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苏通大桥高强斜拉索材料﹣﹣镀锌钢丝,其各项指标技术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判断,斜拉索材料属于

A.复合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纯棉毛巾 B.塑料保鲜膜 C.真丝围巾 D.不锈钢锅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称11.5g氯化钠 C.测溶液酸碱性 D.熄灭酒精灯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食品卫生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①用石灰水保存鲜蛋②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亚硝酸钠③蒸馒头时加入适量纯碱④为了让猪长得瘦,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饲养生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金属资源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职责。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力开采矿物以保障金属材料的供用
B.提高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率
C.在金属制品上刷漆、涂油等防止金属腐蚀
D.用特种塑料代替金属制造机器的零部件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课本中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

A.铁钉锈蚀实验 B.鉴别硬水与软水
C.制作叶脉书签 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或名称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烧碱苛性钠碳酸钠 B.熟石灰 消石灰生石灰
C.小苏打纯碱碳酸氢钠 D.消石灰熟石灰氢氧化钙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p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用醋去除皮蛋的涩味 B.厨房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草木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西瓜的酸性比苹果的酸性强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丙>乙>甲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
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D.某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 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也能与酸反应
④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A.①②④ B.②③④ C.只有③ D.①②③④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Fe、CuO、MgCl2、Ca(OH)2、稀H2SO4等五种物质,在常温下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装入某溶液,按下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盐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选项
A
B
C
D
甲中固体
KOH
Na2CO3
Zn
CaCO3
乙中溶液
BaCl2
NaOH
AgNO3
Ca(OH)2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B.向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小苏打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列物质中①熟石灰 ②维生素A ③甲烷 ④鸡蛋 ⑤佝偻病 ⑥pH试纸 ⑦过滤 ⑧灼烧 ⑨碳铵 ⑩塑料,选择合适的物质并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1)富含蛋白质的是     
2)能与碱性物质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4)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是     
5)青少年缺钙会引起         
6)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方法是     
7)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8)患夜盲症是因为体内缺少      
9)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10)用来分辨羊毛和化纤织物的方法是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查阅资料知: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CO↑+H2O。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并还原CuO。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酸发生了     反应。(填反应类型)
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
                          
                          
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                
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 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图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回答:

1)该反应类型属于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2)若乙的溶液是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X是     ,如:(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3)在常温下若乙是气体,则X是       
4)在常温下若甲是固体,乙是无色液体,则X是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的名称分别是操作①     ,④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固体   变质(选填“已”或“未”)。
3)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4)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             ,
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 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碳酸钙及水以外一定含有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引发同学们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

学生甲
可能有Ca(OH)2、NaOH
学生丙
可能有Ca(OH)2、CaCl2
学生乙
可能有NaOH、Na2CO3
学生丁
可能有Na2CO3
学生戊
可能有NaOH
……
…………

 
【实验验证】 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红色褪去。
【结论】上述滤液中,还含有        ,没有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敏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像。

1)滴加的溶液中溶质属于      (选填“盐”或“碱”)。
2)10克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    克。
3)图像中的a点数值是        
4)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写化学式)。
5)通过计算说明,图像横坐标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