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浙江]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化学与能源、环境、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2和氟氯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
B.可利用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
C.世博会很多场馆的外壳使用非晶硅薄膜,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体现低碳经济
D.用K2FeO4代替Cl2处理饮用水,有杀菌消毒作用,且不会形成致癌物,但无净水作用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正确的叙述有(     )
①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
②Ca(HCO3)2、Fe(OH)3、FeCl2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
③碘晶体分散到酒精中、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分别为:溶液、胶体
④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均既为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
⑤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离、电解、电镀、电化学腐蚀
⑥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铝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能透过滤纸,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铝生成
⑦苛性钾、次氯酸、氯气按顺序分类依次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⑧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9 g中所含质子数为0.5×6.02×1023
B.电解精炼铜时,每转移l 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金属必为32g
C.往存在V2O5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lmolO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等于2NA
D.V L a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若Fe3+的数目为NA,则Cl的数目大于3NA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C.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
D.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K+、NH4+、Cl、I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做实验时不小心沾了一些KMnO4,皮肤上的黑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的稀溶液洗涤马上可以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MnO4+H2C2O4+H→CO2↑+Mn2+□(未配平)。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H2C2O4 B.1molMnO4在反应中失去5mol电子
C.该反应右框内的产物是OH D.配平该反应后,H的计量数是6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失效:ClO+CO2+H2O=HClO+HCO3
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
C.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2Cl2+3H2O=2SO32+4Cl+6H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2 Fe(OH)3= 2FeO42+ 3Cl+ H2O+ 4H+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曲线图与对应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向1L浓度均为0.1mol·L–1的Ba(OH)2、NaAlO2混合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稀H2SO4溶液
B.向1L 0.1 mol·L–1 AlCl3和0.3mol/L NH4Cl的混合液中逐滴滴入0.1 mol·L–1NaOH溶液
C.向烧碱溶液中逐滴加入明矾溶液
D.向Ba(OH)2溶液中逐渐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比Y元素的小
B.Z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X的原子序数的2倍
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Y的强
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W的强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除去NO中的NO2 B.铁制品表面镀锌 C.稀释浓硫酸 D.制备少量O2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C.常温下干燥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与铁不反应
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表述正确的是(       )

A.纸层析实验中若选择水做固定相,有机溶剂做流动相,则亲水性强的成分在流动相中分配的少一些,在毛细现象作用下,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快一些
B.判断CuO和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可通过比较H2O2溶液析出气泡的快慢程度,或测定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C.食醋总酸含量测定实验中,实验结束时碱式滴定管尖嘴部位有气泡,则测定的醋酸含量偏高
D.将硫酸亚铁和硫酸铵的混合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后可析出摩尔盐粗产品,再用酒精洗去晶体表面的水分,加热烘干后称重,计算产率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双隔膜电解池的结构示意简图如图所示,对该装置及其原理判断错误的是(     )

