Fe3+ > 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 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加热A。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并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K3和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
(1)过程Ⅰ的目的是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能说明氧化性Fe3+ > SO2的离子方程式是                               
(5)过程Ⅵ,检验B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操作是                         
(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不能够证明氧化性Cl2 > Fe3+ > SO2的是      (填“甲”“乙”“丙”),请用必要的文字说明理由            

 
 过程Ⅳ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Ⅵ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有Fe3+无Fe2+   
有 Fe2+

  既有Fe3+又有Fe2+
有SO42-

有Fe3+无Fe2+   
           有SO42-

(7)进行实验过程Ⅴ时,B中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 Fe2+(aq)+ SO32- (aq)  FeSO3(s)(墨绿色)提出假设:FeCl3与 SO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3,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墨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色。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实该假设成立:

① 溶液E和F分别为          (写化学式)。
②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3中红棕色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十二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也有人说21世纪是钛的世纪。钛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少,但钛的冶炼技术还未获得突破,目前钛只用于尖端领域。
如下图所示,将钛厂、氯碱厂和甲醇厂组成产业链可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惰性电极电解2 L食盐水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阴极上产生224 mL气体(标准状况)时,所得溶液的pH=             (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食盐水足量)。
(2)写出高温下钛铁矿经氯化得到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FeTiO3中Ti为+4价)
(3)反应2Mg+TiCl42MgCl4+Ti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以通过甲醇分子间脱水制得:
2CH3OH(g)CH3OCH3(g)+H2O(g) ΔH=" -23.5" kJ/mol
T1 ℃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上述平衡,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T1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②相同条件下,若改变起始浓度,某时刻各组分浓度依次为c(CH3OH)="0.4" mol/L、c(H2O)="0.6" mol/L、(CH3OCH3)="1.2" mol/L,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   v逆(填“>”、“<”或“=”)。
(5)在上述产业链中,合成192吨甲醇理论上需额外补充H2__________吨 (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物质的任何损失)。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十二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