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吉林]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2009年5月18日,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这一事件与下列哪一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 (    )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B.“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
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朝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汉武帝(     )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C.让身边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行省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D.行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朝初年,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愈烦,取一决一省,犹曰有雍,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之,随即实行的措施是    (    )

A.设置三省 B.废中书省 C.设中书省 D.设行省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    (     )
A.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B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C.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                   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赵翼《檐曝杂记》中说:“则军机大臣面呈后撰拟进呈;发出即一封入纸函,……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这则材料体现的“军机处”的特点是(     )

A.行政效率高 B.机构健全 C.人员复杂 D.制约皇权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上述“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

A.协理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    )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判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国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的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的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 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 D.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议会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中国义和团运动曾使用过三个口号:“反清复明” 、“扫清灭洋” 、“扶清灭洋”。对这三个口号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口号说明义和团认识不断进步
B.从“反清复明”到“扫清灭洋”是进步;从“扫清灭洋”到“扶清灭洋”是退步
C.都是没有进步意义的落后思想
D.“反清复明”是落后思想,“扫清灭洋” 、“扶清灭洋”是进步思想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0年6月中旬,慈禧太后看到一份伪造的外国照会(该照会要求慈禧把政权交还给光绪)后愤怒地说“彼族竟敢干预我家事,此能忍,孰不能忍!外人无理至此,予誓必报之”这表明慈禧(   )

A.把国家主权看得高于一切 B.做好了屠杀义和团的准备
C.对伪造照会之事深恶痛绝 D.将私利置于国家安危之上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一幅漫画,树干上写有“民国”二字,啄木鸟身上写有“义军”二字。漫画作者试图揭示的是(    )

A.民国成立后政权内部成分复杂
B.清政府腐朽没落行将就木
C.民主共和必将战胜专制腐朽
D.国民政府的统治必将被推翻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渡赤水的作用在于是:

A.占领贵州首府遵义 B.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C.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D.与湘西部队汇合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

A.三权分立 B.总统制 C.主权在民 D.责任内阁制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

A.基本推翻了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统治
B.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时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D.因为运动失败使国共走向合作推进了大革命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出自湖南农民协会出版的《农民画报》。封面写有“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字样,反映该图内容的《农民画报》出版时问应该是

A.抗日战争时期 B.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
C.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 D.第三次国内革命时期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发展
D.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B.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粉碎了敌人四次大规模“围剿”
C.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平天国的北伐、国民大革命的北伐、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相同点有:(    )
①都有配合作战的部队②以敌人的中心地区为目标③以巩固自身政权为目的④性质相同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存南渡后,入梦靖康前”本是对南宋偏安的伤感之词。20世纪30年代后期,文学家吴宓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南渡集》;历史学家陈寅恪也吟出了“南渡自应思往事”的诗句。文人的这一表白有可能是“暗喻”(   )

A.对王明“左倾”路线的不满 B.对汪精卫投敌叛国的愤怒
C.对国民政府退守西南的失望 D.对国民党围剿红军的抗议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的目的是(   )

A.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B.开始对日发动局部反攻
C.解救被日军包围的数千名美军 D.迫使日本方面两线作战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认为,要实现无产阶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关键在解决好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能够体现毛泽东这一思想的是(    )

A.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业进行改造
B.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C.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土地公有化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生产力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

A.国民党开始寻求和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抵抗侵略
C.国民党准备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 D.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面临严重危机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法国商人,下列在华的行为哪些是可能发生的:(   )
①1897年到福州开工厂 ②1900年乘军舰到重庆
③1864年到北京旅游   ④1927年上海与华人冲突,由领事判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军民一家,鱼水情深”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下图体现了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人民对红军的援助
B.抗日战争时期红军对人民的援助
C.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对解放军的援助
D.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对人民的援助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旗帜代表一个政府的政权性质和执政理念。下列中华民国的旗帜是在不同时期使用的,从其反映理念和性质的含义上,你判断它们的顺序应是(    )

A.④②③① B.②③①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在生死关头(中国)获得百余年来在国际战争中的第一次胜利”,对黄仁宇所说的这个“胜利”的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蒋介石领导了中国人民取得这一胜利 ②在战争中存在两个战场,两条战线的互相配合 ③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有统一的军队番号 ④国民政府始终坚持抗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视剧《红日》以1947年5月人民解放军在孟良崮(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全歼国民党精锐军团张灵甫的七十四师为背景,通过众多英雄事迹而讲述的一个在中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战役。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中(    )

A.中共战略反攻时期 B.国民党全面进攻时期
C.国民党重点进攻时期 D.国共战略决战时期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文明在相互的影响与冲突中不断向前,近代的民主发展说明了这一论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总的说来,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的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艺。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之比较》
材料四:“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准他人仿做。一个是“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
“兴银行,……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再一个是“兴市镇公司,立官严正,以司工商水陆关税”。――― 《资政新篇》
材料五:第五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十一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十二条: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四十七条: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的理由。(4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的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2分)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2分)这种“错位”给德国和世界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4)材料四的意义是什么?它为什么没有实行?
(5)材料四、五与材料一、二的关系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南京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 …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呜。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光明日报》
材料二 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紫金山麓,坐北朝南,建筑宏伟。其祭堂的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的横额。中山陵每年吸引观光游客达500万人次。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静海寺中的大铜钟与近代史上的什么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三中涉及的城市“钟山”是指什么地方?这里被誉为“虎踞龙盘”之地,列出中国近代史上曾定都于此的不同性质的政权。
(3)中山陵每年吸引观光游客达500万人次的原因是什么?
(4)从农民抗争,政治近代化和列强暴行角度说说近代史上发生于“虎踞龙盘”之地的重大事件。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宜将剩勇追穷寇”还有哪些表现?这一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