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广东]2013届广东省增城市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了第30届奥运会。7月27日20:12(伦敦当地时间)奥运会开幕,下图是开幕当日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丙、丁四地,从北向南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第30届奥运会举行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伦敦正处于秋高气爽的季节
B.北印度洋的洋流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我国东南沿海正处于台风多发时期
D.长江正处于枯水期
来源:2013届广东省增城市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右下图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

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大气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大气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来源:2013届广东省增城市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7月21日10时开始,北京市出现历史少见的强降雨,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地形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此次降水最强降雨集中在房山、门头沟等地的主要原因是

A.受高压脊的控制降水丰富 B.夏季气温高形成对流雨
C.地形有利于暖湿气流形成抬升运动 D.受暖锋系统控制形成长时间降水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内涝成因的是

A.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 B.城市排水设施落后,排水能力差
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城市公园绿地等建在地势低洼处
来源:2013届广东省增城市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土地覆被类型
面积/万hm2
沙 地
468. 7
草 地
58. 8
盐碱地
32. 1
耕 地
16. 6
沼泽地
10. 7
建设用地
1. 4

 

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 治理盐碱地                       B. 退耕还草
C. 保护沼泽地                       D. 植树造林

来源:2013届广东省增城市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广州于2012年7月1日起试行中小客车限牌政策。许多特大城市都很注重地面轨道交通和地下轨道交通(地铁)的建设,下图为“地面轨道交通对房地产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地面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的正负影响分别是
①提高沿线的房地产价值  ②降低市中心的房地产价值
③造成交通拥挤 ④产生噪声污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来源:2013届广东省增城市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地区1978—2012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长江三角洲 D.内蒙古高原

该地农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 B.城市化快速发展
C.粮食政策调整 D.灌溉技术的发展
来源:2013届广东省增城市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上海市近郊区与远郊区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千米4684人和1388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80.2%和61.4%,郊区人口密度增幅远高于城区。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978年到2009年,上海市郊区和城区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以及近十年人口空间集聚的变化可以显示
①城区工业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                                           
②城区居住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
③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工业用地                                           
④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居住用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来源:2013届广东省增城市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8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极科考队于2011年11月2日从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出发,启动了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此次航程中,“雪龙”号科考船承担了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一船三站”的后勤保障和大洋考察任务。于当地时间2012年3月6日17时在中山站(经纬度约为690S,760E)启程回国。
材料二 下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 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等天体的研究。
(1)“雪龙”号启程回国时,北京时间为3月6日 ________时。
(2)(6分)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在___________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3)(2分)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
(4)(4分)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8分)简要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别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6)(6分)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分析其有利条件。

来源:2013届广东省增城市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攀西-六盘水”(攀枝花-西昌-六盘水)资源富集区成为国家规划的西部重点开发区之一。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示意图

材料二:甲河段水文站测绘的2001-2011年输沙量变化图

材料三:攀枝花钒钛产业多呈中小企业零星分布,产品主要是钛白粉、高钒铁等,以含钒钛材料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同时,一些关键技术瓶颈尚未突破。
2011年攀枝花工业产值统计表

产业
2011年产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钢铁产业
456.32
23.1
化工产业
72.58
41.7
能源产业
236.76
32.5
钒钛产业
66.54
46.7
工业
969.33
34.0

(1)“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共跨我国四川、云南和    三个省,其优势能源主要有                   
(2)“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最容易产生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分别是               、                
(3)目前,攀枝花工业中主导产业是            产业;            产业发展速度最快,影响其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4)描述2001-2011年甲河段年输沙量的总体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5)攀枝花市正在全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来源:2013届广东省增城市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