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江西]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据某权威刊物报道,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H3分子,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H3和H2,下列各项中一定相等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分子数 D.原子数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性是丁达尔现象
B.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的细口瓶中,并置于低温阴暗处
C.金属钠着火燃烧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正常雨水pH等于7,酸雨的pH小于7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硅单质可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
B.装碱性溶液的玻璃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C.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D.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溶液中含Cl-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5mL 0.1mol·L-1的氯化铝溶液 B.10mL 0.1mol·L-1的氯化钙溶液
C.30mL 0.2mol·L-1的氯化钾溶液 D.40mL 0.25mol·L-1的氯化钠溶液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电解质]
A
氢氧化钡
NaHSO4
BaCO3
MgO
CO2
H2SO3
B
纯碱
H2S
NaHCO3
Na2O
CO
烧碱
C
氢氧化钠
HBr
CaCl2
SiO2
SO2
AgCl
D
氢氧化钾
HNO3
CaCO3
CaO
SO3
H2O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是(   )

A.Al → Al2O3→ Al(OH)3 → NaAlO2
B.N2 → NO→ NO2 → HNO3
C.Si → SiO2 → H2SiO3 → Na2SiO3
D.S → SO3 → H2SO4 → MgSO4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 mol·L-1的NaOH溶液:K+、Na+、SO42、CO32
B.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l、NO3
C.0.1 mol·L-1FeCl3溶液:K+、NH4+、I、SCN
D.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Ca2+、Na+、ClO、NO3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
现象
A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铝箔熔化但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B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C
往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将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氨气
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常温常压下,18g 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11.2L酒精(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D.常温常压下,1 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 + NH4Cl =" NaCl" + N2↑ + H2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NO2的氧化性大于N2
B.每生成1mol N2,转移的电子数的物质的量为6mol
C.NH4Cl的还原性大于N2
D.氮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选项的括号内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中混有SO2(饱和NaHCO3溶液)
B.氮气中混有氧气(灼热的铜网)
C.NaNO3溶液中混有Na2SO4〔Ba(NO3)2溶液〕
D.氨气中混有水蒸气(浓硫酸)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2AlO2+H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Al(OH)3
C.FeCl2溶液跟Cl2反应:2Fe2++Cl2=2Fe3++2Cl
D.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3+ + Fe = 2Fe2+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钾(K)与Na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K比Na的活泼性强,下面是根据Na的性质对K的性质的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

A.K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
B.K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氧化产物与其加热时燃烧产物相同
C.K与水能够反应,但不如Na与水的反应剧烈
D.K能从铝盐溶液中置换出铝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同温同压下,11.5 g气体A所占的体积和8 g O2所占的体积相同,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46 B.28 C.44 D.64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CuO、FeO、Fe2O3组成的混合物m g,向其中加入100mL 1mol·L-1硫酸,恰好完全溶解,若m g该混合物在过量氢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则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     )

A.(m-0.8)g B.(m-1.2)g C.(m-1.6)g D.无法计算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Na2O2逐渐加入到含有Al3+、Mg2+、NH4+的混合溶液中并加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2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Al3+、Mg2+、N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

A.2 mol、3 mol、8 mol
B.3 mol、2 mol、8 mol
C.2 mol、3 mol、4 mol
D.3 mol、2 mol、4 mol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实验室配制1mol/L Na2CO3溶液250ml。
(1)需要固体Na2CO3         g;(2)该溶液中的阳离子数目为             个;
(3)需要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 的Na2CO3溶液           ml;
(4)将该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5)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不重复使用)                       

A.称量 B.洗涤 C.定容 D.溶解 E.摇匀 F.转移

Ⅱ.现有四种可溶性盐,其阳离子分别是K+、Ba2+、Fe3+、Ag+ 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是Cl-、SO42-、CO32-、NO3- 中的某一种。小华同学说,不用做实验就可以确定这四种盐,那么他确定的四种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用MnO2氧化密度为1.19 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H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用双线桥法表示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3)8.7gMnO2能使          molHCl被氧化。
Ⅱ.在一定体积的18 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若被还原
的硫酸为 0.9 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如KNO3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由一些常见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常温常压下,D、F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A是由单质C在D中燃烧生成的淡黄色固体;G是一种红褐色沉淀,且G、H、I、J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反应中生成的部分物质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从反应②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物质C具有的某些物理性质有(写两点):                                                                      
(2)J暴露在空气中的现象是                                                
(3)①--⑦的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5)将115g甲酸(HCOOH)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固体A中,固体A将增重    g。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图Ⅰ为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能形成喷泉的是        
A. SO2和H2O                   B. CO2和NaOH溶液   
C. Cl2和H2O                    D. NO和H2O
(2)在图Ⅱ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后,能产生喷泉的是    
A. Cu与稀硫酸     B. Cu与稀硝酸      C. Al与浓硝酸     D. Fe与浓硝酸
(3)比较图Ⅰ和图Ⅱ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Ⅰ是     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图Ⅱ是      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
(4)某学生积极思考喷泉原理的应用,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
① 如果关闭活塞c,打开活塞a、b,再挤压胶头滴管。则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②在①操作的基础上,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双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0ml 2mol/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反应后溶液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则:
(1)写出其中生成Na2CO3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生成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           mol。
(3)若往原Na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1.12L后,再逐滴滴加0.5mol/L的盐酸,至少加入          ml后才会有CO2气体放出(不考虑CO2溶解在水中)。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