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北京]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 B.奥斯特 C.牛顿   D.焦耳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A.秋日清晨,小草上霜的形成 B.细雨过后,山涧中雾的形成
C.寒冷冬天,地面上冰的形成 D.炎热夏日,泼洒的水迅速干了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所示的四种剪刀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B.炎热的夏天,太阳照射下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C.在饮料中放入冰块,饮料变凉
D.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的示意图。小球从a处滚下,在c处与小木块碰撞,并与小木块共同运动到d处停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从a到b,小球的势能不变,动能增大
B.从b到c,小球的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C.到达c处,小球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到达d处,小球的动能为零,小木块的动能最大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 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10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 D.零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1、A2、A3的示数比为5:3:1,则电阻Rl、R2、R3之比为

A.1:1:2 B.1:3:5 C.3:5:15 D.2:2:1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向右移动时,则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辆娱乐电瓶车,工作时电压为24V、电流为10A,效率为80%。电瓶车及人总重为2000N,行驶时阻力是总重的0.1倍,则此电瓶车水平匀速行驶100m所用的时间约为

A.83s B.833s C.104s D.1040s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图。若现有一军舰位于S点处,则潜水艇中的人通过潜望镜看到的像的位置在图中的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小灯泡上标有“12V、6W”,定值电阻为R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2,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其额定功率的1/4;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小灯泡正常发光,滑片在变阻器左、右两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量为,若U1:U2=3:2。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R1=48Ω B.U1=24V C.U=36V D.=6W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甲图中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密度均匀的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 Pa。若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平衡时木块A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400Pa。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使平衡时木块A露出液面部分与丙图相同,如图丁所示。若m1∶m2=5∶1,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木块A的质量mA与m1之比为1:3
B.在丁图中,液体的密度为kg/m3
C.木块A的密度为kg/m3
D.在图丙中,木块A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木块A的体积之比是1:5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两只电阻R1、R2,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若R= nR,则 n值的大小可能为

A.n = 2 B.n =" 3" C.n = 4 D.n = 5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熔点是48℃  B.甲在ab段不吸热
C.甲在第2min时是液态 D.乙是蜡烛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与茶杯和桌面受力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茶杯所受的重力是同一个力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所示的柱状容器内放入一个体积大小为200的柱状物体,现不断向容器内注入水,将水的总体积V和所对应的水的深度h记录在下表中,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取g=10N/kg,物体只与底接触、不密合)

A.物体的底面积为8 B.容器的底面积为12
C.物体的密度为 D.物体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1.4N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m/s。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30°时,反射角是    °。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游泳池内水深2m,池底受到水的压强是      Pa。(g取10N/kg)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质量为450g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变化了___________m3(r=0.9×103kg/m3)。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20Ω,2A”的字样,Rx为待测电阻。某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当他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时,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为0.3A,然后他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当滑片P的位置恰好在中点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则____________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A、B两个密度分别为ρA、ρB的实心正方体,它们所受的重力分别为GA和GB,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1。将它们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时,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6∶7。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将物体A和B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物体A漂浮,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液体静止时,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别为FA和FB。若,则FB∶FA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1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图2中,物体A的长度的测量值为     cm;请在图3中画出法线ON和平面镜的位置。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1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水。小明观察图中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          有关。
图2表示的是将接触面被削平的两个铅块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即便在下端悬挂一定质量的重物也不分开。这个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选填“引力”或“斥力”)。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理学中常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的实验设计中,将同一个小桌先后放在同一个沙盒中,这样做的目的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________的关系。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放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小梅把同一支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压强计两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盛有液体甲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比较              。(选填“大”或“小”)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娅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的阻值时,并联在电阻R两端的电压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与电阻R串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阻R的阻值为       Ω。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小玲给酒精加热直至沸腾的实验记录数据。从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是       ℃,查资料发现测量值比在标准气压下酒精的沸点高,说明当时酒精液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钢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实验中把蜡烛B放在薄透明玻璃板另一侧     的位置,进一步研究可得出: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观察到蜡烛B与蜡烛A所成的像重合,由此可得出:像与物的           相等。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有一形状规则且不吸水的固体A,放在水中能漂浮。为测量A的密度,小明找来了弹簧测力计、滑轮、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调节弹簧测力计的“0”点,用细线将A拴好后挂在测力计的挂勾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N;
(2)如图乙所示,小明将A完全浸入水中,当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N;

(3)则固体A的密度ρ=        g/cm3。(忽略绳重与摩擦,g取10N/kg)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伏安法测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
⑴请你在答题卡内指定位置上画出实验电路图;
⑵请你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添加三根导线,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灯变亮;

⑶闭合开关S后,改变滑片P的位置,当电压表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小灯泡的功率是        W。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利在做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时,他要探究分力F2与分力F1的关系,将实验数据填在了数据记录表中,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归纳出F2与F1的关系式: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个底面积为200cm2、高度为20cm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入一个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入某种液体。图反映了物块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大小F与容器中倒入液体的深度h(0~6cm)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这种液体的密度大小为________kg/m3,当倒入液体的深度h为l2cm时,物块对容器的底部压力的大小F为________N。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东学完摩擦力的知识后,发现当物体受到向前的拉力或推力时,物体向前运动,这时物体就会受到向后的摩擦力的作用,因此小东认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所受拉力或推力的方向相反。请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东的结论不正确。请写出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及结论。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如图所示,一个带支架的杠杆(杠杆上有刻度)、一个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六个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质量忽略不计)。小芳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水平平衡时,如果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跟动力臂成反比”。

(1)以下是她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                    位置;
②调节杠杆使其在         平衡,然后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将一个绳套拴牢在杠杆的A点,记录阻力臂L在表格中;在A点处挂6个钩码,计算出它的重力G,即为它的阻力F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在支点左侧,将另一个绳套拴在B点处,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动力臂L1,记录在表格中;
                                                               
(2)请你画出实验记录表格。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小灯泡L的额定电流是0.3A且灯丝电阻保持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a点时(图中没有标出a、b、c三点的具体位置),小灯泡正常发光,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P1a和P2a;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b点时,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P1b和P2b;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c点时,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P1c和P2c,电路的总功率是10.8W。若P1a∶P1b∶P1c =9∶4∶81,P2b∶P2c =2∶9。求:

(1)定值电阻R1和小灯泡灯丝的阻值;
(2)滑片位于变阻器a、b和c点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各多大;
(3)滑片位于变阻器c点时,电路在1h内所消耗的电能。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液压汽车起重机从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A是动滑轮,B是定滑轮,C是卷扬机,D是油缸,E是柱塞。卷扬机转动使钢丝绳带动动滑轮上升,同时提升重物。被打捞的重物体积是,若在本次打捞前,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 p0=2.0×107Pa,当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1=2.375×107Pa,物体全部出水面后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2=2.5×107Pa,假设起重时柱塞沿竖直方向,物体出水前、后柱塞对吊臂的支撑力分别为N1和N2,N1与N2之比为19:24。重物出水后上升的速度,吊臂、定滑轮、钢丝绳的重以及轮与绳的摩擦不计。(g取10N/kg)求:

(1)被打捞物体的密度;
(2)若被打捞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滑轮组AB 的机械效率为,物体全部露出水面在空气中匀速上升时,滑轮组AB 的机械效率为,求 
(3)重物出水后,卷扬机牵引力的功率。

来源: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