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西]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左传》中子产(春秋时齐国人)对韩宣子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藋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强要;或匄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这反映出当时()

A.商人与国家相互依靠 B.商人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商人与国家矛盾尖锐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玄宗即位后,令诸王出为刺史,诏曰:“令到官但领大纲,自余州务,皆委上佐主之。”“宗王每季二人入朝,周而复始”,此举意在(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对地方的监察效率
C.弥补科举选官的不足 D.削弱王公贵族的实力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说:“始皇焚书坑儒,非敌儒教……秦承魏制,置博士盖始皇一天下用李斯之策,固已辨上下定民志之道,莫善于儒教。”在此,梁启超(  )

A.认为秦始皇主张礼法并用 B.肯定秦始皇对儒学的积极作用
C.意在鼓吹复兴儒学 D.认识到思想为政治服务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只行亲属礼。”这反映(  )

A.封建等级意识的衰弱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租佃关系的深刻变化 D.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贾正清在《中华民国剑桥史》中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20年代世界经济舞台上无足轻重的中国,却安全度过了那场全球性的经济萧条的灾难。……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推动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方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这反映当时(  )

A.国民政府采取了积极的经济政策 B.中国没有真正融入世界市场
C.中国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世界 D.世界经济重心正在转移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1952.12.22)纲要的指示》记载: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要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重工业畸形发展 B.左倾错误日益滋长 
C.借鉴苏联模式   D.形成计划经济体制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在1956年8月说道:“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呢?那必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球藉。”这表明我国(  )

A.整个工业化框架初步确立 B.经济政策向重工业倾斜
C.经济建设有冒进倾向 D.同美国关系紧张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尼采说:“悲剧恰好证明,希腊人不是悲观主义者。”而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曾专门探讨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的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由此可以看出(  )

A.悲剧是希腊乐观主义的表现 B.人文精神决定古希腊文化发展
C.悲剧是古希腊文化的自我追求 D.悲剧表现了古希腊人民的愿望和寄托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可以拿哥伦布和宇航员进行比较,前者抵达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方间彼比隔绝的束缚,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在哥伦布远航抢险之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材料表明(  )

A.1500年以前地方彼此隔绝 B.行星之间联系日益密切
C.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人类历史进程 D.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牛顿天文学理论,康德在《潮汐假说》中说:“由于月球与地球的相互吸引而产生的摩擦……尽管这种力微少,但这种力将使地球速度逐渐迟缓,因此,地球和整个太阳系都将走向毁灭。”在此,康德(  )

A.强调牛顿天文学存在不足之处 B.大力批判封建教会宇宙观
C.认为事物兴亡遵循自然规律 D.主张用理性批判研究科学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俄革命早期领导人加米涅夫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这表明( )

A.临时政府深得民心 B.二月革命尚未成功
C.《四月提纲》脱离实际 D.革命阵营存在分歧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针对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频频阻挠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2012年10月1日,三一集团就奥巴马和CFIUS对罗尔斯公司的选择性执法提出诉讼,这主要说明(  )

