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八单元第1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

A.血液 B.体液
C.组织液 D.细胞内液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八单元第1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八单元第1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人血浆中有氨基酸、葡萄糖、抗体、胰岛素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HPO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管上皮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血浆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八单元第1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B.如果淋巴回流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
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八单元第1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
B.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D.细胞中CO2的排出路径是③→②→①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八单元第1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表示的含义相同
B.由乙图可知,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C.甲图中淋巴和组织液是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D.由乙图可知,一般内环境中的氧气浓度比细胞内液中的高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八单元第1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八单元第1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47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
D.①比④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八单元第1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八单元第1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八单元第1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八单元第1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多种方式。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B.兴奋的传递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有的内分泌腺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可看做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D.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兴奋在神经元内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八单元第1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pH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2)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
(3)病人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八单元第1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_______系统。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下进行。
(5)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______________层生物膜。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八单元第1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回答相关的问题: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pH试纸。
二、实验流程

步骤
A组
B组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等量缓冲溶液
等量血浆

等量缓冲溶液
等量血浆

滴加等量的Na2CO3溶液


记录结果
记录结果
预测结果


结论


(1)步骤①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
(2)步骤②中向B组3支试管中滴加________。
(3)预测结果:
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八单元第1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