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浙江]2014届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下图为澳大利亚某地临近海岸线的“岩塔荒漠”景观,许多石灰岩塔坐落在漫漫黄沙之中。环顾这片黄沙的周边,却有不少绿色植物。再细细追踪,这片沙地上还发现了硬叶林的古遗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岩塔荒漠”景观的形成过程可能为(    )

A.固结成岩—内力抬升—流水溶蚀—海浪沉积
B.固结成岩—内力抬升—风化侵蚀—风力沉积
C.固结成岩—流水溶蚀—内力抬升—海浪沉积
D.固结成岩—风化侵蚀—内力抬升—风力沉积

“岩塔荒漠”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右图澳大利亚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来源:2014届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某人口1亿以上国家2006~2010年每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的对比,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该国2006~2010年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总量一直在下降
B.该国年净增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死亡率仍然很高
C.该国2006~2007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
D.该国2009~2010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鼓励生育政策起实效

该国最有可能是

A.俄罗斯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来源:2014届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使用GIS分析某类自然灾害(X)的模型构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该类自然灾害(X)是

A.台风 B.内涝 C.泥石流 D.塌陷

该类自然灾害近年来在我国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其原因不可能包括

A.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 B.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上升
C.不透水下垫面不断增加 D.城市郊区温差有所下降
来源:2014届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我国“中原城市群”(城市名只标注了郑州)各城市不同年份城市竞争力的等级分布演变状况(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第一至第四等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有关“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等级分布演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二等级梯队由北部与东部逐步收缩稳定在北部地区
B.第三等级梯队从南部扩至南部与东部,后又缩回南部
C.位于郑州正东部的城市,其城市竞争力等级明显下降
D.位于郑州正西部的城市,其城市竞争力表现较不稳定

1988年,“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等级分布差异最大的发展轴是

A.京广线沿线 B.陇海线沿线 C.京九线沿线 D.焦枝线沿线
来源:2014届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盛行风向转变指数公式:IS=(F1-F7)+(F′7-F′1),其中F1与F7分别表示1月盛行风向频率和该风向在7月的频率,F′7与 F′1分别表示7月盛行风向频率和该风向在1月的频率。下图示意中国近地层盛行风向转变指数(IS)最大值的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a地北部闭合等值线内的“IS”最大值可能为

A.25 B.0 C.-15 D.-25

关于a、b、c、d四地“IS”最大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四周地形封闭,冬夏季风不能到达,因此IS最大值很小
B.b地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明显,因此IS最大值很大
C.c地IS最大值较同纬度东部小,主因是植被茂密阻挡了季风
D.d地IS最大值较同经度北部大,主因是地形阻挡了东南季风
来源:2014届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国南部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①、②、③、④四图例分别代表该国除谷物种植用地以外的其它四种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林地牧草地基本未利用地经济作物用地
B.牧草地林地经济作物用地基本未利用地
C.基本未利用地经济作物用地林地牧草地
D.经济作物用地基本未利用地牧草地林地

下列属于该地区盛产的主要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是

A.小麦可可 B.水稻亚麻 C.玉米甘蔗 D.小麦黄麻
来源:2014届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列出了四个世界著名“硅谷”(美国旧金山、日本筑波、德国慕尼黑、印度班加罗尔)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地点
气温(℃)
降水量(mm)
一月
七月
一月
七月
全年

21.3
23.9
1
106
905

9.3
17.1
110.5
0.8
500.4

5.2
25.2
48.6
161.5
1467

-1.5
17.5
50
120
959

四个“硅谷”中,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四个“硅谷”中,输送水汽的主要盛行风向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有关四个“硅谷”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受益于与美国硅谷时差的适到好处,与美国协同发展软件业
B.②地背靠科技力量发达的世界级大都市,但国内的市场不够广阔
C.③地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管理经验,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最早
D.④地依托鲁尔区高科技产业的雄厚基础,微电子产业大规模发展
来源:2014届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北美洲北部某月两条等温线的分布状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导致甲、乙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洋流性质 B.地形地势洋流性质
C.地形地势海陆分布 D.海陆分布地形地势

两条等温线在图示地区出现的月份,下列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孟买至广州的航海线路顺风顺水 B.澳大利亚东南部农民忙着播小麦
C.马达加斯加岛西侧河流正值汛期 D.智利圣地亚哥森林火险等级较低
来源:2014届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42°N附近我国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该山地1800米以上的岳桦林是一种匍匐状生长的森林,以下不属于其生长习性的是

A.耐旱 B.耐寒 C.抗风 D.耐贫瘠

甲、乙为两大著名水体,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湖的成因与云南昆明滇池类似
B.甲湖及其周边冬季不适合开展冰雪运动
C.乙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于甲湖
D.乙河流域地区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为主
来源:2014届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年10月23日,徐老师在手机上打开了“天气通”软件,看到其所居住的我国某城市的部分天气资料(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示时段气温日较差先减小后增大
B.据风向来看低压系统反复经过该城市
C.10月21~22日该城市气压可能先下降后上升
D.10月22日夜晚该城市可能正在经历锋线过境

根据图示信息,徐老师居住的城市可能是

A.北京    B.成都    C.海口    D.上海
来源:2014届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某地区通过钻探某一岩层得出的地质数据:黑点代表钻井位置,斜线左边数据代表井口所在地面海拔高度(单位:米),斜线右边数据代表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地形坡度在四地中最缓 B.乙地地貌的形成以外力为主
C.丙地地下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丁地地貌的形成以内力为主

若该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则降水最多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戊
来源:2014届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甲、乙两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H)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两地的纬度值可能是                   

A.20°N、20°S B.10°S、30°N
C.27°N、13°S D.15°S、25°N

依照上题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时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B.①时之后,乙地昼长短于甲地
C.③时之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乙地
D.④时之后,乙地昼长开始变短
来源:2014届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南美洲西北部A国等高线地形图(下图)。

材料二  A国两城市波哥大与基布多各月降水量(㎜)对比(下图)。

(1)比较A国东部与西部河流水系特征的差异。
(2)基布多与波哥大的年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试分析其成因。
(3)A国是仅次于荷兰的世界第二大鲜切花出口国,该国相对于荷兰生产鲜切花的有利条件有                  

来源:2014届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位于呼伦贝尔高原上的满洲里市是一座独领中俄蒙三国风情,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行政上为县级市,归属呼伦贝尔市(地级市)管辖。下图分别为满洲里市2012年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特征饼状图。

材料三 呼伦贝尔高原上河流纵横,湖沼众多。其中呼伦湖为中国第四大,北方第一大湖;但近年来湖泊水位不断下降,水污染也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堪忧。
(1)分析呼伦湖近年来水污染日益严重的原因。
(2)分析满洲里市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特征的形成原因。
(3)根据自然环境与工业结构,列举满洲里应积极发展的具体工业门类。

来源:2014届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是一种使用方便,燃烧值高的新型潜在能源。主要分布于海底沉积物和陆上永久冻土带中。据初步估算,全球可燃冰资源量约为21×1015m3,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倍,足够人类使用千年以上。美国、日本等国均已经在各自海域发现并开采出天然气水合物。2007年,我国在A远景区(图18)首次采集到可燃冰实物样品,成为世界上第4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可燃冰样品的国家。
材料二 中国已探明可燃冰资源(预测远景区)分布示意图(下图)。

(1)描述中国已探明可燃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2)A远景区可燃冰资源极其丰富,但至今仍未进入商业开发阶段,分析A远景区大规模开发利用可燃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B远景区南、北两侧地形区出产的农产品均以品质高而著称,试比较其品质高的自然原因的差异。

来源:2014届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