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 / 试卷选题

[四川]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2013年6月13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回答小题。
“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传统叫法,以“天宫”命名目标飞得器,引起了国人和海外铧人的共鸣。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待质
③中华儿女对中化传统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
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内举行太空授课,这激发了众多中小学生对航空航天的兴趣,引发了他们的航天梦。最近,许多学生来到北京加园博会航天体验馆内,亲自体验火箭组装、发射过程,体验航天员的生活,在体验中探索宇宙的奥妙。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影响
③文化影响个人的成长,促进人全面发展
④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谰等特点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青瓷艺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文化

A.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相对于印刷媒体的单向被动传播,互联网技术使得信息交流更便捷、更充分。互相网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话题的N种观点、N种链接、N种选择。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这表明

A.网络技术加速了新旧传媒的更替
B.文化发展依赖于网络技术的进步
C.科技进步促进文化传播方式变革
D.大众传媒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人长寿》是艺术大师齐白石的篆刻作品。齐白石出身贫寒,学过木匠,推崇“独造”,将砍柴的刀法用于篆刻,其篆刻作品取汉隶碑篆法,成为“单刀法”篆刻的确立者和典型代表。艺术大师的成就表明

A.辩证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实现艺术创新的根本途径
B.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培植着开拓进取的中化民族精神
C.汉字作为中国文明的标志记载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
D.在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才能使传统艺术历久弥新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7月,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19届国际语言学大会”,届时各国专家学者将研讨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的问题,寻求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之所以要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是因为
①语言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
③保持文化多样性才能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集中展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数据显示,我国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已实现“达到GDP的4%”的目标。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国家重视教育的投入,是因为
①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③当代综合国力竟争越来越以教育和科技实力为基础
④发展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10年,它所评选出的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人们感到震撼的精神力量。这一评选活动的开展
①有利于发挥思想道德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决定作用
②营造了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③有利于根除落后腐朽文化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侵蚀
④发挥了选进人物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日,四川省财政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健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如果让你就此写一篇新闻报道,最恰当的标题是

A.繁荣文化产业,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B.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C.加强文化传播,提升公民文化素质
D.传承传统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认同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过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可以
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为民族振兴提供动力源泉
②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积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③发挥先进文化作用,规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④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国家富强提供重要保证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十七世纪,数学统治了哲学,因而产生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心理学统治了哲学以后,产生了贝克莱、休谟和康德;到了十九世纪,在叔本华、斯宾塞、尼采等人的著作中,生物学成了哲学思想的背景。这表明

A.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B.哲学是“科学之母”,是“科学之科学”
C.哲学为人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D.哲学的发展要以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基础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黑格尔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显现。下列观点在世界观上与此相一致的是

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D.“人是万物的尺度”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天体坠落事件。这一突如其来的“天外来石”究竞是何方神圣,和人类历史上有记录的多次陨石事件一样,目前仍是个谜。这表明
①宇宙的浩渺无际决定了人们不可能真正认识它
②主客观条件制约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
③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总是有限的
④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只需在电脑上设计出一个3D模型,然后轻轻按下“打印”健,机器就会使用金属、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粉末材料。“打印”出设计好的产品,这就是3D打印技术。回答小题。
3D打印又称三维打印,其理念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研究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数字技术进步的带动下得以实现,进入21世纪以来,3D打印产业初步形成并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这种“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体现了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不断运动和变化
③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④成功实践要以长远规划为根本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目前3D打印机已被用于各个行业的样品制造,特别是在航天、医疗、建筑、运动、娱乐、汽车和个性化定制等行业,3D打印技术的发展将会改变制造业的历史。由此可见

A.人们通过改变事物的形式创新事物发展规律
B.科技能将幻想的东西直接转化为现实的东西
C.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人的思维建立起来的
D.科技创新与进步能改变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

3D打印技术对航空航天、汽车等核心产业的革新有巨大推动作用,然而3D打印是材质一层层堆积成形,每一层都有厚度,这使得它的精度难以企及传统的减材制造方法。上述认识体现的哲理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依存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D.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棵紫露草在一个加入肥料和水的玻璃里被密封了40年之后,依然长势茂盛。对于这一神奇现象,园艺专家指出,尽管与外界新鲜空气和水分隔绝,但密封的瓶子创造了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紫露草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水分,掉落在瓶子底部的叶子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必要条件,并且给植物根部提供养分。从中可以看出
①植物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植物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③植物与阳光、空气、水分等的联系构成其变化和发展
④系统内部诸要素基于其固有联系按一定方向发生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老子基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观,提出均贫富的思想,并对当时社会“损不足奉有余”的“人之道”予以谴责。他告诫统治者“物或损之而益”,若效法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反而有益于统治地位的巩固。上述观点
①否认“人之道”与“天之道”的斗争性,倡导“人之道”效法“天之道”
②承认“人之道”与“天之道”的同一性,希望统治者遵行天道来治理国家
③提出“物或损之而益”这一思想,承认“损”与“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④反对统治者“损不足奉有余”,是尊重人民群众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体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漫画的哲学寓意解读正确的是

①认识角度不同,人们对事物价值评价和选择也会不同
②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来决定的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选择的,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发挥主体因素的调适功能对人们实践活动有重要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战略,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我们党对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的认识是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而深化的。这一过程体现了
①理论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实践是推动认识变化发展的唯一途径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火箭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射到太空,太阳能电池板在太空发电,再将产生的电能转换成微波传回地面,并重新转换为电能。目前,科学家已建成一座太空太阳能发电实验设施,其用途主要是验证通过无线方式远距离输送能量的可行性。这表明

A.超越现实的科学构想源于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B.符合客观规律的构想能精准应验发展的现实
C.实践科学构想的目的在于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D.科学实验推动人类实践能力和认识水平提高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边漫画反映的哲理主要是

①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对立
②矛盾双方的相互融合和趋同
③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和转化
④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变化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格拉底有个著名的三段式推理:“凡是人都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下列说法与此三段式推理所体现的哲理相近的有
①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②数列2 (n—1)与10的关系
③单人不成阵,独木不成林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做到改革不停顿。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改革是解决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
②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③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6月6日至8日,《财富》全球论坛在成都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的新未来”。成都是继新加坡、巴黎、华盛顿、上海等城市之后,全球第12个举办这一“财富”会议的城市。财富全球论坛聚焦全球经济最热门的话题,汇集各国领袖、企业巨头和学界权威。展示高端人士对问题分析和提供答案的能力,被称为是全球经济权威人士比赛前瞻和预测能力的奥林匹克大会,它不仅有财富智慧的碰撞,也为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提升主办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形象提供了契机。成都作为“文化之都”,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理应抓住这一机遇,让世界了解成都,让成都融入世界,有力推动成都加快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成都应如何抓住财富全球论坛的契机以实现新的发展。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人这样评价:科学发展是党理论创新的结晶,彰显了党的理论自信,也展示了党的理论之美。
材料二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留住美丽村庄。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人文特色日渐消退,甚至正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如何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成了人们的期盼。
(1)结合材料一,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分析科学发展观展示的“理论之美”。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的理由。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回奢。”然而,当今“舌尖上的消费”令人触目惊心。据统计,我国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多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已刻不容缓。为此,中央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系列规定,各级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严查餐桌浪费。近来,民间也掀起了一场拒绝“剩宴”的“‘光盘’行动”,倡议大家珍惜粮食,杜绝身边的浪费。
(1)结合材料一,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角度,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做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从《文化生活》“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材料三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任由奢靡之风蔓延,必然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3)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一观点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