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安徽]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MgCl2制得金属镁
B.在海轮外壳上嵌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世界各国流通的货币材质一般都是合金,合金中只含有金属元素
D.工业上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进行脱硫,并能回收得到石膏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铝与氧化铁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B.FeCl3溶液能与铜反应,故可用于蚀刻印刷线路版
C.Mg和Fe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氢气和对应的碱
D.由于铝在空气中不会锈蚀,故铝制品的使用寿命都很长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变化中不可能通过实验直接一步完成的是

A.Al→Al[(OH)4] B.Cu→CuSO4
C.Fe(OH)2→Fe(OH)3 D.NH3→HNO3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种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H2的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则此金属可能是

A.Mg B.Fe C.Al D.Cu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W、X、Y、Z四种物质,其中两种为单质,两种为化合物,且能发生反应:
W+X→Y+Z,则Z不可能是

A.F2 B.Si C.MgO D.Al2O3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硝酸、浓硫酸、烧碱溶液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固体产物只有2种
C.合金既属于金属材料,又属于复合材料
D.可用稀硝酸除去银镜反应后试管内壁析出的银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5mol∙L-1 Fe2(SO4)3溶液中含有SO42数为1.5NA
B.7.8g Na2O2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2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足量的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D.常温常压下,7.0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选项
气体
a
b
c
A
CO2
稀盐酸
石灰石
浓硫酸
B
SO2
浓硫酸
铁片
浓硫酸
C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D
Cl2
浓盐酸
MnO2粉末
浓硫酸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褪色过程不是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的是

A.将氯水滴入到干燥的红布条上,红色布条褪色
B.将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C.将SO2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D.向含有I2的淀粉溶液中加入KOH溶液,蓝色褪去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A.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Ag++Br=AgBr↓
B.可用碳酸钠溶液洗涤油污:CO32+H2O=HCO3+OH
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KCl溶液:2H++2ClH2↑+Cl2
D.FeSO4溶液与双氧水、稀硫酸混合:2Fe2++H2O2+2H+=2Fe3++2H2O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取少量无机盐溶液试样,对其中的离子进行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试样中一定含CO32
B.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试样中一定含Fe2+
C.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则试样中一定含SO42
D.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为黄色,则试样中一定含钠元素,一定不含钾元素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国外媒体报道,iPhone5在电池方面有所改进,它将配备NEC自主研发的ORB超薄有机游离基电池,单次充电仅需30秒。该电池的一极为一种有机高分子的游离基(用R表示)和石墨粉及粘结剂的复合物,另一极是锂,分隔材料为某种聚烯烃,电解质为LiPF6溶解于某种有机碳酸酯溶剂中,高分子游离基在空气中十分稳定,在电池充电时被氧化成阳离子,而电池放电时又被还原成游离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该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放电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Li−e=Li+
C.充电时,Rx+ 由阴极向阳极移动
D.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R−xe=Rx+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11.2g镁−铜合金完全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g沉淀。反应过程中产生NO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A.4.48L B.6.72L C.11.2L D.13.44L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以下是冶炼铜的一个反应:
Cu2S+2Cu2O6Cu+SO2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若反应中转移1mol电子,得到Cu     mol。  
(2)下列两种方法均可以制备CuSO4
方法一: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
方法二: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①假如某工厂欲生产CuSO4,请选择一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②有同学认为,生成等量的硫酸铜两种方法消耗的能量相同,因为反应都是铜转变为CuSO4,你认为上述说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在298K时,1mol C2H6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热量1558.3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利用该反应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多孔石墨作电极,在电极上分别通入乙烷和氧气。通入乙烷气体的电极应为        极(填“正”或“负”),该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3)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如果起始时盛有1L pH=5的CuSO4溶液(25℃,CuSO4足量),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要使溶液恢复到起始浓度(温度不变,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向溶液中加入          (填物质名称),其质量约为           

(4)将普通碳钢钉放入“84消毒液”(NaClO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5)为了进一步探究碳钢钉在该消毒液(NaClO)中的腐蚀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写出碳(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
(1)现配制100mL 0.01mol∙L-1 FeCl3溶液,配制过程中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                             ,配制过程中除需用FeCl3固体、蒸馏水外,还需要的试剂有            。将已配制好的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煮沸一段时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向该液体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
c.将该液体进行过滤,可得到红褐色固体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
(2)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用镁条引燃Fe3O4粉末和铝粉的均匀混合物,使其充分反应。
①向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所得剩余固体中除铁外还含有的固体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已知:3Fe(s)+2O2(g)=Fe3O4(s) △H=−1118 kJ·mol-1  
2Al(s)+3/2O2(g)=Al2O3(s) △H=−1675.7 kJ·mol-1
则铝与Fe3O4发生反应生成铁和Al2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回收物的综合利用,专门设计实验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纯净的AlCl3溶液和胆矾晶体(CuSO4∙5H2O),其实验方案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合金研磨成合金粉的目的是                                         
(2)分别写出步骤Ⅰ、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Ⅰ:                                                 
Ⅱ:                                                 
(3)在滤液B转化为沉淀E的过程中盐酸的用量不易控制,可将加入适量的盐酸改为通入一种气体,该气体的电子式为             ,写出更改试剂(气体过量)后生成沉淀E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该小组成员从资料中获知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在滤渣D中加入稀硫酸和H2O2可制得CuSO4,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蓄电池是一种可以反复充电、放电的装置。有一种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NiO2+Fe+2H2OFe(OH)2+Ni(OH)2
(1)该蓄电池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填字母,下同)。
A.NiO2             B.Fe             C.Fe(OH)2            D.Ni(OH)2
(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解质溶液显强酸性
B.放电时5.6g Fe全部转化为Fe(OH)2时,外电路中通过了0.2 mol电子
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2OH−2e==NiO2+2H2O
D.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保持不变
(3)用此蓄电池电解含有0.01 mol CuSO4和0.01 mol NaCl的混合溶液100 mL,电解池的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当溶液中的Cu2+ 全部转化成Cu时,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将电解后的溶液加水稀释至1L,此时溶液的pH=      
(4)用此蓄电池进行电解,且电解池的电极均为铜电极,电解质溶液为浓碱液与NaCl溶液的混合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同学们惊奇地发现,阳极附近不是生成蓝色沉淀,而是生成红色沉淀,查阅资料得知该红色沉淀是Cu2O。写出该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探究在含Mg2+、Al3+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过程。
【实验】在0.1 mol∙L-1 MgSO4、0.05 mol∙L-1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5 mol∙L-1NaOH溶液,借助氢离子传感器和相应分析软件,测得溶液的pH随NaOH溶液的加入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为精确控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可将NaOH溶液置于                         (填仪器名称)中滴加。
(2)图中有三个pH增加缓慢的阶段,第一阶段(a点前)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3)对第二阶段(b、c之间)溶液pH变化缓慢的本质,小组同学做出如下推测,请补充推测2和3:
推测1:生成Mg(OH)2沉淀,消耗OH
推测2:                                    
推测3:                                           。
若推测1符合实际情况,则a点之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请据此描述Mg(OH)2、Al(OH)3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溶解性的差异                                            
(4)请分析e点后溶液中较大量存在的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并设计实验检验(可不填满):

较大量存在的含金属元素的离子
检验方法
 
 
 
 
 
 

 

来源: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