A.c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d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B.A溶液为硫酸,B溶液为氢氧化钠
C.a气体为氢气,b气体为氧气
D.该电解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Na2SO4+6H2O 2H2SO4+4NaOH+O2↑+2H2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可逆反应N2 (g)+3H2(g)  2NH3(g) △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A
B
C
D
研究
目的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
(p2>p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平衡体系增加N2
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3的一元酸和pH=11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OH)=c(H+)
B.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C.已知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近,则在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OH¯)>c(N3¯)>c(H)
D.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溶液:c(CO32)>c(HCO3)>c(OH)>c(H)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两种位于短周期的相邻周期、相邻主族的非金属元素X、Y,已知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根据下图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C、D均为含X元素的化合物,且A、F的一个分子中都只含有10个电子,则:
①A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F分子的电子式为          
②反应 I 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化合物NaX3是合成“达菲”的中间活性物质,也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主要物质。NaX3受撞击后生成Na3X和另一种气体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 X的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原因之一,工业上可采用它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无毒害物质而除去,请用方程式表示该反应                          
(2)若A、B、C、D均为含Y元素的化合物,其中A由两种元素组成,且A的摩尔质量为120g·mol–1,则:
①将反应IV所得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的晶体属于          晶体(填“离子”、“分子”、“原子”)
②反应 I 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含Y元素的化合物Na2Y和次氯酸钠溶液在强碱性环境中能发生反应,产物无沉淀,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氮是大气中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请回答下列氮及其化合物的相关问题:
(1)据报道,意大利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研究价值的N4,其分子结构与白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相似。已知断裂1 mol N-N键吸收167 kJ热量,生成1 mol N≡N键放出942 kJ热量,请写出N4气体转变为N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据报道,NH3可直接用作车用燃料电池,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3)在T1℃时,将5 mol N2O5置于10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N2O5(g)4NO2(g)+O2(g);△H>0。反应至5分钟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50%。
①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数字代入式子即可),上述平衡体系中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
②用O2表示从0~5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υ(O2)=        
③将上述平衡体系的温度降至T2℃,密闭容器内减小的物理量有        
A.压强           B.密度          C.反应速率          D.N2O5的浓度
(4)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建立如下平衡:2NO2(g)N2O4(g),平衡时N2O4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再充入NO2和再充入N2O4,平衡后引起的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都引起a减小   B.都引起a增大   C.充入NO2引起a减小,充入N2O4引起a增大
D.充入NO2引起a增大,充入N2O4引起a减小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海水中提取镁是世界各国获得镁的主要来源,以下是制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几种物质的溶度积,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物质
CaCO3
MgCO3
Ca(OH)2
Mg(OH)2
溶度积
2.8×10–9
6.8×10–6
5.5×10–6
1.8×10–11

 
(1)在从海水中提取镁时,往往用到贝壳(主要成份是碳酸钙),你认为          (填“能”或“不能”)将贝壳研磨成粉末直接投入海水中,理由是                                  ;如果不能直接投入,应将贝壳作何处理,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2)某同学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该生产过程,但实验室无石灰,他打算用烧碱代替,你认为          (填“可以”或“不可以”)得到Mg(OH)2。在加试剂时,误将纯碱溶液加入海水中,他思考了一下,又在得到的混合体系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你觉得他          (填“能”或“不能”)将Mg2+转化为Mg(OH)2沉淀,理由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已知海水中镁离子浓度为1.8×10–3mol·L–1,则要使镁离子产生沉淀,溶液的PH最低应为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碱式碳酸铜的成分有多种,其化学式一般可表示为xCu(OH)2·yCuCO3
(1)孔雀石呈绿色,是一种名贵的宝石,其主要成分是Cu(OH)2·CuCO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制取孔雀石的最佳反应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2.0mL 0.50 mol·L–1的Cu(NO3)2溶液、2.0mL 0.50 mol·L–1的NaOH溶液和0.25 mol·L–1的Na2CO3溶液按表Ⅰ所示体积混合。
实验2:将合适比例的混合物在表Ⅱ所示温度下反应。
实验记录如下:
表Ⅰ                                      表Ⅱ

编号
V (Na2CO3)/mL
沉淀情况
 
编号
反应温度/℃
沉淀情况
1
2.8
多、蓝色
 
1
40
多、蓝色
2
2.4
多、蓝色
 
2
60
少、浅绿色
3
2.0
较多、绿色
 
3
75
较多、绿色
4
1.6
较少、绿色
 
4
80
较多、绿色(少量褐色)

 
①实验室制取少许孔雀石,应该采用的最佳条件是                               
②80℃时,所制得的孔雀石有少量褐色物质的可能原因是                          
(2)实验小组为测定上述某条件下所制得的碱式碳酸铜样品组成,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过滤、洗涤并干燥过的样品置于平直玻璃管中。
步骤2: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步骤3:加热装置B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
步骤4:                                          (请补充该步操作内容)。
步骤5: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①装置A的作用是               ;若无装置E,则实验测定的x/y的值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采集了如下数据:
A.反应前玻璃管与样品的质量163.8g      B.反应后玻璃管中残留固体质量56.0g
C.装置C实验后增重9.0g                D.装置D实验后增重8.8g
为测定x/y的值,你认为可以选用上述所采集数据中的           (写出所有组合的字母代号)任一组即可进行计算,并根据你的计算结果,写出该样品组成的化学式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