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河南]2013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神七宇航员所穿航天服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做成,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食品包装袋、食物保鲜膜等材料的主要成份是聚氯乙烯
C.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D.针对病毒性流感的扩散情况,要加强环境、个人等的消毒预防,其中消毒剂常选用含氯消毒剂、酒精、双氧水等适宜的物质
来源:2013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   )

元素代号
X
Y
Z
M
N
P
原子半径/nm
0.186
0.143
0.075
0.074
0.152
0.099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1
+3
+5、-3
-2
+1
+7、-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其中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X、N元素的金属性:X>N
B.Y、M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工业冶炼Y的原料
C.X单质在M单质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39g中共含有0.5NA个阴离子
D.标准状况下1L 1mol·L-1的YP3溶液中含有NA个Y3+离子

来源:2013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过程及其表述正确的是  (   )

A.向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中性H++SO42-+Ba2++OH-=BaSO4↓+H2O
B.由水电离的c(H+)为10-3 mol·L-1的溶液中,Na+、NO3-、SO32-、Cl-一定能大量共存
C.向含有1molKAl(SO4)2的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时,沉淀的总的物质的量为2mol
D.可以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混合,以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4-+6H++5H2O2=2Mn2++5O2↑+8H2O
来源:2013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T℃时,将气体X与气体Y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在T1、T2两种温度下,Y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Ⅱ)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Ⅱ)中T1>T2,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t2 min时,保持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X的转化率增大
D.T℃时,若密闭容器中各物质起始浓度为:0.4 mol·L-1X、0.4 mol·L-1 Y、0.2mol/LZ保持其他

条件不变,达到平衡时z的浓度为0.4 mol·L-1

来源:2013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分子组成为C4H10O的醇有4种
②1molCH≡CH与足量的HCl加成后再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反应完全共需4molCl2
③(CH33CCH2CH3的一氯代物有3种
④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A.①②③④全正确 B.只有①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①③④正确
来源:2013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乙醇分子中含有氢氧根,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C.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二者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来源:2013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水煤气(成分为CO、H2)空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b均为惰性电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A处通入空气,B处通入水煤气
B.a电极的反应式包括:CO+4OH--2e-=CO32-+2H2O
C.a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如用这种电池电镀铜,当镀件增重6.4g,则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水煤气2.24 L
来源:2013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A、B、C、D、E五种可溶性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离子不重复):
阳离子:H+、Na+、Al3+、Ag+、Ba2+   阴离子:OH-、Cl-、CO32-、NO3-、SO42-
已知: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
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与D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2)写出A与E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NaOH(aq)+HNO3(aq)=NaNO3(aq)+H2O(1)△H=-akJ·mol-1.请写出表示相同条件下B与C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若25℃时,C、E及醋酸三种溶液的pH=4,则E和C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的比是_______________;将C与醋酸混合,醋酸的电离程度将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水的浓度视为常数).
(5)用惰性电极电解0.1mol·L-1 D与0.1mol·L-1C各100mL混合后的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质量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下同);溶液的pH____________.
(6)向(5)中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则所能溶解的铁粉质量为___________g。

来源:2013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胆矾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工业上它也是一种制取其它含铜化合物的原料,现有废铜(主要杂质为Fe)来制备胆矾。有人设计了如下流程:

pH值控制可参考下列数据

物质
开始沉淀时的pH值
完全沉淀时的pH值
氢氧化铁
2.7
3.7
氢氧化亚铁
7.6
9.6
氢氧化铜
5.2
6.4

 
请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A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
a.稀H2SO4    b.浓H2SO4、加热    c.浓FeCl3溶液    d.浓HNO3
(2)Ⅰ中加H2O2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Ⅱ中加Cu2(OH)2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Ⅲ加热煮沸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V中加H2SO4调节pH=1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工程师认为上述流程中所加的A物质并不理想,需作改进,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若你是工程师,将对所加的A物质作何改进?请提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生成气体产物的成分。已知:
①NO+NO2+2OH-=2NO2-+2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  21℃、NO -152℃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向右连接):A→C→_______→_______→_______;组装好仪器后,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的硫酸后, 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5)工业生产中氮氧化物的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可采用如下方法处理氮氧化物:
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kJ·mol-1
则CH4将NO2还原为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

(1)溴在周期表中位于________周期__________族。
(2)步骤①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Cl2的利用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利用了SO2的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⑥的蒸馏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⑧中溴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溴与溴水的混合物,可利用它们的相对密度相差很大的特点进行分离。分离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步骤①、②之后并未直接用“含Br2的海水”进行蒸馏得到液溴,而是经过“空气吹出”、“SO2吸收”、“氧化”后再蒸馏,这样操作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七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G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A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I1=738kJ/mol   I2=1451J/mol   I3=7733kJ/mol 
I4=10540kJ/mol  
D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
E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
F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G在周期表的第七列。

 
(1)已知BA5为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①_________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呈②__________________形。
(3)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C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   

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位于①_________族②________区,价电子排布式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E3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①_____________,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②_____________。
(6)F晶体的晶胞如下图所示,若设该晶胞的密度为a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F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则F原子的半径为_____________cm。

来源:2013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芳香烃X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质谱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2.现以它为初始原料设计出如下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是一氯代物,F的分子式为C7H7NO2,Y是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

已知:   
请根据所学知识与本题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其核磁共振氢谱图有____________个吸收峰;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1mol阿司匹林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Y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含有1个醛基和2个羟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  _________种;
(6)以下是由A和其它物质合成的流程图,

甲→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