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C为组织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A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动物运动时,神经支配同侧肢体屈肌收缩活动和伸肌舒张活动协调进行。下图表示传入神经纤维的轴突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引起伸肌运动神经元兴奋和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的机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屈肌和伸肌运动神经纤维上均发生膜电位的反转
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上不能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受刺激释放抑制性递质
D.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三个神经元构成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正确的是(    )

A.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B.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c点保持静息电位
C.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D.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c点产生动作电位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这一生理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直接参与甘氨酸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甘氨酸从突触前膜释放进入内环境后,再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C.甘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细胞膜两侧电位差发生改变
D.甘氨酸属于神经递质,其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图甲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Ⅰ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
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甲中A密切相关
C.图乙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
D.图乙中C名称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可以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

内正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某处的细胞膜内外放置电极a和b(如图1),在图1中M点给予一次适宜刺激,通过电压表测量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膜内外电位差=膜外电位-膜内电位)。在图2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分泌物通过体液只能运输至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B.在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作为分泌细胞
C.若该图表示人体的激素调节,则分泌细胞是内分泌细胞
D.体液调节中分泌物的作用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见下图,其中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    )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切除老鼠的甲状腺后,其物质代谢能力大大下降;若切除甲状腺后,连续给老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其物质代谢能力与切除前相比没有下降。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再进行其他对照实验,以做观察比较。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实验组的是(    )

A.既不切除体内的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
B.增加甲状腺激素的注射量后进行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再移植甲状腺
C.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后,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D.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后,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某种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信息,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可知该激素相应的受体在细胞内
B.若该激素为雌性激素,它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C.该“激素—受体”复合体能直接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D.该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穿过两层膜后作用于核内DNA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激素”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释放到环境中并持久存在的天然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化学污染物,被称为21世纪的公害。如杀虫剂、塑料增塑剂、除草剂、洗涤剂等。若在动物体内富集将引起神经系统失调、内分泌紊乱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环境激素”可能通过破坏激素的生成和降解导致激素分泌过多
B.“环境激素”可能通过干扰调控类固醇代谢的激素调节,导致激素分泌不足
C.“环境激素”只能通过干扰动物体内的激素调节机制影响健康
D.受污染的河流中出现雄性化的雌鱼,表明环境中存在类雄激素的“环境激素”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如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