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4.3变异、育种和进化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受精作用过程中配子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C.我国科学家培育抗虫棉,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将活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4.3变异、育种和进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或鸟嘌呤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4.3变异、育种和进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都有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不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

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B.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C.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不能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4.3变异、育种和进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发生于特定的DNA分子片段,一定会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不一定会引起生
物性状的改变,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B.自然条件下的基因重组一般只发生于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表
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白化病(aa)儿子的变异来源是基因重组
C.用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得到的无子番茄的果肉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
得的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所以番茄的无子性状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生物个体发生的染色体变异,无论是染色体结构变异,还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显微

镜下都能观察到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4.3变异、育种和进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
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4.3变异、育种和进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
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    )

A.利用①、③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
B.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
C.a、b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
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4.3变异、育种和进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从F1自交后代中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植株具备更多优良性状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自交后代中约有1/4为纯
合子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

育后代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4.3变异、育种和进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普通果蝇的第3号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按猩红眼-桃色眼-三角翅脉(St-P-DI)的顺序排列;同时,这三个基因在另一种果蝇中的顺序是St-DI-P,我们把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方式称为倒位。仅这一倒位的差异便构成了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别。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位和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一样,属于基因重组
B.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完全不能发生联会
C.自然情况下,这两种果蝇之间不能产生可育子代
D.由于倒位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所以发生倒位的果蝇的性状不变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4.3变异、育种和进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图所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B.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产生新的遗传物质有关
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
D.“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4.3变异、育种和进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 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 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
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
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4.3变异、育种和进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
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4.3变异、育种和进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

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
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
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4.3变异、育种和进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某植物种群(雌雄同花且为纯合子)中甲植株的A基因(扁茎)和乙植株的B基因(缺刻叶)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上图两个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基因与B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基因与b基因分别控制圆茎和圆叶,则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表现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利用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作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程序,培育出具有圆茎圆叶的观赏植物品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4.3变异、育种和进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与人的性别决定方式不同的是,果蝇由受精卵中的X染色体的数目决定雌性或雄性。表中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请分析回答:

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
发育情况
XX、XXY
雌性,可育
XY、XYY
雄性,可育
XXX、YO(没有X染色体)、YY
胚胎期致死
XO(没有Y染色体)
雄性,不育

(1)染色体数目正常的亲代果蝇交配后,形成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受精卵,其原因可能是亲代雌果蝇卵细胞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分开,产生了含有XX性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正常精子结合后形成XXY受精卵;还可能是亲代雄果蝇产生精子时______________未分开,并与正常的卵细胞结合后形成XXY受精卵。
(2)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白眼雌蝇和一只红眼雄蝇交配后,F1代雌蝇和雄蝇均既有红眼也有白眼,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亲代果蝇中某一亲本的性染色体数目异常。
①这一杂交组合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是__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其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
②亲代白眼雌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其产生的卵细胞中,基因组成的类型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具体的基因组成);亲代红眼雄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子代红眼雄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果蝇群体中有一种“嵌合体”果蝇,其身体左侧无“性梳”,而身体右侧有“性梳”(“性梳”是雄果蝇特有性状)。研究发现“嵌合体”果蝇左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右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O。该果蝇染色体的变异产生于________________(填“原始生殖”或“体”)细胞的________分裂过程中。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4.3变异、育种和进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