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北京]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包含金星的天体系统有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C.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
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

A.太阳能 B.地热能 C.风能 D.生物能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

A.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光热
B.使地球上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能源
D.造成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有

A.耀斑、太阳风 B.黑子、磁暴 C.黑子、耀斑 D.耀斑、磁暴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两极地区产生的“极光”现象
B.1989年3月发生短波通信15次中断
C.产生“磁暴”现象
D.日蚀现象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和上海两地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上海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上海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正确叙述是

A.近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慢
B.每年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快
C.地球公转角速度处处相等
D.日地距离远时,公转速度较快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四幅图中,表示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移动状况的是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四幅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日期相同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球上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黄道平面始终与地轴垂直
B.地球公转角速度不同
C.地球公转线速度不同
D.地轴指向以及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天中,符合“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但仍在南半球”这一事实的是

A.“五一”劳动节 B.元旦 C.国际儿童节 D.我国的国庆节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如果3月21日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国旗升起的时刻大约在

A.早晨4时 B.早晨6时 C.早晨7时 D.早晨8时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左偏,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这个地点是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南极圈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赤道上

A.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无变化
B.全年昼夜长短基本无变化
C.地球自转偏向力最大
D.自转角速度、线速度都最快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A.地方时相同
B.季节变化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D.昼夜长短相同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地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
①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           ②降水最多的季节
③太阳最高的季节               ④白昼最长的季节

A.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软流层位于

A.上地幔上部 B.下地幔上部 C.上地幔下部 D.下地幔下部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题。

图中能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白天云量增多时,会导致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不变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空气压的高低状况与近地面相同
B.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流向低压
C.高空气压高,近地面气压低的地方,空气就会垂直下沉运动
D.近地面气温较高的地方气压也较高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南半球对应图中③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降雨较多的地区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在②和④之间的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此时北半球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此季节甲地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盛行西南风
C.气候炎热干燥 D.气候温和湿润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表“某同学记录的北京春季某周天气状况”,完成题。

2012年7月21日,北京出现的暴雨是由于

A.高压过境 B.气团过境 C.冷锋过境 D.暖锋过境

此段时间内,它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有
①利于污染清除 ②低温造成冻害   ③城市出现内涝   ④大风阻碍出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m地的风向是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m地晴,n地有雨 B.m地有雨,n地晴
C.m、n两地狂风大作 D.m、n两地同现大雾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题

图中四地的气候类型中,位于30°~40°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与北京的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A.沿海地区地下水位下降 B.高纬度地区粮食作物减产
C.低纬度地区制冷能耗降低 D.原有生态系统内的物种遭受重大损失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A.使水呈三态变化 B.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C.造成海平面下降 D.促使能量转换和物质迁移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关于洋流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寒流,东侧为暖流
D.甲洋流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B.能使海洋污染范围扩大,污染程度增加
C.甲洋流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D.乙海区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题。

图中序号所在位置属于外部圈层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正确表述是

A.甲——重熔再生 B.乙——变质作用
C.丙——沉积作用 D.丁——冷却凝固

主要由图中M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A.维苏威火山 B.东非大裂谷
C.喜玛拉雅山 D.长江三角洲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题。

以上四种地貌景观的形成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环境中常见的地貌景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本州岛以东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震后大量核污染水从遭到破坏的福岛核电站流入海洋。读图,完成题。

日本发生特大地震时,北京正值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傍晚

核污染水大量流入海洋可能会造成

A.环太平洋地震带地壳活动频繁
B.本州岛东部沿海发生海啸
C.日本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D.北海道渔场渔业减产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题。

图中如果a、b、c、d代表纬度,且a>b>c>d,沿箭头方向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将向东南方向运动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①

若该图表示大洋环流,其表示的海域是

A.中低纬度北太平洋
B.中高纬度北太平洋
C.中低纬度南印度洋
D.中低纬度南大西洋

③→④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

若a代表高空,d代表地面,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处气温高,②气温低
B.③处气压高,④处气压低
C.②处易形成阴雨
D.②→③的风向最终大致与等压线平行

若此时表示的是白天,则:

A.①处是海洋,④处是陆地
B.①处是郊区,④处是城市
C.①处是沙地,④处是草地
D.①处是山谷,④处是山地

若此图为水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循环占水循环的数量最大
B.人类影响最大的是①②环节
C.该循环是陆地内循环
D.能促使陆地水得到更新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日昼夜半球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3中用箭头画出太阳的直射光线。
(2)图13表示的日期是_______(前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向其南北两侧递减,赤道上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
(3)图13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4中的_______位置(填序号),此日三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开始向_______(方向)移动。
(4)太阳直射点从①向②位置移动过程中,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且其范围逐渐_______。
(5)太阳直射点从③向④位置移动过程中,北京日出时间越来越_______,正午人影长度越来越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15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类型与图16中A、B、C、D反映的气候类型连线
①                      A
②                     B
③                      C
④                      D
(2)共同影响①和②两种气候类型的因素是_______(选择填空)。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西风带    C. 东北信风带    D. 人类活动
(3)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时,②_______受影响,气候特征是_______。
(4)④地气候形成的原因是受_______的影响。
(5)①与④地的冬季气温相比,_______(填序号)气温高,除与大气环流因素有关,还与_______因素有关。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12月某日11时天气形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B地为_______压,中心为_______气流。
(2)从图中看,此时乙地天气状况为______。甲为冷锋,过境后其天气状况为_______、_______。
(3)C与D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填字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4)甲乙丙丁四地中,受较冷空气控制的是_______。
(5)①②两个锋面中暖空气主动爬升的是_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水循环A表示_______环节,B表示_______环节,C表示_______环节。
(2)①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地表形态是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
(3)②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
(4)③处地质构造中地层的新老关系是_______。
(5)④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岩。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区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岳有多种类型,除火山外,图中山地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已发展成为农业用地的是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临近水源地,灌溉十分便利
B.坡度很大,但适宜发展林业
C.坡度较小,易于开垦成梯田
D.离居住地近,便于农田管理

(3)甲地坐落在________(地貌区)上,除了地表河流以外,这里的________资源也十分丰富。
(4)a与b两地村镇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5)图中河流的上游以________作用为主,下游以________作用为主。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