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江西]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不同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固体硫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 C(金刚石) △H=+1.90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kPa时,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g)+O2(g)=2H2O(l) △H=-285.8kJ/mol
D.在稀溶液中,H+(aq)+ OH-(aq)=H2O(l) △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大于57.3kJ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S应为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 ① A+B→X (△H >0) ② X→C(△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 kJ•mol-1、P-O:b kJ•mol-1、P=O:c kJ•mol-1、O=O: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A(6a+5d-4c-12b)kJ•mol-1      B.(4c+12b-6a-5d)kJ•mol-1
C.(4c+12b-4a-5d)kJ•mol-1     D.(4a+5d-4c-12b)kJ•mol-1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下列四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g) △H1;      2H2S(g)+3O2(g)=2SO2(g)+2H2O(l) △H2
2H2S(g)+O2(g)=2S(s)+2H2O(g)    △H3;     2H2S(g)+O2(g)=2S(s)+2H2O(l) △H4
则△H四者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H1>△H2>△H3>△H4 B.△H4>△H2>△H3>△H1
C.△H3>△H4>△H1>△H2 D.△H4>△H3>△H2>△H1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有X(g)+Y(g) 2Z(g) △H<0。从反应开始经过t1后达到平衡状态,t2时由于条件改变,平衡受到破坏,在t3时又达到平衡,引起t2→t3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A.增大X或Y的浓度 B.增大压强
C.增大Z的浓度 D.升高温度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2 HBr(g)△H<0,平衡时Br2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转化率为b,则a、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曲线表示其它条件一定时反应2NO(g)+O2(g)2NO2(g) △H<0,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A.a点 B.b点 C.c 点 D.d点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2NO2(g) N2O4(g)△H<0
B.3O2(g)2O3(g)△H>0
C.H2(g)+I2(g)2 H I(g)△H<0
D.NH4HCO3(s) NH3(g)+H2O(g)+CO2(g)△H>0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为完全吸收生成的CO2,并使之生成正盐Na2CO3,消耗掉0.8mol/L NaOH溶液500mL,则燃烧1mol酒精放出的热量是

A.0.2Q B.0.1Q C.5Q D.10Q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表示外界条件(T、p)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L(s)+G(g) 2R(g)△H>0,y 轴表示的是

A.平衡时,混合气中R的百分含量 B.G的转化率
C.平衡时,混合气中G的百分含量 D.L的转化率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有反应2A(g)+2B(g)C(g)+3D(g),现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途径Ⅰ:A、B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途径Ⅱ:C、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 mol/L和6mol/L。则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B.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百分组成相同
C.达平衡时,途径Ⅰ的反应速率v(A)小于途径Ⅱ的反应速率v(A)
D.达平衡时,途径Ⅰ所得混合气的密度为途径Ⅱ所得混合气密度的1/2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molC(g),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A(g)+B(g) 2C(g) △H <0。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 amolC(g),再达平衡后,与原平衡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B. C的转化率增大
C. C的质量分数增大 D.反应热大于原来的2倍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A和1molB发生反应:3A(g)+B(g) xC(g),达平衡后,C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温度不变,按1.2molA、0.4molB、0.6molC为起始物质,达平衡后压强不变,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的值为
A.1                B.2                C.4                   D.1或4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相同容积的四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同样的可逆反应:2X(g)+Y(g)3W(g)+2Z(g)起始时四个容器所装X、Y的量分别为:甲(X:2mol,Y:1mol) 乙(X:1mol,Y:1mol)丙(X:2mol,Y:2mol) 丁(X:1mol,Y:2mol)在相同温度下,建立平衡时,X或Y的转化率大小关系为

A.X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 B.X的转化率为:甲<乙<丙<丁
C.Y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 D.Y的转化率为:丁>乙>丙>甲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已知红磷比白磷稳定,又知:4P(白磷,s)+5O2(g)=2P2O5(s) △H1
4P(红磷,s)+5O2(g)=2P2O5(s) △H2,则ΔH1和ΔH2的关系是△H1    △H2(填“>”、“<”
或“=”)。
(2)已知H2(g)和CH3OH(l)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kJ·mol-1和-726.5kJ·mol-1,写出由CO2
和H2生成液态甲醇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3)已知一定温度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SO2(g)+1/2O2(g) SO3(g) K1,CO(g)+1/2O2(g)
CO2(g) K2。则相同温度下反应SO2(g)+CO2(g) SO3(g)+CO(g)的平衡常数为          
(用K1、K2表示)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 + N(g)R(g) + 2L(?),此反应规律符合下图图像。

①T1      T2  ,正反应的△H      0。(填“>”、“<”或“=”,下同)。
②P1        P2  , L为       。(填“固”或“液”或“气”态)。
(2)合成氨的原理为:N2(g)+3H2(g)  2NH3(g) H=-92.4 kJ/mol,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2的变化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若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    92.4kJ.(填“>”、“<”或“=”)。
③将1 mol N2和3 mol H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此时欲提高该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 B.向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H2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液化生成物分离出氨

④若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和6molH2反应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40%。若以NH3作为起始反应物,反应条件与上述反应相同时,要使其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前者相同,则NH3的起始物质的量和它的转化率分别为             mol、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煤的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其中合成CH3OH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在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CO2(g)+3H2(g)CH3OH(g)+H2O(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探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2>T1均大于300℃)。

①通过分析上图,可以得出对反应CO2(g)+3H2(g)CH3OH(g)+H2O(g)的说法正确的是(填
序号)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T1时的反应速率大于T2时的反应速率
C.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大
D.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②下列情形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v(H2)=3v(CO2)
c.CH3OH与H2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每消耗1 mol CO2的同时生成3molH2
e.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f.密闭容器中CH3OH的体积分数不变
③在T1温度时,将2molCO2和6molH2充入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平衡时,若CO2的转化率为60%,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用0.5mol/LNaOH溶液和0.5mol/L硫酸溶液反应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mol/L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2)从下列仪器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的仪器(填字母)            
a.托盘天平(带砝码)b.小纸片c.小烧杯d.坩埚钳  e.玻璃棒  f.药匙  g.量筒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用中和热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kJ/mol)                        
(2)取50ml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①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②近似认为0.5mol/LNaOH溶液和0.5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ml,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4.18J/(g.℃)。则中和热△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
d.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向体积为2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2X(g)Y(g)+3Z(g)
(1)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则用Y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速率为             。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段时间内测得容器内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X)=3.5mol/(L・min);乙v(Y)=2mol/(L・min);丙v(Z)=4.5mol/(L・min);丁v(X)=0.075mol/(L・s)。若其它条件相同,温度不同,则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填序号)            
(3)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氩气,则平衡向             (填"左"或"右"或"不")移动;若向
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移走部分混合气体,则平衡向          (填" 左 " 或 " 右 " 或 " 不")移动。
(4)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达到(1)所述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molX气体,则平衡后X的转化率⑷与⑴的
平衡中的X的转化率相比较              

A.无法确定 B.⑷一定大于⑴ C.⑷一定等于⑴ D.⑷一定小于⑴

(5)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cmol,达到平衡时仍
与(1)的平衡等效,则a、b、c应该满足的关系为                        
(6)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cmol,达到平衡时仍
与(1)的平衡等效,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应该为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