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1俄国向何处去练习卷

“无论声名武功从哪个方面看,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个沙皇尼古拉二世都远远比不上他那些伟大的祖先——如彼得大帝和叶卡特琳娜二世。”尼古拉二世的专制统治是被一场革命推翻的,这场革命是:(    )

A.1917年二月革命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C.1789年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1俄国向何处去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7年11月,一艘名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忽然发出了几声炮响,炮弹的火光划引了寂静的夜空,……”,这是下列哪次革命开始时的场景(   )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1俄国向何处去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的寄信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1俄国向何处去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宫殿,下面这些宫殿中,座落于今天俄罗斯境内的是:(    )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1俄国向何处去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二月革命 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布尔什维克党攻占冬宫 ④实行新经济政策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1俄国向何处去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922年,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喀秋莎到市场上卖土豆
B.资本家可以租用部分国有企业
C.农民家中不得存有剩余粮食
D.安娜到商店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1俄国向何处去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属于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1俄国向何处去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影响的评价,错误的是(    )

A.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有利于恢复苏俄的国民经济
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基础
D.标志着苏联的成立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1俄国向何处去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仔细观察下面图片,并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上面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
(2)上面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1俄国向何处去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历史活动课上的发言,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并改正。
1917年,列宁亲自领导了二月革命。起义军英勇善战,很快攻克了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斯莫尔尼宫,起义取得了胜利。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巴黎公社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探索俄国富强之路的过程中,为了抵制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列宁被迫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帮助苏维埃政权度过了难关。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1俄国向何处去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是谁?
(2)他对人类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
(3)请你搜集有关他的故事,并谈谈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精神品质。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1俄国向何处去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应分配必须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最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所征集的粮食不应移走,而应留在当地,所有征的粮食应立即无条件地送往粮食征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上级指令执行。───列宁《关于收割队和征粮队的法令》
材料二: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革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实行交换。───前苏联文件
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反映的分别是列宁在什么背景下实行的什么政策?
(2)这两种政策从内容上看有何不同之处?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列宁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以及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几条合理的建议。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1俄国向何处去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决议:“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是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政权无痛苦地从资产阶级转到工人和农民,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
回答:
(1)文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以及后来完成的“新高潮”主要指哪两次革命?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布尔什维克党为完成“新高潮”的任务而选择了什么方式?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1俄国向何处去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这使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你是怎样认为的?请阐明理由。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1俄国向何处去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俄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中俄之间的关系曾经历了对抗、盟友、对手、邻居加朋友几种模式。2005年7月,中俄两国元首正式宣布,双方决定于2006年首先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中俄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俄国是现代史上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结合中俄革命和建设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1)俄国十月革命是先在城市取得胜利,然后领导农村斗争取得胜利;而中国的革命走的却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并且中国革命是在俄国革命指导下进行的,为什么会走上不同的道路呢?请你结合中国和俄国的历史进行一下比较,并简单谈谈你的想法。
(2)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它的发展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来源: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1俄国向何处去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