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四川]2013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卷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是当前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C.生铁浸泡在食盐水中发生析氢腐蚀
D.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渗析的方法
来源:2013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KCl与MgO的晶体结构跟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则晶体的熔点:MgO>KCl>NaCl  
B 向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
C.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胶体>Fe(OH)3悬浊液>FeCl3溶液
D.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来源:2013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硫化亚铁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FeS + 2H+ = Fe2+ + H2S↑
B.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H++SO42+Ba2++OH=BaSO4↓+ H2O
C.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2Br-+2Cl2=2Fe3++Br2+4Cl-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Ba(OH)2溶液混合:

HCO3- + Ba2+ + OH- = BaCO3↓+ H2O

来源:2013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述转化关系可用于合成解痉药奥昔布宁的前体(化合物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甲的分子式为C10H10O3,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有醛基和酯基
B.化合物乙能发生消去反应,且生成的有机物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
C.化合物乙与NaOH水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丙
D.化合物丙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来源:2013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

物质编号
物质转化关系
a
b
c
d


FeCl2
FeC13
Fe
CuCl2

NO
NO2
N2
HNO3

Na2O
Na2O2
Na
NaOH

Al2O3
NaAlO2
Al
Al(OH)3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来源:2013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4的0.1 mol·L-1的NaHC2O4溶液中:c(HC2O4-)>c (H2C2O4)>c(C2O42-)
B.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c(OH)=c(H+)+ c(HCO3)+2c(H2CO3)
C.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呈中性的溶液中:c(Na)>c(Cl)=c(CH3COOH)
D.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①(NH4)2SO4②NH4Cl③(NH4)2Fe(SO4)2中c(NH4):①<②<③
来源:2013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温度下,在一固定体积的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如下反应:CO(g)十H2O(g)CO2(g)十H2 (g) △H<0。在850℃时,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左图;若在t1℃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右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50℃时,按左图所示0~4min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0.02mol·L-1·min-1
B.t1℃高于850℃
C.t1℃时,反应在4min~5min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若其它条件不变,可能的原因是增大压强
D.若t2℃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c(CO2)·c(H2)=2 [c(CO)·c(H2O)],则t2℃高于850℃
来源:2013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I.取5mL 0.1mol/L的KI溶液,滴加5—6滴FeCl3稀溶液;  
Ⅱ.继续加入2mL CCl4,盖好玻璃塞,振荡静置。
Ⅲ.取少量分液后得到的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Ⅳ.移取25.00mLFeCl3稀溶液至锥形瓶中,加入KSCN溶液用作指示剂,再用c mol/LKI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KI标准溶液VmL。
(1)探究活动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请将探究活动Ⅱ中“振荡静置”后得到下层液体的操作补充完整: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2)探究活动Ⅲ的意图是通过生成红色的溶液(假设溶质全部为Fe(SCN)3),验证有Fe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但在实验中却未见溶液呈红色。对此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Fe3+全部转化为Fe2+     猜想二:生成的Fe(SCN)3浓度极小,其颜色肉眼无法观察。
为了验证猜想,查阅资料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乙醚微溶于水,密度为0.71g/mL,Fe(SCN)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3+可与[Fe(CN)6]4反应生成暗蓝色沉淀,用K4[Fe(CN)6](亚铁氰化钾)溶液检验Fe3+的灵敏度比用KSCN溶液更高。
结合新信息,现设计以下实验方案验证猜想:
①请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和结论
步骤一:
若产生暗蓝色沉淀,则                  
步骤二:
若乙醚层呈红色,则          

 
②写出实验操作“步骤一”中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3)根据探究活动Ⅳ,FeCl3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来源:2013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A、B、C、D、E、F、G七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属于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中A原子在基态时p轨道半充满且电负性是同族元素中最大的;D、E原子核外的M层中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G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B相同,其余各层均充满。B、E两元素组成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C、F的原子均有三个能层,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kJ/mol)分别为:578、1817、2745、ll575;C与F能形成原子数目比为1:3、熔点为190℃的化合物Q。
(1)B的单质晶体为体心立方堆积模型,其配位数为         ;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的立体构型是            。F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F的高价离子与A的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
(2)试比较B、D分别与F形成的化合物的熔点高低并说明理由                   
(3)A、G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该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 a g/cm3,其晶胞的边长为           cm。
(4)在1.0l×105 Pa、t1℃时,气体摩尔体积为53.4 L/mol,实验测得Q的气态密度为5.00g/L,则此时Q的组成为(写化学式)              

来源:2013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TiO2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1)工业上用钛矿石(FeTiO3,含FeO、Al2O3、SiO2等杂质)经过下述反应制得:

其中,步骤②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H2SO4+FeTiO3 ="=" TOSO4(硫酸氧钛)+FeSO4+2H2O
净化钛矿石时,需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中加热的目的是(请写出必要的化学方程式和文字):             
(2)用TiO2制备金属钛的一种方法是先将TiO2与Cl2、C反应得到TiCl4,再用镁还原得到Ti。因下述反应难于发生:TiO2(s)+2Cl2(g)TiCl4(1)+O2(g) △H=+151 kJ/mol。所以不能直接由TiO2和Cl2反应(即氯化反应)来制取TiCl4,请说明判断该反应难以发生的理由是_______。当往氯化反应体系中加入碳后,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能顺利进行生成TiCl4
已知:C(s)+O2(g)=CO2(g)   △H=394 kJ/mol。
则TiO2(s)+C(s)+2Cl2(g)=TiCl4(1)+CO2(g) △H=________
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往氯化反应体系中加入碳时,氯化反应能顺利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由有机光敏染料(S)涂覆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TiO2/STiO2/S*(激发态)
TiO2/S* TiO2/S+ + e-
I3-+2e-3I-
2TiO2/S*+I3-  2TiO2/S + I3-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I-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B.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3- 浓度不会减少
D.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来源:2013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硫酸的工业制备是一个重要的化工生产过程,但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SO2等污染物。
(1)将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此时若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后又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以硫酸工业的尾气、氨水、石灰石、焦炭及碳酸氢铵和KCI为原料可以合成有重要用途的硫化钙、硫酸钾、亚硫酸氢铵等物质。合成路线如下:

写出反应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II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         __;
反应V在25'C、40%乙二醇溶液中进行,该复分解反应能顺利进行的原因是         
(3)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锌(ZnFe2Ox),常温下能使SO2分解,减小工业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它由铁酸锌(ZnFe2O4)经高温还原制得,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若2molZnFe2Ox与SO2反应可生成 0.75molS,x=      ,写出铁酸锌高温下被还原生成氧缺位铁酸锌的化学方程式                   
(4)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技术的原理是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空气反应生成石膏(CaSO4.2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电厂用煤300t(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为2.5%),若燃烧时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用该方法脱硫时有96%的硫转化为石膏,则可生产石膏         t。

来源:2013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