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天津]201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这段话所包含的主张有
①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理”              ②“理”在人身上体现为人性
③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④“理”在社会中体现为三纲五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料记载,16、17世纪时,西属拉美国家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生产量约占世界的85%,其中近半数流入了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手工业高度发达 B.东西方的经济交流空前发达
C.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D.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时一般人都认为,西方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模式。以致在当时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谁就是文明、开化的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此文中的“当时”应该是指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这段话描述的是

A.国民党的正面抗战 B.国共两党联手抗日
C.日军迅速占领平津 D.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据右表中提供的所有史实材料来确定一个历史研究主题,以下最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1)1867年机器制造局成立
(2)1878年贻来牟机器磨坊建立
(3)1920年北京至天津空中航线开通
(4)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A.天津工业化一瞥
B.近代天津的发展
C.天津,北方经济中心
D.天津,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贴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折射出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以下对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斗私批修,破旧立新                   
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③平安富裕小康日,欢乐和谐中国年      
④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④③①② D.①④②③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是

A.法典明文规定保护所有人的私有财产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按律量刑,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21年发表的揭露和抨击了当时法国封建社会种种罪恶的文学作品是

A.《人间喜剧》 B.《波斯人信札》
C.《悲惨世界》 D.《巴黎圣母院》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苏联工人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B.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
C.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
D.社会主义工业化存在弊端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时间
GNP年增长率
失业率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1968—1972年
4.3%
3.2%
4.8%
1973—1975年
2.4%
5.3%
9.4%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政策包括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②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 理解最准确的是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压迫
B.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统治
C.以和平合法手段赢得印度自治独立
D.以和平方式换来英国主动退出印度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长期居于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化世界转变的过程中如此步履艰难,险阻迭起,前路漫漫?国内外学术界提出了许多看法,立论各不相同。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的延误主要是由于外来的西方资本主义渗透和帝国主义侵略。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被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结合所学知识,至少从四个角度,对材料一的“内因论”进行简要阐释。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2)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说明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基础的?
材料三
(1985年)“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的含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思想理论方面取得了哪些新的理论成果?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 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与福祉”。
材料二
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地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斯塔夫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即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 
尼克松说美国不再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员的主要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材料三  
鉴于苏联军队于1979年12月侵入阿富汗,美国总统卡特1980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这一声明被称作卡特主义。它是对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推行避免卷入局部的地区性冲突政策的一种修正。
——《战后国际关系史》
(1)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
(2)(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

来源:201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