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201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热忱(chén)干涸(kū)相得益彰(zhāng)
B.宽恕(shù)天堑(qiàn)鳞次栉比(jié)
C.拮据(jū)匀称(chèng)惟妙惟肖(xiào)
D.娴熟(xián)阔绰(chuò)吹毛求疵(cī)
来源:201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法国的城际交通最值得提及的是铁路运输,法国被公认拥有欧洲大陆最      的铁路系统。
(2)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为黄山的秀美所        ,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3)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演变过程,是世界上历史最      的文字之一。

A.完善折服悠久 B.完整佩服悠长
C.完善佩服悠长 D.完整折服悠久
来源:201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快速期,建设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 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梁启超纪念馆已成为天津海河意式风情区内历史文化厚重的旅游观光。 "我读经典"系列阅读活动,对改善青少年阅读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来源:201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
B.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C.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
D.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
来源:201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这两句诗描绘了长江进入中游以后,江峡渐尽、平野旷出、江水开阔的景象。
C.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这一章中前四句是写景,金秋露浓霜重;后四句是抒情,伊人情深意长。
D.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星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诗中由“街灯”到“明星”的联想,吸引着读者的视线从人间转到天上。

来源:201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选文第三自然段中的“这种情况”指的是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B.这些知识随时都可以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C.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D.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下面不属于文中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的一项是

A.有渊博的知识
B.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C.有天才般的智慧和灵感
D.有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自然段指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因此不放弃探求非常重要。
B.选文第二自然段的设问,既引发读者思考,又起到过渡的作用。
C.选文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只要有知识就会有创造力。
D.选文列举事例,证明了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来源:201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下面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走:步行
B.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质:询问
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俟:等待
D.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汤:热水

下面选文中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C.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篇即点出作者“家贫”和“嗜学”的矛盾处境,由此引出求学的艰难。
B.选文将富家子弟的奢华和作者的贫寒加以对比,表现了作者求学意志的坚定。
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
D.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
来源:201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烽火连三月,               。                           (杜甫《春望》)
(2)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3)                 ,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4)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
(5)                 ,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6)醉翁之意不在酒,                 。               (欧阳修《醉翁亭记》)

来源:201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用前人诗文是古代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一种手法。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两处明显的化用:一处是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另一处是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请写出苏轼这首词中与之对应的句子。(两处选其一)

来源:201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志:志趣、心意。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洋洋:宽广的样子。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伯牙善鼓琴          善: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来源:201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冬天的芭蕾》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冬天的芭蕾
韩静霆
是绿蒙蒙的春天了,我还是执拗地想着哈尔滨严冬的冰灯。想起来,就仿佛又重新在那儿生活了一回似的,迷失在晶莹剔透的宫殿里了。
冬天也能燃烧呀,瞧着巧夺天工的冰灯,心不是热得像要化掉吗?在这儿,冰,与那个肃杀的“冷”字绝缘了。冰灯是足以在凄凄历历的北风中温存人们心灵的东西。望着活灵活现的冰雕小鹿,怎能怀疑它没有热烘烘的心脏?观赏冰琢的梅花,也分明感受到暖融融的春风的消息。描绘冰灯的美丽,语言显得多么乏力。“雪骨冰姿”似乎是可以入诗的,在这里不过是句大实话。世间又有什么东西能把冰灯比拟呢?水晶啦,白玉啦,全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谁见过水晶砌成的九级玲珑塔?谁听说过白玉堆出的插云仙女峰?再说画它更是不易讨好。你只能用背景曲反衬冰灯,它本身是无色的透明体。可是,当月儿初上,冰灯就是凝固的月光了。白天呢,它又抱住冬天懒洋洋的太阳,闪烁着扑朔迷离的光彩。
赶到天暖了,冰融了,窄瘦的松花江结束了凝固的冬眠,变丰满了,粼粼的波涛载着桃花瓣儿流向远方了,冰灯又如何呢?它曾经是从松花江来的,它是江水的精魂,可它融化之后,无声地滋润了泥土,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
遗憾吗?
花树有春华秋实,硕果里藏着开花的回忆;人有青年暮年,白发时也能回顾曾经有过的黄金年华。冰灯却似乎只有青春,它来到世界上就美丽非凡。仿佛它鼓足了劲儿,漂漂亮亮装点一下冬天就情愿化为乌有了似的,半点痕迹也不留。
可是冰灯的姿影,却能在人们的心里找到。
所以我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
生命原来也同寓言一样呢,不能用长短衡量价值,重要的是内容。长寿的庸人,活着时已经在别人心里死掉;“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样的人却在人们的怀念中获得永生。哦,说到人生,似乎扯远了。那么,朋友,你听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之后,并不能留住那乐声呀,但它永久地强化着你的灵魂;你看罢芭蕾舞剧《天鹅湖》,无法阻止帷幕下落,可它依然在陶冶你的情操;你见过月夜悄然迸放的昙花吧?它拼着生命的全部孕蓄,仅作一次短暂的辉煌表演,可你忘得掉吗?
啊,冰灯,冰灯!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是的,是温润的春天了,可我还是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它给我的昭示是悠远的,假如能让我的生命全都换作青春,而寿命不得不缩减,我愿意。
(选自《花魂》,有改动)
文章第二自然段表现了冰灯的哪三个特点?请简要概括。
为什么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冰灯又带给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作者为什么“执拗地”“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请从文章内容和写法两方面进行分析。

来源:201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相关的材料。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下面是《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用一个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
【材料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材料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孟子的治国思想:                                                          
请从下面的材料中任选一句孔子的名言,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我选择的名言:                                                             
传统美德:                                                                 
现实意义: 

来源:201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三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传记,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下列各题。
【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片断一】中的“他”是指        ;【片断二】中的“他”是指          。
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这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他令你感动的原因。(60字以内)

来源:201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2010年5月31日,《光明日报》发表时评《不要让“儿童节”变成“消费节”》。文章指出,时下许多儿童想在“六一”实现的愿望多与吃喝玩乐有关。一些家长也带着孩子到商场里买这买那,消费起来毫不手软。对此,专家呼吁:不要让“儿童节”变成单一的“儿童消费节”,要让儿童节变得更有意义。
回眸刚刚走过的童年,对于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你一定有自己的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来谈,也可以自选一个角度发表见解。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来源:201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