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SO2 C.KCl D.NaOH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届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12月月考试题)“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说明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氧化物 B.氧气 C.水 D.氧元素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属于有机物的是

A.C60 B.CO C.H2CO3 D.C2H6O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C.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浙江义乌)某校实验室将药品分类后放在不同的药品柜里,巳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药品柜编号





药品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盐酸
硫酸
二氧化锰氧化铜
氯化钠
硫酸钠

 
该实验室新购进部分生石灰和纯减.应将它们分别放在
A.③和①      B.④和①      C.③和④      D.①和②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H7N9禽流感,使人们谈“禽”色变。从香料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Tamiflu)的原料,莽草酸为白色粉末,熔点191℃,气味辛酸,易溶于水,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下图是莽草酸的结构模型,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莽草酸的化学式为C7H10O5
B.莽草酸属于酸类化合物
C.熔点191℃,气味辛酸,易溶于水,属于莽草酸的物理性质
D.莽草酸完全燃烧,产物不仅有CO2和H2O,还可能有SO2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届上海市松江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氧气和液氧 B.金刚石和石墨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水和双氧水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分类方法的是

A.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人体中的元素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空气可分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届河北省迁西县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钢、氧化镁、空气 B.氮气、氧气、食醋
C.干冰、水、果汁 D.金刚石、冰水、稀硫酸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3.据报道,“毒淀粉”是在淀粉中添加了对人体有害的马来酸(C4H404)。马来酸是无色晶体,能溶于水。下列关于马来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马来酸属于氧化物
B.马来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C.马来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5%的马来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6%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

下列从图示所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图中有三种不同的氧化物 B.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C.反应过程中没有单质生成 D.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科学家卡尔•克利特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有关“氮5”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5”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B.每个N5分子由5个氮原子构成
C.“氮5”是一种化合物
D.真空条件下“氮5”是一种气体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届北京市大兴区第一学期期末)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4Al + 3O2 =2Al2O3 B.Zn + H2SO4=ZnSO4 + H2
C.CaCO3 CaO + CO2 D.3MnO2+4Al3Mn+2Al2O3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冷冻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气焊 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2CO+O2点燃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若56g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
B.若16g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
C.若10g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
D.若5gCO和2g O2混合点燃,则CO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g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届南京市玄武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如图是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硅是一种金属
B.“干水”与“干冰”成分相同
C.“干水”是纯净物
D.可以使用“干水”诱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C+2MgO。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石蜡熔化 C.纸张燃烧 D.湿衣晾干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物质
选项




A
CO2
CaCO3
H2O
O2
B
NaOH
NaCl
CO2
Na2CO3
C
H2O2
H2O
O2
MgO
D
CaO
Ca(OH)2
H2O
CaCl2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湖北武汉)如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是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

 
试管内物质
胶头滴管内物质
A
氢氧化钠固体

B
氧化铁
稀盐酸
C
氯化钡溶液
稀硫酸
D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届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如图所示,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发生了变化
C.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是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浓硫酸 D.硝酸铵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食品常充氨气防腐 B.活性炭净水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不锈钢制炊具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无色
C.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紫色
D.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延长食品保质期
C.“洗洁精”有乳化功能,可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甲醛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届安徽省濉溪县第一学期期末)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C+O2点燃CO2 B.2CO+O2点燃2CO2
C.2H2+O2点燃2H2O D.CH4+2O2 点燃CO2+2H2O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B.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C.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届河南省西华县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金刚石 B.硫酸铜 C.干冰 D.铁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易失电子 B.易形成阴离子 C.带正电荷 D.化学性质稳定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反应原理及反应类型对应不相符的是

选项
用途
化学反应原理(用方程式表示)
基本反应类型
A
H2作燃料
2H2+O2点燃2H2O
化合反应
B
石灰石制生石灰
CaCO3CaO+CO2
分解反应
C
CO用于炼铁
3CO+Fe2O32Fe+3CO2
置换反应
D
Al(OH)3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Al(OH)3+3HCl=AlCl3+3H2O
复分解反应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届上海市静安区一模试题)蜡烛成分之一化学式为C20H42,关于该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化合物 B.该物质是由20个碳原子和42个氢原子构成
C.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D.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为10∶21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届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学期期末)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

A.质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总数 D.中子数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用湿布盖灭 B.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 D.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把洁净的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蓝色
C.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上方观察到白烟
D.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都会放出热量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相关知识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热胀冷缩虽然分子间的间隔都发生了改变,但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所以二者属于物理变化
C.乙醇和甲苯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所以二者元素组成一定相同
D.铝和铁均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二者都易锈蚀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选项
归类
物质
A
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B
同一物质
烧碱、火碱、纯碱
C
营养物质
淀粉、蛋白质、油脂
D
复合材料
汽车轮胎、玻璃钢、钢筋混凝土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C.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届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六校12月联考)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做饭时炊烟袅袅,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B.一块金属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没有问隙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明矾可用于净水 B.一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C.液氧可用于火箭助燃剂 D.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B.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届北京市大兴区第一学期期末)反应H2 + Cl2点燃2HCl中,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原子的种类 C.元素的化合价 D.物质的种类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届上海市闵行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C.:“+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届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纳米级材料TiOx能有效去除因装修带来的多种有害气体。已知在TiOx中Ti的化合价为+4,则x为

A.1 B.2 C.3 D.4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届河北省初中毕业生结课小模拟考试)现有①硬铝②铁矿石③高锰酸钾 ④医用75%的酒精 ⑤盐水⑥ 24K金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               ,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届福建省厦门市第一学期期末)( 7 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甲醇( C2H3OH )是一种新型燃料。对甲醇的认识:
①从类别上看,甲醇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
②从宏观上看,甲醇所含的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③从微观上看, 1 个甲醇分子由_______个原子构成。
④从变化上看,甲醇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分别是_______(填化学式)。
(2)用化学符号表示:① 2 个镁原子_______;② 3 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示:“●”代表氧原子,“O”代表硫原子),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过程_______(填“ I ”或“Ⅱ” )。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届南京市玄武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1)从下图中能获取的信息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C.水分子受热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2)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以下实验探究氨气的性质,下图从左到右依次是实验步骤及相应的现象。
通过实验该小组同学可以得出氨气的性质为___ _______ ____

来源:2014年中考化学易错题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