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2012-2013学年江苏省高邮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参差 (cēn)泥淖(nào)心旷神怡(kuànɡ)
B.要塞(sè)攒聚(cuán )面面相觑(qù )
C.妖娆(náo)殷红(yān)一唱一和( hè )
D.舷窗(xuán)幼仔(zǎi)无动于衷(zhōnɡ)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高邮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孤辟装潢淳朴变化莫测 B.风靡烦燥轶事初生之牍
C.矫健诞生嘹亮呕心历血 D.遴选炫耀沧桑金碧辉煌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高邮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语段中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B.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高邮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童年的朋友》选自《童年》。
B.法国布丰的《松》》一文按照“先总说—再分说—后补说”的说明顺序,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表现松鼠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动物。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优美的回忆性散文,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童年时乐园的怀念之情和对封建教育及老师的不满,该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D.北朝民歌《木兰诗》大量运用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高邮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4分)
本学期我们通过语文课本,领lüè(  )了古今优秀人物的风采,感受了童年生活的乐趣,欣赏了中外风格jiǒnɡ(  )异的建筑艺术,咏唱了ōu(  )歌祖国的动人诗篇,了解了动物世界里可爱的松鼠、熊猫、金龟子……打开语文学习殿堂的大门,我们兴趣ànɡ(  )然。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高邮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每空l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共9分)
吴楚东南坼,                  。  (杜甫《登岳阳楼》)
                  ,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题破山寺后禅院》)
                  ,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衣沾不足惜,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那河畔的金柳,                。  (徐志摩《再别康桥》)
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不媚世俗,应像“莲”那样:                      
                    (请用《爱莲说》中的名句填写)。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高邮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
请问上面文段中所提到的妖魔、呆子分别是谁?这妖魔先后三次分别变为哪三位人物来哄骗唐僧,却被孙悟空一一识破?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高邮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专题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近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前行。如今,雷锋精神被赋予新的内涵,正在中国大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传承文明】请用简洁的语言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江苏文明讯)5月29日,扬州市举行“学雷锋做美德少年”上签名寄语启动仪式,活动在扬州广电中心演播大厅举行,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卢桂平亲自启动了“学雷锋做美德少年”上签名寄语活动按键,号召全市少年儿童学习雷锋,发扬螺丝钉精神,争做“四好”美德少年。市文明办、扬州广电总台、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等部门的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活动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和友们的积极回应。
标题:                                                                      
【我行我秀】 上雷锋纪念馆:一张黑白照片上是雷锋那张带着微笑永远年轻的脸,用鼠标点击“献花”的小图标,页面上显示出荷花、玫瑰、百合、向日葵等12种鲜花图片供选择。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点击了荷花,请结合《荷》专题相关知识,谈谈同学们选择荷花祭奠的原因。(不少于两点,4分)
                                                                           
                                                                           
                                                                           
【从我做起】学校在学雷锋活动中举行了“弯腰行动”,号召全校师生见到废纸主动拾起,人人动手,净化校园。李明看到你在弯腰拾废纸很不以为然,说这样的小事何足挂齿?
你对李明说: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高邮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小题。(6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高邮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王冕者,诸暨人。幼贫,父使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注释】①辄:总是(常常)、就。 ②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③曷:通“何”,为什么。 ④执策:拿着书。
解释加点字词。
①普少习吏事(        )             ②家人发箧视之 (        )
③卒用其人 (        )             ④暮乃反      (        )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普明日复奏其人曷不听其所为
B.太祖乃悟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C.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人不得上,以实奇(《于园》)
D.读之竟日亦荆吴形胜之最也(《黄鹤楼》)

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普和王冕两人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高邮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海中变色龙
丁剑玲
⑴说起变色龙,谁都知道那是描述蜥蜴(爬行动物,体长约30厘米,能改变皮肤颜色)。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海里也有变色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章鱼。
⑵章鱼挺着个圈圈的大肚子,长在头上的8条腕足在水中随波摇曳,翩翩起舞,远远看去,像一朵花在海里翻动,非常美丽。章鱼其实不是鱼,它属于软体动物。
⑶章鱼和蜥蜴一样,皮肤下布满了各种色素细胞,红橙黄绿,样样齐备。它可以利用细胞的伸缩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便和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
⑷章鱼遇上敌人,会先施展“变色术”,一会儿变成白色,一会儿变成红色,几种颜色不停地变换,以此来吓唬敌人。如果这招不行,它才会动用自己肚子里的墨囊,急剧收缩身体,喷出墨汁状的“烟雾弹”,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漆黑,趁进攻的鱼儿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之机,逃之夭夭。
⑸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有些海洋公园利用章鱼给游客表演。只见它忽而萎缩成一团,忽而伸展开来,8条腕足不断摆动,摆出各种姿势,同时还不停地变换体色,让人们欣赏它那绝妙的变色术。
⑹章鱼非常警觉,即便在洞中或礁石下栖息时,也会留两条腕足在外面轻轻摇动。一旦有什么情况,章鱼会立刻警觉起来,或躲避得更深,或用腕足牢牢缠住对方,把它缠死或毒死。
⑺雌章鱼可以称得上是海洋动物中的慈母,一产卵后,便不吃不喝,精心孵化小宝宝。在此期间,它不准其他任何动物靠近,即使章鱼爸爸不小心进入,也会被毫不留情地咬死。平时,章鱼妈妈会用腕足轻轻翻动孵粒,并从肚子里的“口袋”中喷出水来逐个给孵粒冲洗,使它们获得充足的氧气,并保持清洁。当小宝宝出世后,章鱼妈妈一般会因饥饿和劳累,辛苦地死在子女身旁。
⑻章鱼中的“巨人”大王章鱼,其腕足可长达18米,是异常凶猛且好战的动物,在海中称王称霸。它不仅四处追逐鱼虾,而且经常自相残杀,甚至时常偷袭渔船,或将船拦腰斩断,或用大大的腕足冲上渔船抓住人,吞入口中,然后迅速消失。因而.渔民们称它为“海底恶魔”。
为什么说章鱼是“海中变色龙”?它有哪些特征?
                                                                 
