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安徽]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是两个重要的环节。下列关于作出假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要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和观察依据 B.要有严谨的推理和一定的想象力
C.要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尝试性回答 D.要有较强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置于某溶液中,细胞的吸水或失水取决于

A.细胞内外可溶性糖的浓度差 B.细胞内外Na的浓度差
C.细胞内外渗透压差 D.细胞内外水的多少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关于酶和ATP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TP的合成与分解都需要酶的催化       B.A.TP和有些酶的化学元素组成相同
C.酶和A.TP都是重要的细胞代谢产物       D.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提供能量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条由12个氨基酸缩合而成的多肽链,其分子式为C33H56O16N12S2,已知该肽链由以下四种氨基酸组成,并有3个甘氨酸参与其中。

请你推断有多少个丙氨酸参与了该12肽的合成?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伞藻的核移植实验过程和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细胞核能通过细胞分裂控制生物的遗传
B.细胞核能通过控制代谢控制生物的性状
C.细胞核的重要作用与细胞质没有关系
D.细胞核在该实验中表现出全能性特点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新鲜、成熟的菠菜叶片作实验材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 B.可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
C.较容易制备纯的细胞膜 D.可用于观察细胞膜的结构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曾提出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转化的假说。以下哪项科学实验能证明这一假说

A.英格豪斯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的实验
B.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橙光和蓝紫光的实验
C.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的实验
D.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的实验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观察人体减数分裂细胞时,发现X、Y染色体总是最先分离,其原因可能是

A.X、Y染色体与性别有关 B.X、Y染色体同源部分太少
C.X、Y染色体都很小 D.X、Y染色体不能联会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别用含有32P和35S的T2噬菌体与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混合,经过短时保温、搅拌、离心,再将沉淀出的大肠杆菌继续在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并对释放出的子代T2噬菌体进行检测。请根据有关知识,推测其应有的结果

A.全部不含35S,全部含有32P B.小部分含有35S,大部分含有32P
C.全部不含35S,小部分含有32P D.小部分含有35S,大部分含有32P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个用洋葱根尖细胞制作的装片中,可以找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的两个细胞,一个细胞含32条染色体,另一个细胞含16条染色体。出现这种结果的最可能原因是在装片制作前

A.生根的洋葱经过适当低温处理 B.生根的洋葱发生了减数分裂
C.洋葱的根尖经过卡诺氏夜处理 D.洋葱的根尖细胞刚进行着丝点分裂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一个家系中,甲、乙两种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这两种疾病分别受一对基因控制,并且控制这两种疾病的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请指出Ⅱ代中3与4结婚,生出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A.1∕18 B.5∕24 C.4∕27 D.8∕27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个体细胞含有10条大小不同染色体的植物,其花蕊细胞通常情况下将不能发生

A.染色体数目变化 B.基因重组
C.有丝分裂 D.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对基因型为XBXb、XbY的夫妇,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BXbY的孩子。如果这对夫妇中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且没有基因突变发生,则下列哪些原因可以造成上述结果?
①精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正常、减数第二分裂异常;
② 精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异常、减数第二分裂正常;
③ 卵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正常、减数第二分裂异常;
④ 卵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异常、减数第二分裂正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哪些物质发挥生理作用后就会灭活?①溶菌酶 ② 促胰液素 ③抗天花病毒抗体④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⑤ 钾离子载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缓冲物质能促进有关物质分解,使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协同作用,使内环境的葡萄糖保持相对稳定
C.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可以维持内环境中多种成分的相对稳定
D.人体免疫能力的强弱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强弱呈正相关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A.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 B.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
C.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 D.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种群都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
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C.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相互抑制
D.群落演替总是从地衣阶段走向森林阶段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可以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B.捕食者的存在将使被捕食者种群逐渐衰退
C.捕食者的存在可定向改变被捕食者的某些基因频率
D.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检测大肠杆菌在紫外光照射下,某基因是否发生了突变,下列哪种方法正确?
A. 利用限制酶EcoRⅠ对特定序列的识别来检测
B.利用特异性抗体对该基因表达产物进行检测
C.利用DNA.水解酶作用的专一性来进行检测
D.利用相应的DNA.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来检测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某种微生物种群中分离出5种单基因突变体(1、2、3、4、5),它们不能合成生长所需的物质G,在合成G的途径中,A.、B、C、D、E都是必须的并按一定先后顺序出现的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G的具体顺序。通过向基本培养基中分别添加这几种物质,再检测它们对各种突变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