A.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B.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C.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D.我国企业利用规则意识增强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解放前1948年,中国一共有设市城市58个(不包括台湾地区),居住在城市的人口不足全国总人13%;除了少数对外通商口岸,大多数城市还远远称不上现现代城市,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在一五计划里,城市作为国家工业化基地,提出了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口号。开始了其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短时间大规模的国家投资带来城市用地和人口的急剧扩张。城市数量到1957年增加至176个,城镇人口年均增长7%。一类重点建设城市人口的增幅更加迅猛,如太原年均增加31%,兰州19%,鞍山19%,齐齐哈尔20%,北京11%。这一时期的中国城市规划被称为进入了“第一个春天”,规划任务围绕国家重点工业项目选址,配套建设工人住宅区和生活服务设施。
材料二 一五计划时期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GDP百分之三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成绩十分显著,被一些国际机构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典范。这一时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定位明确,即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不以营利为目的。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社会公益目标优先的定位,是由当时特定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决定的。医疗服务体系的骨干部分是政府部门直接创办的国有机构,末端为隶属于城乡集体经济的集体所有制机构。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同时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医疗卫生服务收入与机构和从业人员个人经济利益之间没有联系。
材料三 它(农业集体化)为五年计划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它消灭了曾经极大威胁苏维埃政权生存的富人,农民不再是一股独立政治力量,苏维埃权威在农村被牢固树立,这又使苏联政府能强迫农民承担工业化大量费用,国家以征税的形式吸走剩余产品,然后将剩余产品出口,以便为工业化筹措资金,尽管农民一直采取不合作态度,但由于农业集体化制度,政府已能够向农民榨取足够东西,用来供养城市居民,帮助支付新的工业中心的费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三大改造开始时中央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主张逐步推进。但1955年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改造进程过急过猛,80%以上的农民是在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内加入初级社并随即转入了高级社,这显然超越了农民当时的觉悟水平,也违背了自愿的原则。后来对农民的土地等生产资料作价偿还也没有认真执行,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农业集体化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一五计划在哪些方面改善了民生。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或者换句话,只有在西方,哲学家一科学家与匠人才实现联合,互相促进,……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发展会出现在西方?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不过,若无西欧特有的社会氛围,人类学识上的这些成果独自原不可能引起科学革命……文艺复兴时期工匠地位的提高,使工匠与学者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与之相似,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导致技术上的进步,技术进步转而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根源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15分)  
材料一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
——左宗棠《奏稿》
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响。
——李鸿章
材料二    1865年,阿拉古侵占新疆,而当时的清朝又东南警报频告,致使清政府内部发生激烈争论。李鸿章强调海防重要,主张放弃西北塞防。而左宗棠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清廷权衡利弊,采纳了左宗棠的意见。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材料三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批进入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于1878年,除伊梨外,收复了新疆清军占领乌鲁木齐以后,计划进军南疆,筹办粮草是大事。左宗棠指示部下,“尺打真贼,不扰平民,不愁乏食”,果然,从达坂城潜逃出来的维吾尔族人民,赶来求见清军将领,报告 达城城中敌人的守备情况,并且说:达城是进军南疆的咽喉,在它南边百余里的托克逊周围,盛产水稻,大军如攻克托克逊,粮草不愁,因取得胜利 。
(1)分析李鸿章与左宗棠对新疆危机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
(2)中国能收复新疆的原因。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02年,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信中表示:“今日望归政,望复辟,夫何可得?即得矣,满朝皆仇敌,百事腐败之矣,虽召吾党归周之,而亦识不能得其志也,先生惧破坏,弟子亦未始不惧,然以为终不可免。”“专制者,以能制之主体的利益为标准,调之野蛮专利;以所专制之客体利益为标准,谓之开明专制。”“夫开明专制,非不美之名词也,以发达人民为目的”“与立宪同一状况,是立宪之所由之阶段”“故开明专制者,实立宪之过渡也,立宪之预备也”“欲救中国必开明专制”。
材料二 (一)若夫数百年卵累于专制政体之人民,即乏自治之习惯,又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其在此等之国,破坏权衡也最易,即破之后而欲人民以自力调和平复之,必不可得之。
(二)而承此大暴动之后以激烈三党争,四分五裂之人民而欲使保持社会势力之平衡必不可得之数也……于是社会阶级之争夺,遂相互迭起,而靡有穷。
(三)而社会棼乱疲弊之已极,非更有强大之主权,则终不能以奠实,故皇权思想之复活。
问题:
(1)根据材料一,谈谈梁启超对开明专制的认识。
(2)根据材料说出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材料二,分析其原因。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我军装备虽远不如敌,但与朝鲜人民军一起作战,英勇善战,吃苦耐劳,经验丰富。朝鲜虽为狭长半岛,海空进攻,但因是山地、树移,稻田多,矿洞也多,吓难发挥其现代装备之作用。……虽然敌人兵力不足,不高,攻击力不强,但因具有优势的装备和强大的火力,防御还是强的。同时朝鲜为狭长半岛。蛤我军的广泛机动而敌凭借其海空优势造成很大威胁,使我处于战略内线。在这种情况下,迅速结束朝鲜战争是不可能的。”
——邓华(志愿军)
“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我感到一种失望和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史阿瑟和李奇微两们将军一定有同感。”1953年7月27日,代表团与“联合国军”代表团在朝鲜中部校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美国陆军上将马克·克拉克后来回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志愿军取得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朝鲜热战对主要参战国家的主要影响。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一战中,奥斯曼土耳其站在德国一边,导致协约国一方对其宣战。1918.10. 土耳其战败投降,“他们既然来了,就得离开”,,凯末尔如是说“革命拉开序幕”。
材料二 凯末尔在1923年的一次演说中表明“至今,我们军队所取得的胜利不能认为已使国家得到真正的拯救,还应为取得科学,经济的胜利而准备。”之后《经济公约》在伊兹密尔举行的经济大会通过。
材料三 “凯末尔革命后的改革无疑是成功的,它强调‘世俗主义’,主张否定宗教教法、废除宗教法院。在经济方面,借鉴苏俄,以‘国家主义’为主导,在1933年-1942年,进行了两次五年计划。”
“改革在称谓方面也有体现,由原来体现封建等级的‘帕沙’,改为贝依(先生),贝扬(女士)……”
“允许女子除去面纱,男女同校,给予女子以选举权”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改革背景及内容。
(2)根据所学知识,评价改革的影响。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10所省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