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望(liáo)拮(jǖ)苔(xiǎn)言简意(gāi)
B.铿(qiāng)烘(bèi)苍(jìng)空来风(xué)
C.缱(juǎn)问(jié)闻(fěi)既往不(jiù)
D.像(xiāo)深(ān)伤(chuàng)深痛疾(wù)
来源: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周的周记要求是认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雾、霜、雷、雨等),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D.“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是朱德1957年参观成都杜甫草堂时写的一幅对联。
来源: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D.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来源: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日气温骤降,同学们对装有空调等取暖设备的图书馆趋之若鹜,一大早就背起书包去自习。
B.这道数学题经过老师的巧妙引导,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C.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对此,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D.周末,同学们亲顾茅庐,去看望生病的张老师。
来源: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叔叔于勒》是英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全文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为线索,组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首,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运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西汉刘向编写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本文运用了设喻、类比的手法,表现了邹忌高超的语言艺术。
D.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在小说《故乡》中给我们塑造了很多经典人物形象:如在生活中变得麻木迟钝、与“我”有深深的隔膜的闰土,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杨二嫂,粗俗迷信但又淳朴善良的长妈妈。
来源: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一位诗人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一声细语里有关爱的影子。一chóu(  )莫展之时,朋友一句关切的xún(   )问,就能驱散心中的阴mái(   );得意忘形之时,父母的一个怒目嗔视,便能沉diàn(   )身心。的确,任何小事物都藏有大世界,任何细微处都含有真感情,我们要用心体会。

 
 
 
 
 
 
 
 
 
 
 
 
 
 
 
 
 
 
 
来源: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每空1分,共9分)
无可无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关雎》)
竹外桃花三两枝,                          。(《惠崇<春江晚景>》)
                        ,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以新奇的比喻和想象描写雪景,表达了大雪后惊喜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来源: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垃圾食品,一般情况下是指高热量食品,这些食品很容易使人发胖,而营养素却不足。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是: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                           (摘自《百科知识》2013年3月)
【材料二】一提到“垃圾食品”,很多人会联想到汉堡、薯条、炸鸡、比萨、可乐,认为这些外来食品才是所谓的垃圾食品。其实我们的传统小吃中也有不少垃圾食品,如葱油饼、油炸饼、油条、烧饼等。这些东西都只含油脂与面粉,只提供热量,是地道的中国口味的垃圾食品。事实上,垃圾食品还指那些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如酱菜、罐头类食品,这些食品中的盐分常会造成过多的钠滞留体内,成为垃圾。 (引自互联网)
【材料三】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项目
购买食品时的首选考
常喝饮料类型
营养价值
包装好看
味道好
纯净水
果汁
汽水可乐
白开水
人数比例
72%
8%
20%
25%
30%
40%
5%

【材料四】超过半数的美国成人体重超标,儿童肥胖率从1980年以来翻了一番,肥胖成了全世界的“流行病”。随之而来的是,很多儿童很早就开始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他们的智商水平也普遍下降。                      (摘自《世界博览》2013年第7期)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给垃圾食品下定义。
(2)根据材料三调查表,概括出你的探究结果。至少写出两点。
(3)你的朋友张林经常以汉堡和可乐作为午饭。作为他的朋友,读了上面的材料后,你会对他说什么?

来源: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思(唐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诗的一、二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对后面的抒情有什么作用?
有人评价最后一句“春日偏能惹恨长”有“避平见奇之妙”,请说说你的理解。

来源: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后面小题
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③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④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调:谐调。④诱:引导。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三马而三后(     )              (2)术未也(   )
(3)今君则欲速臣(   )            (4)此君之所以后也(     )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赵襄主学御王子期皆以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子教我御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
C.非先后也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D.术尽惧其不也(《愚公移山》)

