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2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A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素
C.结构③通过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D.血糖降低能直接刺激胰岛和肾上腺分泌相应激素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2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

A.若A表示血糖的浓度,则B可以代表胰岛素的浓度
B.若A表示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则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
C.若A表示血液中的CO2浓度,则B可以表示呼吸频率的变化
D.若A表示轻度污染后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则B可以表示微生物的数量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2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人体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    )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2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大鼠切除垂体和胰腺,随后进行单独使用生长激素、胰岛素以及同时使用两种激素的实验,观察大鼠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切除胰腺和垂体是为了排除体内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动物生长的干扰
B.器官切除、三次注射之间应有时间间隔
C.器官切除前与每次激素使用后的大鼠生长情况可以构成相互对照
D.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激素同时使用对大鼠生长具有相互增强效应的特点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2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细胞间和细胞内的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受体对信号的识别。甲、乙是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下列有关受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图甲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方式,则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图甲的细胞膜能发
生信息转变
B.图乙中的雌性激素只能与特定的受体结合,从而使雌性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
细胞
C.人体内其他激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相似,即通过细胞内受体识别特定的激素
D.细胞表面受体、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内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2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体受到严寒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部分细胞就能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又进一步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以增强代谢,抵御严寒。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活动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作用于垂体
C.甲状腺在此调节中是效应器
D.在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与胰高血糖素是协同作用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2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a细胞产生的抗体和b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均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B.c代表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中的抗原裂解死亡
C.d代表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的抗原可传递给T细胞
D.a细胞都是由B细胞增殖、分化所形成的,b细胞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关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2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体重和健康状况相同的若干大鼠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通过手术切除胸腺,乙组损毁下丘脑,丙组不做处理。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同时移入寒冷的环境中,接种某病毒(抗原)使之感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鼠有获得性免疫缺陷,不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也非常弱
B.乙组鼠最先死亡,因为损毁了下丘脑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不能抵抗病毒的感染
C.一段时间后,三组鼠的血糖浓度都降低,体内脂肪分解并转化成糖原的速率将加快
D.丙组鼠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2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某生物内有关免疫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上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细胞C、细胞B、细胞E三种
B.过程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过程b产生的物质X可以和Y特异性结合
D.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图中的任何反应过程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2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下图表示的是该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病原体①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物质②接受刺激后,T细胞表面Na内流导致膜电位变化产生兴奋
C.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D.从人体的免疫功能来看,预防甲型流感最有效的措施是注射甲流抗体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2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IGF-1是人体自己能够分泌的具有促进骨形成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物学效应的一种含有7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胰岛素群生长因子1(与胰岛素结构相似)。据报道,牛奶中过量添加IGF-1能增加患多种癌症的风险。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IGF-1与生长激素具有类似的作用
B.IGF-1具有调节代谢的功能,其调节方式可能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
C.过量IGF-1导致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属于生物致癌因子
D.IGF-1可能与胰岛素功能相似,可促进糖原合成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2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超强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运动员出发后心跳加快,是______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出发后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维持相对稳定,这是________________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途中运动员会大量出汗,造成血浆的________________升高,故应及时补充水分。
(3)长时间跑步会感到疲劳,但运动员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2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如图,正常情况下C、W曲线交于点S,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

(1)由图可知,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________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此时人体感觉到冷,随即通过________________调节,增加____________、减少____________,使体温回升至正常。
(2)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点S右移,出现发热。若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内环境稳态__________________,需要采取降温措施。
(3)人体初次感染流感病毒后,免疫系统随即启动,裂解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和清除血液中的病毒。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此免疫过程。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2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某种降血糖物质X做以下实验(注:用生理盐水配制X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要验证X的降血糖作用,进行如下实验:
选择一批体重相同的正常小鼠,测定__________________,并将小鼠随机等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注射等量的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小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X有降血糖作用。
(2)若要验证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进行如下实验:
用________________小鼠作为实验组,用患糖尿病小鼠作为对照组1,用____________小鼠作为对照组2;实验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1、2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定时间后若实验组和对照组________的血糖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________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则表明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5.2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