突变体类 型
向培养基中添加的物质
A.
B
C
D
E
G
1






2






3






4






5






注:“+”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类型5的基因突变使其丧失合成物质A.的能力
B、类型5的基因突变使其丧失合成物质B的能力
C、类型2的基因突变使其丧失合成物质C的能力
D、类型2的基因突变使其丧失合成物质D的能力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家先将准备好的含有CA.2+、Mg2+、SiO44-的一定量培养液两等分,再将水稻和番茄分别放在上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两种培养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⑴ 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图示,请指出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水稻的培养液中CA.2+、 Mg2+、SiO44-三种离子的数量变化趋势是                           
⑵ 比较培养水稻的培养液,CA.2+、Mg2+、Si4+三种离子的变化程度并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比较培养水稻和番茄的培养液,同一种离子的变化程度也明显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该实验较好地体现了离子跨膜运输具有                   特点。
⑶ 实验一现适当提高番茄培养环境的湿度,或以使番茄培养液中Mg2+浓度在较短时间内边到图中效果,原因是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对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研究的实验结果。图中A.、b、c代表温度,且A.>b>c;Ⅰ、Ⅱ、Ⅲ代表CO2浓度,且Ⅰ>Ⅱ>Ⅲ。请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                                        
(2) 上图中,曲线反映了该植物的                   (填总光合作用或净光合作用)。判断的理由是                                           。如果要判断在CO2浓度为Ⅱ,光照强度为P的条件下,温度分别为A.和c时该植物是否能够生长,还需要在上述条件下获得怎样的实验结果?                                       
(3)如果要探究在温度为b时,该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适宜CO2浓度,还需要保持        相同且适宜,并在                                范围内设置CO2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人获得抗破伤风芽孢杆菌抗体的两种途径及其抗体的变化情况。请回答:

(1)途径①注射的是                 ,途径②注射的是                
(2)破伤风芽孢杆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当人体受到外伤时,如果伤口大而浅则不易感染、伤口小而深则易被感染,由此可以判断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填字母)       
A.自养需氧型、B自养厌氧型、C异养需氧型、D异养厌氧型、E异养兼性厌氧型
当破伤风芽孢杆菌第一次侵入人体时,为避免因感染而引起破伤风病,需进行免疫预防,其有效途径应是上述            
(3)正常情况下,曲线②在7天后逐渐下降,这与          细胞的数目逐渐减少有关。
(4)如果半年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再次侵入此人体内,则与上图相比,此人体内抗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铃薯的黄果肉(Y)对白果肉(y)显性,抗病(R)对易病(r)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生产基地用块茎繁殖的马铃薯都是杂合体,现要用这些杂合体通过杂交方式选育出黄果肉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
(1)写出杂交亲本的基因型                 ;F1 代中基因型为YyRr的新品种占全部F1 代的              
(2) 用黄果肉抗病(YyRr)的马铃薯植株自交所得到的子代中,分别占1/8的基因型共有
         种;自交子代中,杂合白果肉抗病植株占全部白果肉植株的比例是          
(3)从黄果肉抗病(YyRr)的马铃薯植株自交的子代中,选出基因型为YyRR和YYrr植株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株白果肉抗病马铃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亲本YYrr植株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因处理不当,使亲本YyRR植株发生了极少的自交。为了验证究竟是上述哪种情况,可以将该白果肉抗病植株自交,若子代                 
则是亲本YYrr植株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若子代                      
则是亲本YyRR植株发生了极少的自交。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代就已发展出的桑基鱼塘,其生产方式是:“以桑叶喂蚕,蚕粪养鱼,塘泥肥桑”。请回答:
(1)在某一批家蚕饲养过程中,如果投放的桑叶总能量为A.,到结茧之前,这批家蚕的蚕体所具有的总能量为b。则能量A.减b主要包括                                    等;如果把其中的鱼塘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从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有
                                                                  
(2) 桑基鱼塘生产方式比单纯养鱼或栽桑的生产方式好,主要原因是:①             
                         等; 此外,还可以避免蚕粪等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3)在桑基鱼塘生产方式中,合理控制各个环节的生产是必要的。如果在一个较小的鱼塘中一次投放过多的蚕粪,将造成鱼塘水质的污染。若污染较轻,则一段时间后,水质可以逐渐好转,这是因为                                      ;若污染较重,则可能导致塘中鱼类死亡,其直接原因可能有                                             等。

来源: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