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北京]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下图“天体系统的层次”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A.①地月系 B.②银河系 C.③太阳系 D.④河外星系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它与其他七大行星

A.大气成分相似 B.表面温度相近
C.自转周期相同 D.公转轨道共面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球上之所以存在生命现象,自身具备的有利条件有
①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有公转和自转的特殊行星
③适宜的温度且水呈液态    ④运行在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A.引起潮汐现象 B.中断有线通信
C.持续提供能量 D.干扰地球磁场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四种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题。

主要因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②代表的景观主要分布在

A.湿润区 B.干旱区 C.高寒区 D.季风区

④代表的景观中,喷发的岩浆来自于

A.软流层 B.下地幔 C.地壳 D.内地核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B.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C.沙尘暴灾害的形成 D.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题。

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

A.①太阳辐射 B.②地面辐射 C.③大气逆辐射 D.④削弱作用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主要因为

A.①增强 B.②较强 C.③减弱 D.④不变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12月3日天气预报显示:受南下东移冷空气影响,华北地区将有5~6级大风,气温下降6~8℃,空气湿度减小。据此完成题。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

A.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B.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C.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D.气温升高、风力增强

该天气系统可能带来的灾害是

A.洪涝 B.滑坡 C.台风 D.冻害

该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是

A.减轻大气污染 B.降雪限制出行
C.带来丰富水源 D.浓雾阻碍交通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题。

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④环节塑造河流入海口三角洲地貌,其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海浪侵蚀 D.风力沉积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加速全球的气候变化 B.延缓地表的海陆变迁
C.改变沿岸洋流的分布 D.促使陆地水不断更新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12月7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7.3级地震。读下图,完成题。

日本地震频发,主要是因为其位于

A.板块内部 B.海洋内部 C.板块交界处 D.海陆交界处

图中板块几乎都处于大洋的是

A.亚欧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洋流属于

A.中低纬环流 B.季风洋流 C.中高纬环流 D.西风漂流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

A.自西北向东南流 B.大洋东岸为暖流
C.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受东北信风影响

在秘鲁沿岸向北行驶的渔船,经常遇到

A.大气污染 B.狂风暴雨 C.海面封冻 D.顺水航行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四地自然景观图”,完成题。

造成四地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文 B.地形 C.气候 D.土壤

四地所在自然带叙述正确的是

A.①亚寒带针叶林带 B.②温带草原带
C.③亚热带阔叶林带 D.④温带荒漠带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联合国《2012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十分明显。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据此完成题。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

A.雪线下降 B.能耗减少 C.冻土融化 D.物种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①煤炭燃烧   ②围湖造田   ③砍伐森林   ④抽取地下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力植树造林 ②推行火力发电 ③倡导低碳消费 ④发展循环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北京市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至90年代,地下水利用超过地表水。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的现状,2012年7月1日《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正式施行。据此完成题。
地下水被大量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骤减 B.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增大
C.城市规模扩大,需水量增加 D.土壤污染严重,耗水量提高

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

A.寒潮频繁发生 B.土壤污染消失 C.地表径流增加 D.地面出现沉降

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
B.控制水汽输送,有效改变水循环模式
C.增强节水意识,减少本地动植物种类
D.防治水体污染,实施跨流域引水工程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春分日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公转呈________时针方向。
(3)伦敦夏季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举行。在此期间,地球运行在_____与_____之间(填序号),地球公转速度逐渐_____;太阳直射点向_____(方向)移动;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_____;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_____;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向_____(方向)移动。
(4)伦敦位于中时区,奥运会开幕式于当地时间7月27日20时开始。此时北京时间正值_____(选择填空)。

A.当天正午 B.当天晚上 C.次日凌晨 D.次日下午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左图“北半球气压带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与下右图“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带,受其控制①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受B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比①地降水_____。
(2)左图中⑥所示气候区夏季受_____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_____影响,温和湿润。
(3)右图所示某地气候特点是_____,对应左图中的_____(填序号);同纬度大陆东岸因受_____影响,形成_____气候;造成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
(2)甲代表的岩石是_____,是构成我国华山的主体岩石。从地质构造上看,华山属于_____,与华山成因相同的还有_____等。
(3)2013年湖南省将启动湘西喀斯特地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中的_____作用形成的,其组成岩石是沉积岩,通过图中_____(填序号)后,形成的乙类岩石是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条件分析,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最有可能发展为大城市的是_____和_____,推断依据主要有_____,_____等。
(2)图中甲段铁路沿_____分布,乙段铁路沿_____分布,影响铁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
(3)C城市虽然位于河流入海口,但仍然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其缺水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等。
(4)若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则B、C等城市最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是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序号所代表的圈层正确的是

A.①岩石圈 B.②大气圈 C.③生物圈 D.④水圈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山地气温、降水随高度变化示意图,甲、乙、丙、丁是山地上不同海拔高度的四个点,位于该山地迎风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中国河西走廊示意图”,完成题。

影响河西走廊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气候 B.水源 C.土壤 D.生物

图中铁路主要分布于

A.绿洲 B.盆地 C.沙漠 D.高原

图示区域中太阳能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A.河网密布,吸收热量多 B.植被稀疏,地表增温快
C.地形多样,逆辐射增强 D.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2012年12月11日20时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央气象台预报:由于偏南暖湿气流不断加强北上,与冷空气在我国中东部交汇,12月13日至15日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
(1)在图中画出北京的风向。
(2)预报中的暖湿气流来自图中_____(填序号)海区。
(3)图中④地附近洋流性质为_____流,对沿岸气候有_____的作用;该洋流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夏季比冬季更大的原因有_____,_____。
(4)简述甲、乙、丙三地的自然带类型及其变化所体现的地带性规律。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