翻译句子。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来源: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粉丝与知音
余光中
①“粉丝”来自英文的fans,源出fanatic,乃其缩写,但经瘦身之后,脱胎换骨,变得轻灵多了。更可爱的是,当初把它译成“粉丝”的人,福至心灵,神来之笔竟把复数一并带了过来,好用多了。单用“粉”字,不但突兀,而且表现不出那种从者如云纷至沓来的声势。“粉丝”当然是多数,只有三五人甚至三五十人,怎能叫做fans?对偶像当然是说,“我是你的粉丝”,怎么能说“我是你的粉”呢?粉,极言其细而轻,积少成多,飘忽无定。丝,言其虽细却长,纠缠而善攀附,所以欲理还乱。
②与粉丝相对的,是知音。粉丝是为成名锦上添花;知音,是为寂寞雪中送炭。尽管杜甫说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但真有知音出现,来肯定自己的价值,这寂寞的寸心还是欣慰的。知音的出现,多在天才成名之前。叔本华的母亲是销畅小说作家,母子两人很不和谐,而歌德很早就告诉做母亲的,说她的孩子有一天会名满天下。有些知音,要等天才死后才出现。莎士比亚死后七年,生前与他争雄的本﹒约翰逊,写了一首长诗悼念他,肯定他是英国之宝。
③此地我必须特别提出夏志清来,说明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慧眼独具,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胆识过人,敢畅言所见。四十五年前,夏志清所著《中国现代文学史》在美国出版,钱钟书与张爱玲赫然各成一章,和鲁迅、茅盾分庭抗礼,令读者耳目一新。文坛的旧观,一直认为钱钟书不过是学府中人,偶涉创作,既非“进步”作家,也非“前卫”新锐;而张爱玲也只是上海洋场一位言情小说作者而已。夏志清不但看出钱钟书、张爱玲,还有沈从文的独创成就,更在40年前美国评论界“左倾”成风的逆境里,毫不含糊地把他的见解昭告世界,真是智勇并兼。有知音一锤定音,不愁没有粉丝,缤纷的粉丝啊,蝴蝶一般地飞来。
④知音与粉丝都可爱,但知音多高士,总是独来独往,欣然会心,掩卷默想。知音的信念来自深刻的体会,充分的了解。知音与天才的关系有如信徒与神,并不须要“现场”,因为寸心就是神殿。
⑤粉丝则不然。这种高速流动的族群必须有一个现场,更因人多而激动,拥挤而歇斯底里,群情不断加温,只待偶像忽然出现而达于沸腾。“知音”一词始于春秋:楚国的俞伯牙善于弹琴,唯有知己钟子期知道他意在高山流水。子期死后,伯牙恨世无知音,乃碎琴绝弦,终身不再操鼓。《论语》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么看来,孔子真可谓知音了,但是竟然三月不知肉味,岂不成了香港人所说的“发烧友”了?孔子或许是最早的粉丝吧。今日的乐迷粉丝,不妨引圣人为知音,去翻翻《论语》第七章《述而》吧:
⑥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⑦粉丝已经够多了,且待更多的知音。
请概括说明“粉丝”这个名称的“可爱”之处。
文中举了歌德、本﹒约翰逊和夏志清等人作为例证,这三个例子在论述角度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之处:共同论述证了                                                       
不同之处:叔本华的例子论述了                                                 
本·约翰逊的例子论述了                                               
夏志清的例子论述了                                                    
结合文章内容,比较生活中的“粉丝”和“知音”的不同,请分条概括。
作者既说孔子“真可谓知音了”,又说他“或许是最早的粉丝”,对此应当如何理解?

来源: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7分)
晶莹的泪滴(陈忠实)
①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导处走去。
②我敲响了教导处的门板。获准以后便推开了门,一位年轻的女先生伏在米黄色的办公桌上,手里捏着长杆蘸水笔在一厚本表册上填写着什么。她是教务处的一位年轻职员,平时就是在教务处做些抄抄写写的事,在黑板上写一些如打扫卫生的通知书之类的事,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
③“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拎起我的申请书来看,笔还夹在指缝之间。她很快看完了,又专注地把目光留滞在纸页下端班主任签写的一行意见和校长更为简洁的意见上面,似乎两个人连姓名在内的十来个字的意见批示,看去比我大半页的申请书还要费时更多。她终于抬起头来问:
“就是你写的这些理由吗?”
“就是的。”
“不休学不行吗?”
“不行。”
④“可是……你休学一年,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见得能改变,一年以后你怎么能保证复学呢?”
⑤于是我就信心十足地告诉她我父亲的精确计划:待到我哥哥明年初中毕业,父亲筹划着让他投考师范学校,师范生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全由国家供给,那时候我就可以复学念初中了……
⑥她轻轻地舒了一口气,拉开抽屉取出一本公文本在桌子上翻开,笔在墨水瓶里蘸上墨水后又停下手,问:“你家里就再想不出办法来了?”我看着那双浮着忧郁气色的眼睛,突然意识到因为我的休学致使她心情不好。而在校长、班主任和她中间,她恰好是最不应该产生这种心理的。她只是教务处的一位抄抄写写的年轻职员,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我便说:“老师,没关系。休学一年没啥关系,我年龄小。”她说:“白白耽搁一年多可惜!”随之又换了一种口吻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也认得你。每个班前三名的学生我都认识。”我的心情突然灰暗起来而没有再开口。
⑦她终于落笔填写了公文函,取出公章在下方盖了,又在切割线上盖上一枚合缝印章,吱吱吱撕下并不交给我,放在桌上,然后把我的休学申请书抹上粘糊后贴在公文存根上。她做完这一切才重新拿起休学证书交给我说:“装好,明年复学拿着来找我。”
⑧我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就走出门去。“等等……”她喊了一声。我停住脚步。她走过来拍了拍我的书包:“别把休学证弄丢了……我同意你的打算,休学一年不要紧,你年龄小。”
我抬头看她,猛然看见那双眼睫毛很长的眼眶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眶里打着旋儿,晶莹透亮。我瞬即垂下头避开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处多驻留一秒,我肯定就会嚎啕大哭。我低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块碎瓦片来抑制情绪,感觉到有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我终于仰起头鼓起劲儿说:“老师……我走了……” 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
⑩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睫毛上滑落下来,缓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我再次虔诚地深深鞠躬,然后就转身走了……
⑾我今天终于把这段近40年前的一段经历写出来,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在各种欲望膨胀成一股强大的浊流冲击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心扉的当今,我便祈望自己如女老师那种泪珠的泪腺不至于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
文章题目“晶莹的泪滴”有什么含义?
女老师在办理“我”的休学申请书时,为什么十分“专注”“费时”?为什么对“我”连连发问?后来又为什么安慰我?
在办理休学手续的过程中,“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第⑨段画线文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分析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来源: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60+3分)
玉石有完美与瑕疵之分,人有高低胖瘦之别,人的内心也有美丑善恶之异。但是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看起来行事低调的人,不一定没有过人的本领;看起来纤细柔弱的人,不一定没有强大的内心;表面上嘻嘻哈哈的人,不一定没有认真的态度……
请以“人不可貌相”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来源: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