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广东]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直属六校高三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在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pH=1的溶液中:NH4+Fe2+、SO42-、ClO
B.通入过量SO2气体的溶液中:Fe3+、NO3、Ba2+、H+
C.c(Al3+)=0.1 mol/L的溶液中:Na+、K+、AlO2、SO42-
D.通入过量CO2气体的溶液中:Na+、Ba2+、HCO3、Cl、Br
来源: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直属六校高三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选项中所涉及的两个量一定相等的是

A.11.2 L N2与14 g CO气体所含有的原子数
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溶解与阴极析出的铜的质量
C.6.2 g Na2O和7.8 g Na2O2中所含的离子数
D.18 g重水(D2O)与17 g NH4+所含有的电子数
来源: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直属六校高三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B.Na2CO3、NaHCO3都是盐,都能与CaCl2溶液反应
C.CO、NO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将SO2通入Ba(ClO)2的溶液中,生成BaSO4沉淀
来源: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直属六校高三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反应:3Na2O+3H2O+2Al3+=2Al(OH)3↓+6Na+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HCl:OH-+H+=+H2O
C.过氧化钠与冷水反应:2O22+2H2O=4OH+O2
D.H2SO4与Ba(OH)2混合:SO42+Ba2++H++OH=BaSO4↓+H2O
来源: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直属六校高三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最可行的是

A.检验试液中的SO42-: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
B.检验试液中的Fe2+:试液无明显现象红色溶液
C.检验试液中的:试液 棕黄色溶液 蓝色溶液
D.检验试液中的CO32-:试液白色沉淀沉淀溶解
来源: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直属六校高三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B.红热的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颗粒
C.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来源: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直属六校高三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Z>W>Q
B.元素W的气态氢化物与Y的单质可发生置换反应
C.元素X与Y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说明Y的非金属性比X强
D.元素Z、W、Q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和强碱溶液反应
来源: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直属六校高三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I
叙述II
A
NH4Cl加热有类似升华现象
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
B
Fe的金属活动性大于Cu
用FeCl3溶液可以腐蚀Cu
C
水解程度:NaHCO3<Na2CO3
溶解度:Na2CO3>NaHCO3
D
HNO3具有不稳定性
浓HNO3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来源: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直属六校高三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ClO2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易溶于水。实验室以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制备ClO2的流程如下:

(1)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     ;可用于制取NH3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饱和食盐水 B.碱石灰 C.浓硫酸 D.水 E.NH4HCO3

(2)写出NaClO2溶液与NCl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电解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                              
(4)测定ClO2的过程如下: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100mL水溶解后,再加3mL硫酸溶液;在玻璃液封管中加入水;将生成的ClO2气体通过导管在锥形瓶中被吸收;将玻璃封管中的水封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c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I2+2S2O32=2I-+S4O62),共用去VmL硫代硫酸钠溶液。
①请写出上述二氧化氯气体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测得ClO2的质量m(ClO2)=            。(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来源: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直属六校高三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左图实验方案,用含有铝、铁和铜的合金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    

请回答:
(1)步骤Ⅰ、Ⅱ、Ⅲ中均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该操作中除用到烧杯和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试剂X是             
(3)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行步骤Ⅱ时,该小组用如上右图所示装置及试剂将制得的CO2气体通入溶液A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逐渐减少,为了避免固体C减少,改进的措施是在装置Ⅰ、Ⅱ之间增加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溶液D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由X和F制得CuSO4,还必须使用的最恰当的试剂可以是_____或_________。

A.浓H2SO4 B.Fe2O3 C.HNO3 D.O2 E.H2O2

(7)从溶液E中获得绿矾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        、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来源: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直属六校高三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利用硫酸渣(含Fe2+、Fe3+的硫酸盐及少量CaO和MgO)制备高档颜料铁红(Fe2O3 )和回收(NH4)2SO4,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废渣溶解操作时,为了加速废渣溶解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点)
(2)物质A是一种氧化剂
①工业上最好选用         (填序号)

A.空气 B.Cl2 C.MnO2 D.H2O2

②简述工业上这样选择A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任意答2条)。
③写出A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图有关数据,你认为工业上氧化操作时应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4)往铵黄铁矾溶液(含Fe3+)中加入溶液B至pH为5时产生沉淀,请写出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铵黄铁矾晶体溶于适量蒸馏水中,往其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收所得的(NH4)2SO4晶体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直属六校高三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               ,说明SO2具有      性。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B中出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为探究该白色沉淀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事实判断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编号)。
a.BaSO3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b.BaCl2溶液中可能溶解有氧气
c.BaCl2溶液中可能混有NaOH
d.由A制得的SO2气体中可能混有氧气
(4)写出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装置A中的浓H2SO4换作浓HNO3,对此实验是否有影响并明理由                                                            

来源: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直属六校高三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