                                                                 
“章鱼妈妈一般会因饥饿和劳累,辛苦地死在子女身旁”中的“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
                                                                 
                                                                 
文中第⑻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并说说它的作用。
                                                                 
                                                                 
                                                                 
文章第⑺段从那几个方面来体现雌章鱼“慈母”的特点的?请分条概括。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高邮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共17分)
流泪的花生米
李秀丽
⑴那年,爸妈因为工作忙,不得不将我送到乡下奶奶家,因此我只能在乡下学校上学。离开了熟悉的校园和同学,我的心里满是不舍和委屈。
⑵到村口,黄昏的光影正一圈圈落下。远远的,一个瘦小的身影在翘首企盼,是奶奶。
⑶其实,我老远就看见奶奶了,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飞奔过去,只是沮丧地托着双腿,一步一步往前挪。近了,奶奶认出是我,忙挪着小脚,紧着碎步,晃晃悠悠朝我走来。脸上洋溢的笑,像一朵秋天盛开的菊。
⑷回家路上,奶奶高兴地说个不停:“乖,奶奶给你买了新书包;乖,奶奶泡了你最喜欢吃的醉花生……”奶奶一直唠叨,我却无心去听。脸上的笑,像所剩不多的牙膏,越挤越少。后来,我干脆加快了脚步,一个人闷着头朝前走,全然不顾奶奶的心情。
⑸这座小小的村子,我一点也不陌生。每年夏天,都要来小住,我很喜欢吃奶奶做的充满乡野味的饭菜,尤其是醉花生。
⑹“醉花生”是我起的名字,其实,就是香醋花生。花生是自家地里长的,播种,收获,晾晒,储仓,尽染了四季的况味。待食用时,一颗一颗精挑细选,炸至金黄,佐以香醋、砂糖浸泡,再撒上一小撮香菜,就可入口享用了。
⑺嚼一粒在口,酸甜适宜,唇齿溢香。我常一边吃,一边黏着奶奶撒娇:“奶奶,我吃出您疼我的味道了,吃醉了。”奶奶的脸上顿时有喜悦的花开,一朵又一朵。
⑻可这次回家的心境异样,就连最爱吃的醉花生也提不起我的兴致。我把自己关进小屋,任凭奶奶怎样呼唤也不出来。小床上铺着崭新的床单,印着可爱的卡通图案,我躺在上面,泪如雨下。
⑼“乖,往后咱不读书了,奶奶天天给你做好吃的。”奶奶又来敲我的门,数不清是第几回了。“咱这儿也有学堂,不稀罕那城里的。要是刮风下雨咱就不去,没事儿,有奶奶给你撑腰……”
⑽“奶奶,你懂什么呀,就知道乱说。”我终于忍不住,“砰”的拉开房门,冲着奶奶大声吼叫。奶奶不恼,笑微微地把一个小碗捧到我面前,是我最爱吃的,醉花生。
⑾“不吃。”我“啪”的打翻了小碗,多日以来压抑的委屈终于爆发了。小碗跌出一声脆响,花生米滚了一地。奶奶一下子怔住,呆立门边,不知所措,眼里有泪花盈动。
⑿我也慌了神,眼泪像关不住闸门的洪水,汹涌而下。仿佛受了委屈的不是奶奶,而是我。奶奶立刻心疼起来,忙扯过衣袖,替我擦脸上的泪水,念叨着:“奶奶不好,奶奶不好,乖不哭。”
⒀后来,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也不知过了多久醒来,窗外,已是夜色稠密。我走出房门,见奶奶的屋里还亮着昏黄的光,就悄悄地走了过去。
⒁门闪了一道缝,奶奶还没有睡,倚着床沿,动也不动,目光呆呆地落在手上。手上,是一碗醉花生。
⒂我不由得心酸起来,眼前闪过这样一幕:孤寂的黄昏里,奶奶独自蹲在门外,一粒一粒捡起被我打落的花生。浑浊的泪,却一颗颗落下。
⒃第二天,我想找个机会跟奶奶说一声对不起。可是,奶奶依然高兴地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于是,我又打消了念头,没了勇气。
⒄我终究也没说出那声“对不起”,直到后来考上大学,直到工作,直到……再也没有了
机会。                                         (选自《博爱》2012年第11期)
请根据文意,写出“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离开爸妈和校园的不舍与委屈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到奶奶深夜难眠的心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味语言。
(1)请从描写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赏析第⑶段中的划线句。
                                                                 
                                                                 
(2)第⒃段写“奶奶依然高兴得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为什么?
                                                                 
                                                                 
第⑸—⑺段插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如果岁月可以重来,奶奶端着一小碗醉花生在门前轻声地唤“我”,“我”还会冲着奶奶大声吼叫吗?请合理想象情景,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我”可能怎么做。(80——100字,5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高邮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60+3分)
请以“那一刻,我将永远铭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要有必要的细节描写,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⑷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题目: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高邮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