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山东]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里“封建”的含义是               (     )

A.奴隶社会瓦解 B.封建制度
C.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D.分封诸侯国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   )     

A.广建诸侯藩国 B.区分血缘亲疏
C.保证法律执行 D.巩固分封秩序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

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       (   )

A.分封制的实行 B.郡县制的实行
C.察举制的实行 D.科举制的实行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图所示权力机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分散了丞相权力,完善了中央机构
B.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C.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能
D.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的变化。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与其搭配正确的是                     ()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   )         

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削弱相权,汉代、唐代、宋代采取的相同做法是                  (   )

A.增加宰相的名额 B.废除宰相
C.选用级别较低的官员参与中枢决策 D.分割宰相的权力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历史事件与雍正帝有关的是                                    (   )
①废除宰相制度 ②设立内阁 ③设立军机处 ④推行密折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这样做的结果是(   )

A.军机处变为行政机构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
C.内阁的权力得到加强 D.专制皇权更加强化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一内容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了19世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这一侵略特征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B.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八国侵略军联合侵略中国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朝林福祥《平海心筹》记载:“初十日辰刻(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即1841年5月30日),逆夷……抢劫,予闻锣声不绝,即带水勇应之,……来会者众数万,刀斧犁锄,……将夷兵困在垓心矣。”该记载反映了                             (     )          

A.反割台斗争 B.义和团运动
C.三元里抗英斗争 D.反洋教斗争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故筑城池。……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城,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据此推断这段材料出现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

A.1631年(即崇祯三年) B.1931年 C.1935年 D.1937年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看图,这种臂章最早出现于中国抗日部队中应该是在                 (   )
 

A.1931年9月后 B.1936年12月后
C.1937年8月后 D.1938年10月后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出现在       (   )

A.淞沪会战中 B.太原会战中
C.徐州会战中 D.枣宜会战中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西方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清政府进行坚决抵抗
C.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D.西方列强实力不够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史学家魏斐德作品《大门口的陌生人》利用‘冲突—反应’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这段论述(   )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此诗句颂扬的是              (   )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在评价辛亥革命时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道路”。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   )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C.推翻封建帝制 D.结束了封建制度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9年,有报纸刊登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文中宣称“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来维护公理……”。为此学生发起了 (   )

A.五四运动 B.护国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九运动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在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即最低纲领,要求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以下各项中属于中共在此后所进行的具有明显反封建性质的斗争是        (     )
①五四运动 ②国共合作出师北伐 ③南昌起义 ④国共合作协同抗日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所示的历史歌曲唱出了一个时代的革命奋斗目标。这场革命之所以蓬勃兴起,主要是因为(    )

A.南昌起义的成功发动 B.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D.国共组建革命统一战线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     )

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由于我们过去军事上的错误领导使我们没有能够在中央苏区内粉碎第五次‘围剿’,使我们的主力红军不能不退出苏区并遭受到部分的损失。”通过此决议的会议是 (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     )

A.参加北伐战争 B.拒绝张杨兵谏、导致西安事变
C.组织徐州会战 D.组织对红军第五次围剿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史记》
请回答:
(1)文中的“寡人”是谁?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寡人”最担心哪些人或势力会威胁到他的统治?针对这些威胁,文中的“寡人”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他的统治?
(3)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寡人”们和这些人或势力的矛盾演变呈现出怎样的规律或特点?
(4)上文中 “寡人”开创的什么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你认为这一政治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五十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
                 材料四 从l840年到l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用材料二中的哪一结论可以说明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2)指出材料三中四幅图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贫农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引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 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国民党“一大”宣言),就是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定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引自孙中山《对于中国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
材料三 国共两党在20世纪30—40年代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回答:
⑴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中共的主张与国民党的主张哪些是一致的?
⑵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1927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试分析这次合作失败的原因。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4)最终,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