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 / 试卷选题

[山东]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右面靠墙,小车的上表面是一个光滑的斜面,斜面的倾角为α,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当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这个斜面上自由下滑时,小车对右侧墙壁的压力大小是(   )

A.mgsinαcosα
B.Mmgsinαcosα/(M+m)
C.mgtanα
D.Mmgtanα/(M+m)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A、B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O、M、N是AB连线的垂线上的三个点,且AO>OB,A带负电荷,B带正电荷,一试探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试探电荷从M运动到N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此试探电荷可能带负电
B.此试探电荷一定带正电
C.两点电势ΦM高于ΦN
D.此试探电荷在M处的电势能小于在N处的电势能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5∶1,原线圈接入电压220V的正弦交流电,各元件正常工作,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副线圈上,如图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5∶1
B.电压表的读数约为31.11V
C.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 Ω,则1 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2904 J
D.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则两电表读数均减小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一矩形金属线圈abcd垂直匀强磁场并固定于磁场中,磁场是变化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线圈的ab边所受安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图中的(规定向右为安培力F的正方向) (    )

A. B. C. D.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嫦娥”探月工程中,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在半径为4R的圆型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做圆周运动,则(    )

A.飞船在轨道Ⅲ的运行速率大于
B.飞船在轨道Ⅰ上运行速率小于在轨道Ⅱ上B处的速率
C.飞船在轨道Ⅰ上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B处重力加速度
D.飞船在轨道Ⅰ、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之比TI:TIII=4:1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光滑竖直杆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该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竖直杆运动到B点,已知OA长度小于OB长度,弹簧处于OA、OB两位置时弹力大小相等。在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    )

A.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的位置有两个
B.弹簧弹力的功率为零的位置有两个
C.弹簧弹力对小球所做的正功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
D.弹簧弹力做正功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距离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做功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距离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有20个等分度,总长度为19 mm。现用它测量某工件宽度,示数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    cm。乙图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mm。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研究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木块从A点静止释放后,在一根弹簧作用下弹出,沿足够长的木板运动到B1点停下,O点为弹簧原长时所处的位置,测得OB1的距离为L1,并记录此过程中弹簧对木块做的功为W1。用完全相同的弹簧2根、3根……并列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作出弹簧对木块做功W与木块停下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L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i)W—L图线为什么不通过原点?                                    
(ii)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OA =          cm。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⑵有一被测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RV约为3 k,现要较为准确的测量其阻值,除了该电压表外,实验室还配有下列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3A,内阻约0.02
B.电压表V:量程50V,内阻约100k
C.滑动变阻器R:阻值约0~2k
D.电阻箱R′:0~9999.9

E.电源:电动势约5V,内阻不计
F.单刀单掷开关1个,导线若干
①请在虚线框中画出测Rv的原理图

②写出Rv的表达式(用某些电表的测量值、已知量表示),并指明测量值是哪些仪器的示数。  
(i)RV=____________;
(ii)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质量M =" 4.0" 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 =" 1.0" kg的小滑块A(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刻,A、B分别以v0 = 2.0m/s向左、向右运动,最后A恰好没有滑离B板。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40,取g =10m/s2。求:

⑴A、B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aA和aB的大小与方向;
⑵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相对地面运动已发生的位移x;
⑶木板B的长度l。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的y轴左侧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y轴右侧
区域Ⅰ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B1=、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区域Ⅱ的宽度均为L,高度均为3L。质量为m、电荷量为 +q的带电粒子从坐标为(– 2L,–L)的A点以速度v0沿+x方向射出,恰好经过坐标为[0,-(–1)L]的C点射入区域Ⅰ。粒子重力忽略不计。

⑴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
⑵求粒子离开区域Ⅰ时的位置坐标;
⑶要使粒子从区域Ⅱ上边界离开磁场,可在区域Ⅱ内加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试确定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范围,并说明粒子离开区域Ⅱ时的速度方向。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可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B.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它对不同颜色的光吸收强度就不同
C.蔗糖受潮后会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它是非晶体
D.理想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断升高,则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用轻质活塞在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活塞与气缸壁间摩擦忽略不计,开始时活塞距气缸底高度h1 =" 0.50" m。给气缸加热,活塞缓慢上升到距离气缸底h2 =" 0.80" m处,同时缸内气体吸收Q =" 450" J的热量。已知活塞横截面积S = 5.0×10-3 m2,大气压强p0 = 1.0×105 Pa。求:

①缸内气体对活塞所做的功W;
②此过程中缸内气体增加的内能ΔU。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B.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C.光导纤维是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D.“CT”机是利用X射线从不同角度照射人体,计算机对其投影进行分析,给出人体组织照片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t = 0时刻起,质点A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t =10s时,距A质点10m处的B质点开始振动。

求:① 该波的波速大小v;
② 该波的波长λ。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
B.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D.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在光滑水平上的正碰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入射小球m1 = 15g,原来静止的被碰小球m2 = 10g,由实验测得它们在碰撞前后的x – t 图象如图所示。

① 求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p和p′;
② 通过计算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联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