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上海]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是

A.K B.Ca C.I D.P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

A.青铜 B.生铁 C.锰钢 D.硬铝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合物不是黑色的是

A.FeO B.FeS C.Fe3O4 D.Fe2O3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反应属于铝热反应的是

A.Al2O3+NaOH B.Al+Fe3O4 C.Al+CuSO4 D.Al+HCl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类是常用的学习方法,对于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的分类错误的是

A.化合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 C.离子反应 D.放热反应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Fe2O3和Al2O3

A.是两性氧化物 B.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可与盐酸反应 D.可溶于水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属于定量仪器的是

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锥形瓶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标有“20℃,25 mL”的滴定管内装溶液至刻度“0”时,管内液体的体积

A.约为5mL B.大于25 mL C.等于25 mL D.小于25 mL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因素中,不会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是

A.分子个数   B.原子半径    C.温度    D.压强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同元素的原子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A.中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可能是

A.主族 B.副族 C.Ⅷ族 D.Ⅶ族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有8个主族 B.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周期
C.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金属元素 D.IA族中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或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的变化。图中纵坐标表示

A.电子层数 B.原子半径 C.最高化合价 D.最外层电子数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Y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4,Y元素与M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该物质能溶于水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A.硫化钾 B.硫化钠 C.氯化钠 D.氧化铝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门捷列夫制作元素周期表时,许多元素尚未发现,他在铝的下面留了空位给“类铝”,并对“类铝”的性质进行了预测, “类铝”与后来发现的镓的性质一致,从而验证了元素周期表的正确性。下列有关镓的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镓的金属性比铝弱 B.镓的常见化合价为+3
C.镓的原子半径比铝大 D.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碘水中滴加淀粉溶液 B.溴化钠溶液中滴加氯水
C.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D.盐酸中滴加酚酞试液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含有大量Na、Cl、OH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Fe2 B.Cu2 C.AlO2 D.HCO3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溶液中的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OH= H2O表示的是

A.2NaOH+CO2=Na2CO3+H2O B.NH3·H2O+HCl =NH4Cl+H2O
C.Mg(OH)2+2HCl =MgCl2+H2O D.2KOH+H2SO4=K2SO4+2H2O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有K
D.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3 B.1:2 C.1:1 D.2:1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铝可以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____性;铝比铁不容易生锈的原因是铝表面较易形成__________。工业上可用铁槽车运输浓硫酸,是由于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_________。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三瓶无色溶液的标签损坏了,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盐酸、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甲、乙两位同学各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都取得了成功。甲用的一种指示剂是_________;乙用的一种酸溶液是__________。丙同学没用任何试剂也鉴别成功了,他的鉴别过程是:取样于试管中,编号为a、b、c,然后将三种溶液两两混合,发现a加入b中有气泡产生,a加入c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则a、b、c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素周期表是指导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N
 
F
 
Mg
Al
 
 
S
Cl
 

 
(1)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N和F处于同一行,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相同。
(2)以上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写元素符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3)Mg和Al中,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写元素符号),写出一条能说明该结论的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
(4)S和Cl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写元素符号),不能说明该结论的事实是_____。
a.氯气与铁反应生成FeCl3,硫与铁反应生成FeS
b.把Cl2通入H2S溶液中能发生置换反应
c.受热时H2S易分解,HCl不易分解
d.单质硫是固体,氯的单质是气体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提纯含NaCl和Na2SO4两种杂质的NaNO3溶液,且逐一分离出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流程:

(1)操作①②③的名称都是________(填操作名称)。
(2)写出试剂的名称:试剂1___________;试剂2_____________。
(3)操作③之前加入Na2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试剂4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控制试剂4的加入量“适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气体体积测定仪中用镁和硫酸反应测定1 mol氢气体积。完成下列填空:

(1)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塞上B瓶的玻璃塞,用橡皮塞塞紧A瓶加料口,当看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可以确认装置气密性良好。
(3)已知液体量瓶的刻度范围是110~130 mL,实验时称取镁带的质量要控制在0.100~0.110 g之间,目的是_________。
(4)完成一次测定实验,需要2次用注射器抽气,其中需要记录的是第__________次抽出气体的体积。
(5)下列情况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______(填编号)
a. 镁表面的氧化膜没有除尽         b. 储液瓶中的液体是水
c. 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d. 装置气密性不好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进行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实验步骤】
(1)用__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准确称量瓷坩埚的质量。
(2)在瓷坩埚中加入约2 g研细的硫酸铜晶体,并称量。
(3)把盛有硫酸铜晶体的瓷坩埚放在泥三角上慢慢加热,直到蓝色完全变白,然后把坩埚移至____________中冷却到室温,并称量。
(4)重复(3)的实验进行恒重操作,直至两次称量结果相差不超过0.001 g。
【数据记录与处理】

 
第一次实验
第二次实验
坩埚的质量(g)
29.563
30.064
坩埚+试样的质量(g)
31.676
32.051
恒重后,坩埚+硫酸铜的质量(g)
30.911
31.324
x的值
5.05
5.13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处理结果,计算本次实验的相对误差为______%(已知x的理论值为5)。
【分析与讨论】
(1)做一次实验,至少需要加热________次(填数字,下同);至少需要称量_________次。
(2)恒重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重复两次实验求x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值比理论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编号)。
a.加热过程中有晶体溅出         b.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
c.实验前,晶体表面潮湿         d.晶体灼烧后直接放在空气中冷却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欲配制0.1 mol/L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试剂。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
(1)他猜测烧杯中未溶物为BaCO3。理由是_____________;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为准确测定样品中Ba(OH)2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①配制250 mL约0.1 mol/L Ba(OH)2溶液:称取5.000 g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将滤液转入______中,洗涤,定容,摇匀。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所配制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甲基橙,将0.200 mol/L标准盐酸装入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盐24.20 mL。计算样品中Ba(OH)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3)上述滴定中,滴定管在注入标准盐酸之前,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________________。在滴定中,准确读数应该是滴定管上蓝线的________________处所对应的刻度。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硫酸铜晶体在不同温度下可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甚至分解成氧化物。某学生在不同温度下给8.000 g硫酸铜晶体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序
温度(℃)
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102
6.848
2
113
5.696
3
258
5.120
4
570
2.560

 
(1)第1次实验后,试样晶体失去结晶水的质量是_____ g。
(2)通过计算确定第二次实验后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第四次实验后,剩余固体为一种黑色粉末(假设为纯净物),将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至少需要0.50mol/L的稀硫酸多少毫升?(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化合物:双氧水、矿泉水 B.同位素:1H22H2
C.非电解质:Cl2、BaSO4 D.分子晶体:I2、SO3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选项的变化中,不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的是

A.CO2→MgO B.Fe3O4→H2O C.FeCl3→CuCl2 D.MnO2→Al2O3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Z、M、W为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 g/L;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M
B.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
C.XZ2、X2M2、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测定某铝镁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某小组计划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填写下列空白。
(1)同学们选用甲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就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请你帮助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经讨论认为甲装置有两个方面会引起较大误差,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于是他们设计了实验装置乙。乙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若实验前后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V2 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mL。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Fe、Cu组成的合金,其中Cu、Fe的总物质的量为a mol,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研成粉末后,全部投入含b mol HNO的稀溶液中,微热使其充分反应,且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剩余的残渣只有Cu,则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情况)
(2)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Cu时,则b的取值范围是(用a、x表示)___________。
(3)当x=0.5,溶液中Fe与Fe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在标准状况下共产生672 mL气体。则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