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安徽]2012-2013学年安徽淮南市潘集区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卷

按照提示默写古诗文(每题1分,共8分)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怒而触不周之山,                                        
士别三日,                    
未至,道渴而死,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淮南市潘集区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    )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迥迥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从唐诗下手,目不kuī(    )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找出选文中的错别字加以改正。
错别字:     改正:    
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
kuī(    )园   钻(    )探
解释“锲而不舍”在句子中的意思。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淮南市潘集区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昆虫记》,回答问题:
法布尔的《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   
全书充满了                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      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像婴儿般哭闹”。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淮南市潘集区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校在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360名初中生“追星对象”的调查统计扇形图,请根据这个“追星对象”的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研究了图中的有关数据,你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淮南市潘集区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政府向全民发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作为中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请你举出一种发生在身边的浪费资源的现象,拟一条有关节约资源的公益广告语。
浪费资源现象:                                            
节约资源公益广告语: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淮南市潘集区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回望”一词在文中结构上起        作用。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从                 感觉的角度)两方面描写所见所闻,表现了我对“社戏”的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
                                                                  
“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从文中双喜的所言所思,可看出他是一个                的少年。
对于文中孩子们的偷豆行为,你如何认识?作者写这个情节的用意何在?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淮南市潘集区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母亲的眼泪》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母亲的眼泪
母亲很贤淑,且性格坚毅。她不像有的女人,动不动就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只流过三次眼泪。
一次是我正念小学四年级。那时我们家很穷,我一年四季都打赤脚,寒冷的冬天,我的脚背上裂开了一道道口子,一走动,殷红的血球就直往外滚。晚上围在冒着浓烟的火塘边,劳累了一天的母亲用热水帮我洗去脚上的污垢。然后就把我伤痕累累的双脚抱在怀里轻轻揉搓。干裂的冻口在母亲的揉搓下慢慢变软,母亲就用炭火把羊油烤化后滴进我脚背上殷红的裂口里,山里人都普遍用这种土办法来治疗手脚上的冻口。我疼得咝咝直吸凉气,母亲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与羊油一起滴在我布满裂口的脚背上。
见到母亲第二次流泪时,我已快念完高中。我莫名其妙地病倒了,病因无法确诊。一个星期,我都处于昏迷状态,滴水未进。医院下了病危通知。高烧的我迷迷糊糊感到有凉飕飕的东西一点一点滴落在我脸上,并慢慢溢开来,我艰难地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跪在我的身边,泪流满面地凝视着我。醒来后,我就再也没有昏迷,并奇迹般地一天天好起来了。
母亲第三次流泪是为我考取了大学,家里却无法为我准备像样的行李而发愁。开学的那天阴雨连绵,因为要步行六十多公里的山路到山外的一个小镇上乘车。母亲很早就起来给我做饭,她给我做的是糖水面条。她一边往碗里捞面,一边对我说:家里穷,你这虽是去念大学,却要受许多委屈,就多忍着点吧。说着,眼泪扑簌簌地掉进碗里。我吃面,母亲就帮我打点行李。她折叠着的毡条年纪比我还大,上面层层叠叠地印满了地图似的尿痕。母亲边折边流泪。我也鼻子酸酸的,我平生第一次吃甜食吃出了咸味。
书上说,眼泪是软弱的具体写照。我说,不!母亲的眼泪使我体味到,眼泪也是爱。流泪,是因为爱太多,满得往外溢的一种结果。
母亲的眼泪教“我”学会了坚强,从字里行间中我们读出了“我”的母亲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品质?(用文中词语回答)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流过的三次眼泪是按照            顺序叙述的,母亲的三次流泪表达了她内心怎样的情感?
                                                   
“我平生第一次吃甜食吃出了咸味”中的“咸味”指什么?
                                                   
如何理解“眼泪也是爱。流泪,是因为爱太多,满得往外溢的一种结果”。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淮南市潘集区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解释文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是:                 (2)一时:               
(3)欠伸                 (4) 毕备:             
请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②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口技表演者构思非常巧妙,请以“遥闻深巷中犬吠”一句为例予以说明其妙处何在。
文中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属什么描写?其目的是什么?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淮南市潘集区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父母养育了你,老师培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大自然给你启迪,社会给你经验;挫折使你成熟,成功让你奋起……对于这一切,你一定心怀感激。
请你以“感谢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600字  
(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淮南市潘集区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