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浙江]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沟油”经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可以实现厨余废物合理利用
B.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中既有电解质也有非电解质
C.分光光度计可用于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
D.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但它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大,对熔点、沸点无影响
来源: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阿司匹林时用水洗涤产品,而在制摩尔盐时用酒精洗涤产品
B.纸层析法通常把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固定相
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D.减压过滤装置中,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应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对,以便于吸滤
来源: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其中W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数与Z原子的最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Y、Z均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上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X<Y<Z<W
B.X2W2、W2Y、WZ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C.W与Y形成的化合物W2Y2在化学反应中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来源: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A.按系统命名法命名时,图1的名称是3,5,7-三甲基-6-乙基辛烷
B.有机物(图2)的一种芳香族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C.等质量的乙酸甲酯和甲酸乙酯完全燃烧生成水的量相等
D.高分子化合物( 10-3),其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醇
来源: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一所示,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图一所示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C.图二装置中发生:Cu+2Fe3+ = Cu2++2Fe2+,X极是负极,Y极材料可以是铜
D.如图二,盐桥的作用是传递电荷以维持电荷平衡,Fe3+经过盐桥进入左侧烧杯中
来源: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常温下浓度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的pH如表:

溶质
NaF
NaClO
Na2CO3
pH
7.5
9.7
11.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2CO3<HClO<HF
B.若将CO2通入0.1 mol·L-1Na2CO3溶液中至溶液中性,则溶液中2 c (CO32ˉ)+ c (HCO3ˉ)=" 0.1" mol·L-1
C.根据上表,水解方程式ClOˉ+ H2OHClO + OHˉ的平衡常数K≈10ˉ7.6
D.向上述NaClO 溶液中通HF气体至恰好完全反应时:c(Na+)>c(Fˉ)>c(H+)>c(HClO)>c(OHˉ)

来源: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溶液可能含有Clˉ、SO42ˉ、CO32ˉ、NH4+、Fe3+、Fe2+、Al3+和Na+。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原溶液中c(Fe3+)="0.2" mol·L-1
B.溶液中至少有4种离子存在,其中Clˉ一定存在,且c(Clˉ)≥0.2 mol·L-1
C.SO42ˉ、NH4+、Na+一定存在,CO32ˉ、Al3+一定不存在
D.要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其操作为: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水,无现象,再加KSCN溶液,溶液成血红色,则含有Fe2+
来源: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无机化合物A中含有金属Li元素,遇水强烈水解,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和药物制造,是具有良好前景的储氢材料。在一定条件下,2.30g固体A与5.35gNH4Cl固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固体B和4.48L气体C (标准状况)。已知气体C极易溶于水得到碱性溶液, 电解无水B可生成金属单质D和氯气。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 C的电子式是     
(2)写出化合物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物质A的性质:
Ⅰ.工业上可用金属D与液态的C在硝酸铁催化下反应来制备A物质,纯净的A物质为白色固体,但制得的粗品往往是灰色的。
Ⅱ.物质A熔点390℃,沸点430℃,密度大于苯或甲苯,不溶于煤油,遇水反应剧烈,也要避免接触酸和酒精。在空气中化合物A缓慢分解,对其加强热则猛烈分解,但不会爆炸.在750~800℃分解为化合物E和气体C。
①物质A在750~800℃分解的方程式为:     
②久置的物质A可能大部分变质而不能使用,需将其销毁。遇到这种情况,可用苯或甲苯将其覆盖,然后缓慢加入用苯或甲苯稀释过的无水乙醇,试解释其化学原理     
(4)工业制备单质D的流程图如下:

①步骤①中操作名称:     
②试用平衡原理解释步骤②中减压的目的:     

来源: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3对海水中Iˉ的氧化。将O3持续通入NaI酸性溶液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

(1)O3将Iˉ氧化成I2的过程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Iˉ(aq)+ O3(g)= IOˉ(aq) +O2(g)△H1
②IOˉ(aq)+H+(aq) HOI(aq)  △H2
③HOI(aq) + Iˉ(aq) + H+(aq) I2(aq) + H2O(l) △H3
④O3(g)+2Iˉ(aq)+2H+(aq)= I2(aq) + O2(g)+ H2O(l) △H4
则△H3与△H1、△H2、△H4之间的关系是:△H=      
(2)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 I2(aq) + Iˉ(aq) I3ˉ(aq)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在反应的整个过程中I3ˉ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情况是     
(3)为探究温度对I2(aq) + Iˉ(aq) I3ˉ(aq) △H反应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0.2 mol·L-1NaI酸性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O3(g)(O3气体不足,不考虑生成物O2与 Iˉ反应),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I2(g)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它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I2(g)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一)。则:

①若在T3时,容器中无O3, T4~T5温度区间容器内I2(g)浓度呈现如图一所示的变化趋势,则△H5     0(填>、=或<);该条件下在温度为T4时,溶液中Iˉ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二所示。在t2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上升到T5,并维持该温度。请在图2中画出t2时刻后溶液中 Iˉ浓度变化总趋势曲线。
②若在T3时,容器中还有O3,则T1~T2温度区间容器内I2(g)浓度呈现如图一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可能的原因是     。(任写一点)
(4)利用反应④和图2的信息,计算0-t1时间段内用I2(aq)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来源: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芳香族羧酸通常用芳香烃的氧化来制备。芳香烃的苯环比较稳定,难于氧化,而环上的支链不论长短,在强烈氧化时,最终都氧化成羧基。某同学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

反应试剂、产物的物理常数: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性状
熔点
沸点
密度
溶解度

乙醇
乙醚
甲苯
92
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
-95
110.6
0.8669
不溶


苯甲酸
122
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
122.4
248
1.2659
微溶
易溶
易溶

主要实验装置和流程如下:

图1回流搅拌装置                          图2抽滤装置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置于图1装置中,在100℃时,反应一段时间,再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1)仪器K的名称为     。无色液体A的结构简式为     。操作Ⅱ为     
如果滤液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入浓盐酸酸化,加亚硫酸氢钾的目的是     
(3)下列关于仪器的组装或者使用正确的是     
A.抽滤可以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
B.安装电动搅拌器时,搅拌棒下端不能与三颈烧瓶底、温度计等接触
C.抽滤结束后,为防止倒吸,应先关闭水龙头,再断开真空系统与过滤系统的连接
D.冷凝管中水的流向是下进上出
(4)除去残留在苯甲酸中的甲苯应先加入     ,分液,水层再加入     ,然后抽滤,干燥即可得到苯甲酸。
(5)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溶液,取其中25.00ml溶液,进行滴定,消耗KOH物质的量为2.4×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为     

来源: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框图中A、F、G、H都是芳香族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00,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A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30。

又已知:① E能发生银镜反应,G不能发生银镜反应;②F与FeCl3溶液不显紫色。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分子式是C10H14O3
(B)A能发生氧化、还原、取代、消去等反应   
(C)1molA最多能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2)F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3)由F转化成H的反应类型属于     
(4)写出B+D→E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F→G的化学方程式:     
(6)H的同分异构体甚多。请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三种):
①苯环上只有一个链状取代基; ②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     

来源: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