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 / 试卷选题

[湖北]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五月供题训练政治试卷

2012年起,各地多次执行上调后的最低工资标准。每月800元的涨到1080元,700元的涨到950元,600元的涨到820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①表明我国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    
②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 
③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④有利于消除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五月供题训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某家庭有闲置资金10万元,其投资理财方案如图所示。该家庭理财方案的特点是
①多种理财方式优化组合
②偏重于风险资产投资
③有较强的风险规避意识
④储蓄和债券投资所占比例偏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五月供题训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凯恩斯理论: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如果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C=C(Y),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这一曲线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应该

①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②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③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④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五月供题训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12月7日,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出资151亿加元(1加元约等于人民币6.3元)成功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②顺应经济全球化要求,优化资源配置
③增强经济实力,控制国际稀缺资源  
④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五月供题训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去10年,中国网民人数增长了l0倍,微博井喷式发展,大大拓展了国人的言说空间。如今,更多的民众认识到,丰富的表达渠道不过是“麦克风”,要想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即理性的心态,这才能让网络形成静水深流的力量。要想在政治生活中练就“好嗓子”,发出“好声音”,必须
①增强公民意识,参与民主管理      
②积极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③创造多种条件,充分表达意愿      
④遵守法律规则,有序政治参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五月供题训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漫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对政府机构改革的启示是

①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②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
③强化公共权力,增强管理职能④推进服务型高效政府的建设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来源: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五月供题训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几年以来,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显示了政府根治网络低俗之风的决心。在这场净化网络环境的斗争中,政府的威望和公信力得到人民的认同。此举表明我国政府的权威体现在
①讲信誉,有令必行,有禁则止 
②依法执政,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行使文化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④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来源: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五月供题训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新一轮援疆工作会议决定,要进一步立足于增强新疆的自我发展能力,把新疆这块伟大祖国的宝地建设得更加美好。这有利于
①消除新疆和我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差异
②巩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加快西部地区开发,促进共同发展
④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各民族同步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五月供题训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是炎帝诞辰日。每逢这个日子,都会有大量海内外炎黄子孙前往炎帝神农农耕文明发祥地湖北随州参加寻根谒祖活动。2013癸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将于6月4日在随州开幕,主题初步拟定为:四海一家亲,共圆中国梦。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五月供题训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人崇拜自然,渴望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近代以来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球家园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生态文明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观念源于人们对客观存在的思考
②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③真理超出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会变为谬误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来源: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五月供题训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中国式过马路”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近日,国内多个城市开始动用现场罚款的方式对行人闯红灯行为进行处罚。有专家认为,要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仅是一道社会管理题,还是一道公民文明素质题。这种说法坚持了
①普遍联系的观点 ②对立统一的观点 
③辩证否定的观点 ④形面上学的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五月供题训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所利用基因技术对免疫细胞进行改造后可以使它们更有效地杀灭癌症细胞,这种方法已被成功应用于治疗白血病。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方法对其他一些类型的癌症可能同样有效,正计划开展相关试验。材料蕴涵的哲理是
①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②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③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④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五月供题训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城镇化正在进行时。阅读表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1:2002—2012年中国及部分省区人均GDP变化情况  (单位:人民币/元)

       人均GDP 
年份
江苏
湖北
广西
全国平均
2002
13444
8295
4901
9398
2007
32985
14733
11417
18868
2012
51999
38642
28053
38353

 
表2:2002—2012年中国及部分省区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城镇化率(%)
年份
江苏
湖北
广西
全国平均
2002
44.70
41.70
29.94
39.09
2007
53.20
44.30
36.24%
44.94
2012
63.12
53.53
43.60
52.07

材料一 目前我国名义上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其中近2亿外出农民工就占到城镇人口的23%。但大部分农民工因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不能获得稳定职业,难以在城市立足;因户籍制度问题不能真正成为市民,难以平等享受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1)综合描述表1、表2 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使农民工立足城市真正成为市民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 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徙的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障碍仍未彻底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的机制急需健全,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都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攻坚。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改革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我国城镇应以社区为主要载体,提高对进城农民的接纳度。目前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在大城市有些原住民对进城农民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心理。其次,许多城镇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激增,但城镇社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图书馆、文体休闲场所等公益设施却难觅踪影。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社区生活。

来源: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五月供题训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中学高三(2)班的同学以“网络与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走访、上网、咨询、查阅等途径获得如下信息:
信息一 网络民主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许多同学都认为网络民主做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的话(好话、坏话、正确的、错误的)都能说,各种意见(赞成的、批评的、反对的)都能发表,不担心戴帽子、打棍子、抓辫子,不担心“秋后算帐”,不同意见能争个你死我活的,不需要统一思想、统一口径。
(1)据此,有同学认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热议中走失”。请你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这种观点。
信息二 “晒黑族”是热衷于揭“黑”的特殊网民,他们将政府、社会上不平事在网上进行披露,以警示他人。“晒黑族”所晒之“黑”的范围下至关系民生的吃穿住用行,上至政府官员的权利泛滥,就像他们的口号所说的那样:“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敢晒的。”
(2)结合政治生活的知识,请你对网络“晒黑族”如何理性“晒黑”提出建议。

来源: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五月供题训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